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茅盾無疑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家,他的經典意義一般被定位為兩個方面:首先是他在長篇小說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子夜》往往被看作是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走向成熟的標誌;其次是現實主義理論的倡導和實踐,編選包括茅盾的小說、散文、隨筆、雜感、文論等各種著述在內的文字,可以體現其整體的文學創作成就,以及個人生活和心路歷程。
圖書目錄
茅盾及其作品:大半個世紀時褒時貶的命運
中短篇小說
動搖
創造
林家鋪子
小巫
春蠶
秋收
殘冬
水藻行
散文
嚴霜下的夢
賣豆腐的哨子
霧
我的中學生時代及其後
故鄉雜記·半個月的印象
鄉村雜景
冬天
談月亮
雷雨前
黃昏
沙灘上的腳印
天窗
舊賬簿
從半夜到天明
鞭炮聲中
炮火的洗禮
風景談
霧中偶記
白楊禮讚
開荒
談鼠
森林中的紳士
古體詩詞
新疆雜詠
桂渝道中雜詩·寄桂友
題白楊圖
無題
挽鄭振鐸
題紅樓夢十二釵畫冊
讀《稼軒集》
中東風雲
一剪梅·感懷
敬愛的周總理輓詞
過河卒
桂枝香·刺霸
理論批評
獨創與因襲
讀《吶喊》
告有志研究文學者
文學者的新使命
讀《倪煥之》
“螞蟻爬石像”
冰心論
談題材的“選擇”
通俗化、大眾化與中國化
談描寫的技巧——大題小解之二
有意為之——談如何收集題材
談“人物描寫”
從思想到技巧
魯迅——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魯迅逝世二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報告
在大連創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漫談文藝創作
再版後記
後記
再版後記
在世紀之交,我承長江文藝出版社邀約,為其“中國名人讀書生涯”叢書撰寫了《茅盾讀書生涯》書稿。由於篇幅過大,更因為我的審視範圍超出了該叢書的限定;假如列入叢書,就顯得不太“合群’。然而承蒙出版社的厚愛未棄,遂得以單獨出版;改書名為《茅盾翰墨人生八十秋》。這是我和長江文藝出版社的初次合作。三年之後,又應出版社之約,編選出版了這本《茅盾作品精選》,這是第二次合作。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瞬已過了9至12個年頭。而今長江文藝出版社要再版這部《茅盾作品精選》。回首大半個世紀特別最近lO多年來的文壇坊問,產生多少感慨!
當年的感慨,在此出前言《茅盾及其作品:大半個世紀的歷史命運》這長文之中已經略作表述。唯其如此,此文不得不打破“前言”的通常寫法。除正面介紹和評價作者所走過的文學道路、其畢生所作的諸多貢獻,以及所選作品在思想藝術各方面的建樹之外,還用相當的篇幅,觸及茅盾及其作品大半個世紀,尤其是當時所面對的思想衝擊,及其時褒時貶的歷史遭際。因為茅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與文學思潮史上的舉足輕重、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唯一的大家,他的遭際,足以從這個側面展示中國現代文學史與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的基本面貌與起伏規律。
就此書面世的世紀之交而言,當時從西方泊來的以美籍華裔學者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為源頭的從文藝角度“反共”的思潮,過遲侵入的西方現代派文藝思潮,和“文革j’導致的逆潮反映的“告別革鏟’思潮,以及文壇“遠離政治、躲避崇高”為標幟的“純文學”思潮,方方面面,糾結激盪。在茅盾研究領域導致的反映就是以“重寫文學史”為由頭,否定茅盾,抹煞茅盾文學建樹與歷史地位,甚至編“大師文庫”時把茅盾“除名”的過激之舉,都能博得掌聲。期間多少偏見,多少謬論,一時衝擊茅盾,波及文壇。而其著力點在採取打著唯藝術是騖的幌子,行從政治上否定茅盾之實的策略。迫使我在此書前言不得不回應他們,並只能以面對這些思想政治偏見為著力點;並採用主論為主,駁論為輔。重在建言的方法出之。而對茅盾的藝術成就及其文學史地位闡述顯然不足。
而在今天的文壇坊間甚至學界,否定茅盾,抹煞茅盾歷史建樹的當年那種思想逆流,餘波猶存。令人遺憾的是,居然延伸到中學語文領域!其主要表現就是教材編者大刀一揮,把歷來中學語文教材都精選茅盾作品為重點課文的所有篇目,通通砍掉,一篇不留!這和當年“大師文庫”把茅盾除名的編者異曲同工。然而這種過遲的跟進實屬放“馬後炮”之舉。不僅讓茅盾研究界以至現代文學界的同仁大跌眼鏡,更引發中學語文教學領域的有識之士紛紛著文,強烈反對。他們認為:此舉貽誤青少年的消極後果,實在不容小覷。
何況當下否定茅盾,抹煞茅盾歷史建樹者,不僅緣自上述思潮,還緣自把文學推向市場,導致讀者審美品位、文化品位急劇下滑。正如周揚當年所分析和預言的:認識大師,認識茅盾這樣的偉大人物,並不容易。甚至在1983年給全國首屆茅盾研究學術討論會上作報告時,周揚都承認:至今他都不能說自己就充分認識了茅盾。這“需要時間”。妙哉此言!
