作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生於浙江紹興官宦之家。早年在南京新式學堂讀書期間,接受進化論與科學救國的思想,後赴日本留學。先是學醫,後棄醫從文,立志用文藝進行思想啟蒙改造國民性,與此同時加入革命團體光復會。1909年歸國後,在教育部任職。1918年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之後,陸續出版小說集《吶喊》、《彷徨》以及《故事新編》。此外,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17本雜文集,並且出版了《漢文學史綱要》、《中國小說史略》等多種學術著作。1931年,魯迅參與創立並在一定程度上領導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6年10月19日病逝。
圖書目錄
序
吶喊
自序
狂人日記
孔乙己
藥
明天
一件小事
頭髮的故事
風波
故鄉
阿Q正傳
端午節
白光
兔和貓
鴨的喜劇
社戲
彷徨
祝福
在酒樓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長明燈
示眾
高老夫子
孤獨者
傷逝
弟兄
離婚
序言
魯迅(一八八一年至一九三六年),現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後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於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魯迅出生於浙江紹興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父親的多病和家境的敗落使童年時的魯迅常往來於當鋪和藥鋪之間,使他較早地體驗了世態的炎涼。六歲讀私塾,一八九八年入南京水師學堂學習,次年到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鐵路礦務學堂學習。一九二年赴日本,魯迅在東京弘文學院學習,在這期間創作了名詩《自題小像》。一九四年,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後來因痛感醫治愚弱的國民的“第一要著,是改變他們的精神”,於是棄醫從文,從事文藝活動。一九八年,魯迅參加革命者組織的“光復會”。同年八月回國,在杭州、紹興任中學教員,一九一二年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部員,後到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長,後又升為僉事。一九一七年因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憤而辭職。一九一八年一月參加改組後的《新青年》編輯工作,並發表《狂人日記》。一九二三年出版《吶喊》,其中收集了《阿Q正傳》等十四篇小說。一九二年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任教並研究古典文學,編寫了《中國小說史略》、《嵇康集》、《小說舊文鈔》、《唐宋傳奇》等。一九二五年支持、領導了《語絲》的出版,主編《莽原》。一九二六年,因受當局壓迫赴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創作了《漢文學史綱要》,以及《朝花夕拾》散文集中的五篇。一九二七年一月,到廣州的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兼文學系主任。同年辭職,抗議蔣介石叛變革命,這時創作了一些抨擊性的雜文,後收在《而已集》中。一九二七年十月定居上海,從事文學寫作,主編由北京遷來的《語絲》,與郁達夫合作創辦《奔流》,編輯《馬克思主義文藝論叢》等書,翻譯馬列主義文藝理論著作。同柔石等組織朝花社,出版了《朝花周刊》和《朝花旬刊》,介紹東歐和北歐文學。魯迅不僅是一位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革命家,他積極參與了反帝反封建運動,籌備和領導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一九三年在上海成立)。他的雜文集有《偽自由書》、《花邊文學》、《南腔北調集》、《準風月談》、《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和《且介亭雜文末編》等。他的全部著作後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彙編為《魯迅全集》、《魯迅譯文集》、《魯迅輯錄古籍叢編》。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魯迅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上海。“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寫照。
《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收集了他在五四革命精神高揚時期(1918—1922)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吶喊》描寫了“病態社會中不幸的人們”,以便“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作者創作的目的是由於“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作品對辛亥革命後不同層次不同側面的社會生活進行了真實的描寫,深刻揭示了種種社會矛盾,有力地控訴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對國民的毒害和腐蝕,鞭撻了愚弱國民的麻木冷漠和革命脫離民眾的嚴重錯誤,表達了對民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情和對封建統治的強烈不滿,體現了作者濃重的憂國憂民意識。《吶喊》的出版為中國現代文學和革命現實主義奠定了基礎,它是中國現代小說的經典之作。