出於以上種種原因,這個選本力求正本清源,還大眾讀者一個真實的茅盾,因此所選內容與眾有別,並不因為一般讀者意在消遣而讀小說,茅盾小說又好看耐讀就和其它選本同道單選小說。對茅盾散文的挑選也不專重大家鍾愛的抒情散文,且兼顧了讀者面稍窄的政論和雜文。此外還用相當多篇幅選編了16篇能體現各個歷史時期論壇脈搏與文學思潮律動的理論批評之章。此外還選了lO多篇膾炙人口的詩詞。這是為了反映茅盾既是大作家又是理論批評大家、還是詩人,體現出作為“五四”新文學主要奠基人的茅盾推動中國文化與文學現代化的全方位建樹開拓作用,和文學與理論諸端十八般武器樣樣俱精的垂範功績。因此在諸多茅盾作品選集中脫穎而出,除服務一般讀者之外,還能面對大學文科特別是中文系師生、中學語文教師和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使他們能通過閱讀,大體可以概括地了解茅盾的審美造詣與貢獻,分享作為文學家與革命家完美結合的前輩偉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大師級的作品,即便只推出一部分,也足以顯現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高度與其水平;也是以立足世界文學之林而無愧色。
丁爾綱
2012年4月於千佛山麓
序言
茅盾及其作品:大半個世紀時褒時貶的歷史命運
1983年紀念茅盾逝世兩周年時,我在會場聽周揚講了一段精闢的話:茅盾是“新文學運動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成就是不朽的。”“對此至今還沒有作出全面的評價。”我和他“儘管天天在—起,有一段’還“毗鄰而居,但是我也不能很深地認識他。”“一直到他去世的時候,也不能說我完全認識他。”“認識—個偉大的作家,也並不那么容易,這需要時間。”
在周揚說過這番語重心長的話十多年後,文壇湧現了消解經典、踏倒前人的“重寫文學史”思潮。有些晚生後輩不僅把茅盾從“文學大師’榜上除了名,還把文學史上早有定評的《子夜》驅逐出文學殿堂。他們全然不顧及茅盾賴以產生的時代和歷史環境,僅憑從西方泊來的那點所謂“新潮”“觀念”“耳食”成的主觀好惡,鬧了一場以“尺”論“斤”的笑話。
鬧劇時過境遷,餘波卻環環擴展。在不明真相也不知底里的讀者中,冷淡茅盾及其作品的連鎖反應猶存。一直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茅盾作品也被刪除淨盡。當《茅盾作品精選》面世十年之後又再版時,我得負責向讀者就此問題作個明確的交待。
茅盾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烏鎮一個亦商亦宦的家庭。其父和師長輩大都是維新派。新式的家庭薰陶與中國小教育,使中國知識分子優秀的“士”的傳統與西方傳來的現代民主與科學的精神從茅盾學生時代起就轉化為他的思想內因。
1913到1916年茅盾在北京大學預科,師從許多國學名師和洋教授,從中、英兩語的講授中吸取了中西文化精華和民主科學文明;感受了從辛亥革命以來,到“五四”山雨欲來的時代氛圍;開拓了世界視野。1916年茅盾進入商務印書館,有幸置身名家濟濟的行列。他埋頭涵芬樓書海中頑強拼搏,思辨探究,溯本求源,逐步完成了學貫中西的知識結構。他很快就嶄露頭角,融人“五四”大潮。茅盾人生征途中政治、文學兩件大事業也接踵而至。
一件是從1920年起他攻讀馬列書籍,加入了在上海創建的中國最早的共產黨組織,參與建黨前的理論準備宣傳工作。1921年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時茅盾是首批53位黨員之一。此後幾年他一直擔任要職:在中央與地方之間起紐帶作用的中共中央聯絡員;中共上海(含江、浙)兼區執委會委員等;以黨的書記身份領導商務印書館大罷工並取得了勝利。
第二件大事是1921年起受命革新《小說月報》之同時,與北京的鄭振鐸等合作發起組織並領導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大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以此組織為基本隊伍,以此刊物為陣地,向舊文學發起總攻,創下了“五四”新文學革命的赫赫業績。茅盾翻譯與理論批評並重,系統介紹了西方進步文藝思潮流派如自然主義、新浪漫主義等,大力倡導現實主義,以幫助實現中國文學現代化。他寫了大批理論批評文章,扶植“五四”文學特別是文學新人。本書選編的《獨創與因襲》、《告有志研究文學者》、《文學者的新使命》就是當時引導新潮流的發聾振聵之作。而《讀(吶喊)》是最早敏銳而準確地認定魯迅小說不朽價值的文章。茅盾以這一切業績而成為當時最權威的理論批評家和最早的西方文學史家、翻譯家。他和魯迅、郭沫若一起,成為“五四”新文學事業的奠基人、施豐與前鱖。
然而1928年茅盾卻說:‘在過去的六七年中,”‘我的職業使我接近文學,而我的內心的趣味……則引我接近社會運動。”“我在那時並沒想起要做小說,更不曾想到要做文藝批評家。”在茅盾,革命與文學都是他應歷史要求自覺致力改造中國黑暗社會,改變人民被壓迫命運總體事業的有機部分。這也是他生命意義與價值之所在。所以從1926年起他放下商務印書館的工作,赴廣東參加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後被中共中央留下擔任當時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的毛澤東的副手,即該部秘書一職。從此,茅盾就開始了職業革命家的生涯。
也正是從這時起,茅盾開始遭遇革命內部和黨內的衝突與分化:先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新右派發動的鎮壓共產黨的“中山艦事伴”;接著親歷了毛澤東與黨內和共產國際中右傾路線代表發生的衝突。此後茅盾被中共中央調回上海又調往武漢,先後任名義是國民黨領導實際由共產黨控制的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政治教官和《漢口民國日報》總主筆,一定程度上對大革命和北伐起了輿論導向作用。大革命失敗後,茅盾奉中共中央指示轉入地下,後遭到蔣介石的通緝,轉赴日本避難。這期間瞿秋白、李立三取代陳獨秀先後主持中共中央,由於急躁情緒和受史達林代表的共產國際“左”傾思潮影響,兩度犯了“左”傾路線錯誤。這一切對茅盾震動極大。
茅盾在建黨時期樹立了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革命理想,同時產生了“革命速勝論”的“左”傾幼稚的“幻想”,認為中國走的是“一步到位”的社會主義革命道路。但大革命失敗證明了中國革命的長期性與複雜性。這就轟毀了他這不切實際的幻想;然而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信念從未動搖。他的摯友與戰友瞿秋白所犯的“左”傾錯誤給革命造成慘重損失。這使茅盾極度痛心。原本明朗的中國革命道路與前景到底如何實現,茅盾感到困惑,於是他“停下來思考”。環境迫使他重新調整自己的社會定位:以文學作為促進革命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手段,遂開始了創作。
本書所收散文《嚴霜下的夢》,以象徵隱喻筆法,巨觀形象地概括了大革命前後的時代歷史曲折;中篇《動搖》則具象化地反映了各種矛盾交織的大革命的殘酷鬥爭。小說塑造的胡國光形象,生動透徹地揭露了當時帶全局性的土豪劣紳的“苦肉計”:鑽進革命內部大搞極“左”,又跳出來指責這“左”是共產黨所為。而原先是國民黨“左”派,關鍵時刻右傾的方羅蘭,則無往而不動搖,遂使黨權政權為敵所用。《幻滅》、《動搖》、《追求》合成的長篇以《蝕》命名,以自然現象象徵革命失敗局勢如日之蝕,這是暫時陛的歷史曲折。此作塑造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時代女性”系列:其代表就是靜、慧、孫舞陽、章秋柳,再加上此後長篇《虹》中的梅行素。它系統地總結了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置身革命大潮所走的追求、動搖、幻滅,幻滅、動搖、追求的具兩重性的共同道路及其經驗教訓。茅盾鼓勵其積極性,批判其搖擺性,引導其繼續革命。此作還對右傾路線特別是“左”傾路線給予尖銳批評。其中,特別是《追求》,也反映了茅盾當時看不清今後革命應如何決定正確路線,而產生的消極、悲觀、迷惘、困惑的情緒。小說對此情緒同樣持自我批評態度。