《吶喊》具有鮮明的啟蒙主義創作特色。作者痛感於辛亥革命漠視思想啟蒙,未能喚醒民眾擺脫封建傳統束縛的歷史教訓,深深體會到國民的最大弱點在於長期的封建專制和封建意識所造成的麻木和愚昧,因此,提出反對封建愚昧,喚醒昏睡的民眾,提高民主主義覺悟的啟蒙任務。
這種啟蒙主義首先表現在對封建主義的反抗上。《狂人日記》借一個迫害症患者扭曲了的視角,揭示出封建社會的本質是“人吃人的社會”。這是新文化運動向封建傳統發出的第一封宣戰書,它吹響了“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第一聲號角,被譽為徹底反對封建制度的第一聲春雷。《藥》中革命者夏瑜的那句“天下是我們大家的”,是對封建專制的有力挑戰。
作品的啟蒙主義思想不僅表現在對封建勢力的揭露和批判上,還表現在對愚弱國民的精神麻木、冷漠缺乏真誠和愛心的批判方面。《藥》中的夏瑜為解放民眾,創造一種平等自由的新生活而奔波吶喊,直至為民眾犧牲了生命。而民眾回報他的,卻是冷漠和歧視,他的血成了民眾治療疾病的藥引子。連他的母親也不能理解他,反而為他的行為感到羞愧。革命者的英勇就義成了無知而冷漠的民眾鑑賞的好材料,這在《藥》和《阿Q正傳》中都有生動的描寫。《阿Q正傳》最具有啟蒙主義“為人生”的特點。阿Q的思想、性格和遭遇具有那一時代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阿Q為代表,作品描畫出了“沉默國民的靈魂”。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中帶有荒唐可笑的妄自尊大,這是長期受封建統治壓迫的結果,這種畸形的心態也是封建社會末期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阿Q一無所有,受盡欺壓和凌辱,自身卻渾然不覺,夢想著“投靠革命黨”來欺壓別人,最終在渾渾噩噩中結束了悲慘的一生。阿Q這一形象最集中地反映了愚弱國民的劣根性。《頭髮的故事》中N先生因剪了頭髮而受到眾人的辱罵,通過N先生的感嘆描寫了改革的艱難和改革者的悲哀。如果說以上作品反映了民眾的愚昧,在《孔乙己》和《明天》里則反映了民眾愛心的缺乏。孔乙己活得卑微而艱辛,他的悲慘處境不但得不到眾人的同情和憐憫,連那脆弱的自尊在眾人的嘲諷和鬨笑中也維持不住。孤苦無依的單四嫂子在漫長的黑夜裡期待著明天,她盼來的是寶兒在眾人的冷漠中死去。有人趁機占她便宜,有人要從寶兒的死中撈點好處,還有眾多漠不關心的看客。在這樣的環境中,明天等著她的又是什麼呢?而《風波》中,不僅封建遺老趙七爺,連村人對因剪了辮子而惶恐的七斤也是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革命給民眾帶來的只是髮式的改變,他們一如既往地愚昧而麻木。
作品中的啟蒙主義還表現在對未來的期待上。《社戲》和《故鄉》以優美抒情的筆調歌頌了未經封建思想污染的兒童純真善良的品質,表達了對人與人平等友好關係的嚮往,同時對後人的新生活寄予了厚望。《一件小事》則通過車夫的無私行為肯定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吶喊》突破了中國傳統的寫作方法,篇篇新穎,各具特色。《狂人日記》採用日記體式的寫作方式,將象徵主義融合到現實主義的描寫中。這是吸收了果戈理的《狂人日記》和安特萊夫的小說技法,又進行了創新形成的。作品運用生理學、心理學知識,通過繁雜無倫次而又略具聯絡的日記片段,將一個精神病人的心理和行為刻畫得栩栩如生,用語激憤,動人心魄。《藥》在交疊式結構中運用了大量的比較,夏瑜的正義之死比襯著華小栓的愚昧之死,革命者的熱情比襯著民眾的冷漠,格外生動地反映出封建思想對民眾束縛的嚴重程度。《頭髮的故事》採用獨白的形式,以激憤詠嘆為基本內容,對N先生的感情起伏、轉換、遞進等,把握得層次分明,把一個革命前輩苦悶的心緒和義憤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孔乙己》把較大的時間跨度集中在一點,結構嚴謹,連線自然。作品從小夥計的視角,通過他人的敘說和具體的描寫表現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作者沒有發表議論,觀點隱藏在平淡的描寫中,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白光》的寫作方法是截取生活片段。作品通過陳士成落榜後一天的生活,藉助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人性的毒害。《一件小事》在夾敘夾議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作品以“我”的自私和“小”對比了車夫的高尚和“大”,以國家大事的空洞對比了一件小事的厚重,襯托出“小事”的震撼力。《故鄉》和《社戲》是自傳性的作品,運用了大量的對比。少年閏土的活潑、聰明與老年閏土的麻木、苦悶相比較,童年的純真平等與成年後的深深隔膜相比較,田園牧歌式的農村生活與污濁煩悶的城市生活相比較,突出了兩者的差異,效果鮮明。
《吶喊》富有深刻的象徵意味,作品從小處著手,利用象徵的手法表達對社會、對時代深刻的思考。《狂人日記》以“狂人”象徵反抗封建統治、揭露封建社會本質的叛逆者,以“古久先生”和“陳年流水簿子”象徵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歷史,“大哥”、“醫生”等則象徵封建專制和封建禮教的維護者。《藥》的結尾處,夏瑜墳上的花環象徵著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而華家和夏家的遭遇象徵著華夏民族正處於苦難之中,大多數人在昏睡,而有些人已經覺醒了。《兔和貓》中的貓和兔分別象徵著欺壓弱者的暴虐者和無辜的被欺壓者,表達了作者對弱者的愛憐和對暴虐者的憎恨。《鴨的喜劇》通過愛羅先珂養鴨排解寂寞的故事,象徵地說明在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社會裡,單靠改變環境是不能找到出路的。