在小說連載過程中,遭到具極“左”思想的創造社、太陽社的論者的尖銳批評。因為他們受到史達林“中國革命三階段謝’的影響(史達林認為: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中國革命進入第三階段;蘇維埃革命的動力只剩下工農。不但民族資產階級,連小資產階級也投向敵人成了革命對象)。於是他們判定:《蝕》的發表證明,茅盾是“小資產階級文學的代表。”它“分明指示一條投向資產階級的出路”。而“隨著資產階級去反動”就是“反革命’。茅盾發表了《從牯嶺到東京》和本書收入的《讀(倪煥之)》這兩篇長文來答辯。公開批判了這種“左”傾思潮與黨內“左”傾機會主義路線,批駁了把革命同盟軍之一的小資產階級劃到敵對營壘的“左”傾錯誤,申明了團吉他們對於革命具重要性。此後寫的長篇《虹》則更形象具體地勾畫出出身小資產階級的梅行素克服了階級局限投身“五卅”運動的歷史道路。茅盾預計:在續篇中將寫她入黨後轉移南方從事地下工作,被捕後仍在獄中堅持鬥爭。正如周揚所說,認識需要時間。而今新時期的論者,充分肯定了《蝕》敢於“帶熱地反映時代”,敢於在“革命正處十字路口”時直面“滲痛的歷史事實,並能及時而冷靜地總結失敗的教訓。認為這不僅表現出一個革命者的政治敏感,也表現出一個文學家的藝術良心。但在當時,茅盾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中包括遭受患“左'’傾幼稚病的論者們的圍攻。
受到通緝赴日本避難時,他與黨的關係碰到障礙。由於他反對中央的“左”傾路線,中央要求作為中共締造者和首批黨員之一的茅盾必須經過介紹重新辦入黨的手續,且以“表現得好”為前提。茅盾當然不肯放棄反“左”的態度來“表現得好。”1930年回國後再次要求恢復黨的組織關係,又遭立三路線的拒絕。但他始終以黨員標準自律。
在日本時因為得悉中共“六大”糾正了錯誤,確立了基本正確的路線而受鼓舞,茅盾振作起來寫出了《虹》。標誌著茅盾不論思想還是文學創作,都進入了新的階段。
三
1930年茅盾回國後,和魯迅、瞿秋白、馮雪峰一起領導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左聯”的“左”的傾向,團結擴大了隊伍,一致粉碎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他們衝破了文網,創辦了《北斗》、《文學》等一批大型刊物作為陣地。使“左翼”文學形成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鼎盛時期。茅盾在繼續致力理論批評之同時,推出《子夜》和包括本書所選的小說在內的一批中短篇,構成大規模全方位反映中國社會的小說系列;開社會剖析流派之先河,並成為其經典性代表作。這時茅盾在一再反思基礎上對中國社會的性質、中國革命的任務和正確道路,都形成了正確的認識;並透徹地反映到這批作品首先是《子夜》中。
《子夜》圍繞主人公工業資本家吳蓀甫的形象塑造,展開了當時中國社會交織著的各種矛盾:英、美資本集團支撐著買辦資本家趙伯韜,把吳的工業資本誘到公債市場藉以鯨吞民族工業。吳為彌補損失,除吞併中、小資本家朱吟秋等外,主要把損失轉嫁到工人頭上。黨領導工人運動予以抗爭;但黨內“左”傾錯誤又導致失敗。吳轉嫁損失的另一個目標是他的起家根據地農村雙橋鎮,這又激起農民運動的反抗。吳在這三條火線夾擊下終於破產,遂投靠了日本資本集團。所以吳趙“鬥法”背後,實質上又反映出英、美、日三個帝國主義及其侵華利益間的尖銳衝突。
吳蓀甫形象的塑造開茅盾筆下“資本家典型系列”之先河;他與其他資本家形象何耀先(《第一階段的故事》)、王伯申(《霜葉紅似二月花》)、林永清(《清明前後》)、嚴仲平(《鍛鍊》)一起,再加上小商人林先生(《林家鋪子》),構成資本家典型系列。《子夜》所寫吳老太爺、曾滄海、馮雲卿,《霜葉紅似二月花》所寫趙守義等構成“地主典型系列”。老通寶、多多頭《農村三部曲》)、財喜《水藻行》)等構成“農民典型系列”。再加上被稱為新“懦林外史”的“知識分子典型系列”,和前述的“時代女性系列”。這五大典型人物系列羅織構建而成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複雜關係與矛盾衝突的具特定時代特色的社會整體縮影。在中國文學史上,這是前無古人迄今為止也後無來者的獨特貢獻;代表著迄今尚無人能逾越的現實主義典型創造的高峰。
因此《子夜》一出,立即激起強烈反響。初版後在三個月內重版四次,各五千冊。用今天的話說是引起了轟動效應,成了文壇大熱點和大亮點。《子夜》的命運和面世即遭當頭棒喝的《蝕》不同,當時是一片讚揚聲,它挨批是後來的事。曾以《魯迅雜感選集序言》確立了魯迅的文學史地位的瞿秋白,又以《(子夜)與國貨年》、《讀(子夜)》兩篇文章確定了茅盾的文學史地位。他說:“在文藝上表現中國的社會關係和階級關係”是《子夜》‘銀大的成績”。它“以大都市做中心”差不多要反映中國的全社會;“而相當的暗示著過去和未來的聯繫。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1993年在將來的文學史上,沒有疑問的要記錄《子夜》的出版。”著名的作家如朱自清、吳組緗,編輯出版家如趙家璧,甚至社會學家如王淑明等,都從不同角度給予高度評價。連著名的復古派代表人物吳宓也給予好評:認為《子夜》乃‘結構最佳之書”;“人物之典型性與個性皆極軒豁”;其“筆勢具如火如荼之美,酣恣噴薄,不可控搏。而其微細處復能宛委多姿,殊為難能而可貴。”
《子夜》影響了許多青年的人生道路。有些青年因此而投奔革命聖地延安;有人因此而人了黨。它也產生了重大的國際影響。德國共產黨為它專門召開了紀念會。在日本召開的討論會上,後來成為捷克著名的大漢學家和院士的普實克也作了精彩的發言,給予高度評價。
《子夜》給實行白色恐怖文化“圍剿”的反動當局以很大打擊。國民黨內部的審查意見說它“描寫帝國主義者以重量資本操縱我國金融之情形”,“諷刺本黨”,‘描寫工潮”,“鼓吹階級鬥爭”。先是以此為“罪名”禁IE出版。經出版商再三交涉始允許“大加刪削後才可出版”。此舉立即遭到反彈:民間的有心人出版了沒經刪削的“足本”以示對抗。
但是《子夜》後來的命運卻是“泰”極“否”來。先是1961年自稱自己是“反共的”美籍華裔學者夏志清在其《中國現代小說史》中率先發難,說茅盾的小說是“共黨宣傳”。因此對“久負盛名的茅盾非得重加估斷不可”。“《子夜》一直被評為”“最偉大的傑作,我偏認為比不上”《蝕》、《虹》和《霜葉紅似二月花》。《子夜》是“茅盾的小說家感情已經惡俗化了”的“失敗之作”。新時期夏著傳人我國,一石激起千重浪,引發了北京、上海遙相呼應的“重寫文學史”思潮。其特點是貶低魯迅、郭沫若、茅盾、丁玲和趙樹理等;人為地抬高胡適、周作人、沈從文以至張愛玲。為把後者抬到前者之上,就極盡貶低之能事。如說《子夜》證明:茅盾‘背逆”了反專制、反叛舊傳統的“‘五四’文學的傳統”;“戴上‘階級’的濾色鏡與‘鬥爭’的變色鏡,在作品中偽造生活”;“形成了‘藝術思維機制’的生硬的‘二元對立’的模式。”有人甚至把《子夜》評為“一份高級形式的社會檔案”而開除出文學殿堂。還有人說《子夜》是“主題先行”論的政治概念化之作,這些說法缺乏起碼的生活依據和審美表現依據。
這一切顯然都是違背事實的主觀妄斷。別的不說,單就生活依據言,在本書所收散文從《故鄉雜記》到《陌生人》中,就部分記錄了《子夜》的素材。更多的此類散文本書未收。其實《子夜》是此前茅盾全部人生經歷的集中提煉與升華的結晶。其原始生活積累,包括他的故鄉農村城鎮生活;1916起在上海的近20年的城市生活;從他參與建黨起的政治生活;他任編輯工作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文化界、知識界生活等等。吳蓀甫這個典型以其表叔盧鑒泉為原型(茅盾對他,從在故鄉的青年時代、在北京為官時代和在上海當金融家時代,作了20多年的跟蹤研究)。此外又以在上海接觸的許多資本家作了補充。《子夜》有了立意之後,茅盾猶感生活不足,又到公債市場、工廠、“鈔龍”作“定向”生活積累。構思過程也幾經反覆。他先後寫了三份寫作大綱。人物從百餘個壓縮到90多個。最終還把原定的‘都市與鄉村交響曲”凝縮為‘都市交響曲”。其農村城鎮素材被切割下來寫成本書所收的《小巫》、《林家鋪子》、《春蠶》、《秋收》、《殘冬》、《水藻行》和本書未收的《多角關係》等一大批中短篇小說和一大批散文。