《吶喊》塑造了大量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有權勢者如《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風波》中的趙七爺、《孔乙己》中的丁舉人;被欺壓者有《明天》中的單四嫂子、《故鄉》中的老年閏土;覺醒者有《狂人日記》中的狂人、《藥》中的夏瑜、《頭髮的故事》中的N先生。另外,作品塑造了不同的知識分子形象。《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與《白光》中的陳士成同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都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成了不會謀生的廢人。但孔乙己具有善良的品質,而陳士成則是自私、卑劣的。《端午節》中的方玄綽軟弱、自私,同時具有良知和中國傳統文人的清高,這一形象是五四後一批頹廢的知識分子的代表。
《吶喊》語言簡練、富有個性,情節構思巧妙,意蘊深遠,富有極強的表現力。
《彷徨》從《祝福》開始到《離婚》結束,收錄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間的十一篇小說。當時《新青年》內部產生分化,有很多戰友意見產生分歧,魯迅先生的處境是“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他自己也承認《彷徨》中的小說“技術雖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較無拘束,而戰鬥的意氣卻冷得不少”。但他仍真誠地看取“人生”,摒棄了傳統文學中的“瞞”和“騙”,深入大膽地表現了“上流社會的墮落和下層社會的不幸”。尤其是他敏銳地感悟到了文化啟蒙者與國民之間無法溝通的新的歷史悲劇以及新文化運動的一些參與者未能走出歷史怪圈的自身悲哀。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這篇小說展示了封建禮教對婦女壓迫的沉重和殘酷,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壓迫,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第二篇《在酒樓上》是辛亥革命後中國知識分子精神面貌的寫照,被譽為“最富魯迅氣氛”。主人公呂緯甫,曾經是一個很激進的青年,但在屢遭挫折後卻變得萎靡不振,小說對呂緯甫的命運遭際,一方面寄予深切的同情,他的悲劇,是一個嚮往革命的知識分子在無路可走的境遇中消蝕了自己的靈魂的悲劇;另一方面又尖銳地批評了他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態度對待現實生活的消極情緒。魯迅先生是將他的這種人生態度作為徹底的反封建的對立物來加以針砭的,在這種針砭中,正寄託著魯迅先生對於知識分子作為一種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
第三篇《幸福的家庭》其實在經濟的壓迫之下並不幸福。
第四篇《肥皂》一文以“肥皂”為象徵物象,有力地諷刺了一個甚至幾個貌似正人君子的中年夫子,他們看見一個行乞的十七八歲的女子,就想著如果用肥皂把她洗洗又將怎樣?
……
作為中國現代小說的成熟之作,小說集《彷徨》極具藝術特色。其一,具有典型化的特徵,人物形象具有深廣的社會歷史內涵,同時又非常個性化。其二,較多地運用了細節描寫,惟妙惟肖地反映出事物的特徵,人物的靈魂,使其塑造的典型人物血肉豐滿、形神具備,對於塑造典型形象,揭示主題,沉浸氣氛,都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其三,小說基本上是悲劇的結局,但在悲劇中常融進幽默誇張的喜劇因素,形成悲喜劇交融的特色,並有以諷刺手法為主的喜劇作品。其四,創作手法以現實主義為主,但也有浪漫主義、象徵主義成分。其五,結構形式豐富多樣,茅盾曾給《彷徨》做過這樣的評價: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君常常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
毋庸置疑,《彷徨》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可超越的,它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革命現實主義的光輝傳統,它以“直面慘澹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現實主義精神,如實描寫,深入地狀寫了社會的一切醜惡、罪惡和病根。作品對封建舊社會的暴露批判,異常深刻,達到了過去的文學所沒有達到的思想境界。
名人推薦
至於這五年以來白話文學的成績,因為時間過近,我們不便——的下評判。……但成績最大的卻是魯迅。他的短篇小說,從四年前的《狂人日記》到最近的《阿Q正傳》雖然不多,差不多沒有不好的。
——胡適
《吶喊》是最近數年來中國文壇上少見之作,那樣的譏誚而沉摯,那樣的描寫深刻,似乎一個字一個字都是用刀刻在木上的。
——鄭振鐸
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君常常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吶喊》里的十多篇小說幾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作者以極大的影響,欣然有多數人跟上去試驗。丹麥的大批評家布蘭兌斯曾說:“有天才的人,應該也有勇氣。他必須敢於自信他的靈感,他必須自信,凡在他腦膜上閃過的幻想都是健全的,而那些自然而然來到的形式,即使是新形式,都有要求被承認的權利。”這位大批評家這幾句話,我們在《吶喊》中得了具體的證明。除了欣賞驚嘆而外,我們對於魯迅的作品,還有什麼可說呢?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