這些生活積累和思想藝術探求,顯然不是上述論者所能否定的。由於茅盾及其作品是十分複雜的文學存在,正如周揚所說:認識它“這需要時間”。同時也需具備嚴肅的科學的正確的態度。茅盾曾說:“大家一致讚揚的作品不一定好,大家一致抨擊的作品不一定壞,而議論分歧的作品則值得人們深思。”新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由浮躁轉向深沉,使《子夜》“否”極“泰”來。最近又出現了充分肯定的聲音,而且研究還有新的突破。例如有的學者深人闡述了茅盾及其創作的“經濟學視角及其意義”,認為《子夜》“從社會經濟結構切人,去反映、解剖大規模的社會現象”,“堪稱政治經濟小說”。這是茅盾的“獨創性”、‘優勢”、“過人之處”和“價值之所在”。“對今天的文學創作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有的論者還引證恩格斯論巴爾扎克、列寧論托爾斯泰以類比茅盾;進一步展示其巨觀的跨學科的價值。
四
傑出的作家為適應時代需要,往往準確好幾幅筆墨,從而顯示出其多方面的才華。茅盾亦然。他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兼用。其散文成就僅次於小說。散文又兼操敘事散文、抒情散文、雜文、政論、速寫、報告文學多種體裁;其中抒情散文成就最高。就格調與審美表現言,大體形成三個高峰。二十年代中後期是第一高峰。由於大革命失敗時代苦悶的情鬱積,這裡散文中象徵手法的展示的象徵寓意,明顯地帶著苦悶的情緒,朦朧的色彩與執著的堅韌。這時期可稱之為“苦悶的象徵”。代表作就是本書選人的《嚴霜下的夢》、《賣豆腐的哨子》和《霧》。
三十年代茅盾的散文創作有了全面的開拓。面對30年代初文化“圍剿”、文網禁錮,茅盾施展詩人才情,抒發對社會黑暗的憤懣;這個階段可稱之為“時代的象徵”。代表作即本書所選《談月亮》、《天窗》和發表時題為《隨筆三篇》的《雷雨前》、《黃昏》、《沙灘上的腳印》。茅盾在題記中說:“這是擬寫成三個短篇的題材”;被壓緊、濾清,“抽去血肉骨骼,單把‘靈魂’披上一件輕飄飄的紗衣”,用象徵隱喻寫黑暗與光明交戰的“30年代中國的政治與社會矛盾”。
魯迅逝世次年,全面抗戰爆發。茅盾眾望所歸,獨力挑起文壇領軍重擔,參與發起並領導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他轉戰武漢、廣州、香港、新疆與革命聖地延安。又應中共中央要求,適應統戰需要奔赴重慶,協助周恩來開拓文化抗日統一戰線。他對黨領導下解放區嶄新的社會、嶄新的生活感受頗深。因為要在國統區發表,受反動當局限制,不能直接介紹,遂用象徵隱喻筆法寫了一批抒情散文。這是其第三階段即“理想的象徵”期,代表作即本書所選的《風景談》、《白楊禮讚》、《開荒》等。
和他的小說同樣,茅盾的敘事散文如《故鄉雜記》等開拓了散文創作史上的社會剖析流派。他還寫了一批寓言式的散文,本書所選的《談鼠》、《森林中的紳士》等即屬此類。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其具情節連續性的長篇散文,如《蘇聯見聞錄》、《劫後拾遺》等,都是少則數萬言多則數十萬言,這類似當今文壇的大型報告文學,是文學史上的一批“重鎮”。
1949年全國解放之後,茅盾眾望所歸,雖然他主觀意願在繼續創作,但在毛澤東、周恩來堅請下盛情難卻,擔任首任文化部長達十餘年之久。與此同時他還兼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等職直到逝世。由於公務繁忙,茅盾從1949年寫完短篇《春天》後基本上停止了小說創作,散文也很少。在“文革”期間,茅盾在散文創作上再度爆發,這就是長達八九十萬字、實錄其85年人生歷程的長篇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上)、(中)、(下)的面世。此書從出生、家世、童年時代寫起,直寫到1949年全國解放。它描繪出宏大的革命歷程與文學活動背景,全面客觀地介紹自己的創作與理論生涯及其社會反響。特別珍貴的是坦誠地展示其創作與理論批評產生的來龍去脈。這是難得的心靈歷程的記實之作。
茅盾又是僅次於魯迅的雜文大家。早年所寫的《雜談》、《雜感》是《熱風》式的短論。三四十年代諸如本書所選的《炮火的洗禮》等篇和此外的《雨天雜寫》(一)到(五)等,則不論長短,都可與魯迅雜文比肩,是插向敵人心臟的匕首投槍!
綜合以上茅盾的全部創作,不難看出其突出的特色:一、以特有的政治敏感和參與意識為基礎,敢於運用和提煉重大題材;其理論批評也敢觸及重大的敏感的熱點問題。二、始終堅持以鮮明犀利的革命傾向去干預生活,抨擊時弊,引導潮流,促進時代發展與社會進步。三、一貫注重以先進思想和科學理性升華感性,以邏輯思維為其形象思維之底蘊。四、取精用宏,高屋建瓴,以時代的巨觀視角與思辨的剖析眼光,統領其對生活的再現與表現;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社會剖析派之先河,並提供了一大批經典性代表作。成為這個流派的奠基人和引領者。五、主動承擔著系統反映“五四”到建國前中國社會發展、革命運動和社會的、文化的思潮的全部歷史發展過程,呈現出巴爾扎克、左拉和托爾斯泰等文學大師的作品那種史詩性特徵和品格。
這一切特色綜合體現、全面代表了“五四”以來中國革命現實主義文學主潮;以“文學家與革命家的完美結合”為基本特徵,展現出茅盾獨具的鮮明創作個性。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不可重複、難以取代的獨特地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後來者。
五
作家茅盾與理論批評家茅盾是一紙兩面、互為表里的有機統一;對茅盾的文學貢獻起著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對茅盾的理論批評與文學史研究的貢獻,也是周揚所說的‘段有作出全面的評價”中的重要缺失部分。它起碼包括以下的內容。
首先,茅盾在借鑑西方民主主義的文學以促進中國文學現代化,為“五四”新文學奠基方面,是名副其實的前驅者。他發表多篇關於海外文壇訊息、外國文學家傳略等等文論,全方位而又相當系統地介紹了西方為主、兼及東方各國尤其是弱小民族的文學發展狀況與文藝思潮趨向。他全面介紹了從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直到現代主義這一世界文學思潮發展史及其規律。並根據中國文學狀況和需要先後提倡過自然主義、新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最終定位在大力倡導以蘇聯文學為代表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以引導中國革命文學主潮使之健康發展。
在引導中國文壇發展方面的另一建樹,是廣泛開展理論批評,抓住文學苗頭和新人及時給予扶持。茅盾是對魯迅小說最早作出全面評價的評論家。其代表作是本書所收《讀(吶喊)》一文。而1956年在逝世20周年時的《魯迅——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一文,則是繼瞿秋白之後所作的最權威的總結。茅盾畢生的理論批評,先後扶植了以冰心、葉聖陶等為代表的“五四”作家,丁玲、臧克家、沙汀、姚雪垠等為代表的“左翼”作家,趙樹理等為代表的解放區作家,陸文夫、瑪拉沁夫、茹志鵑等為代表的建國後湧現的作家和馮驥才等為代表的新時期作家。在這五代作家中,許多人都是經茅盾的權威評價才在文壇立足,並成長為參天大樹的。
茅盾把中外文學家的創作經驗與文學思潮所顯示的規律,和自己的實踐經驗融為一體,升華為理論,作出了獨特的理論概括;從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美學寶庫。例如關於文學本體與本質論,他提出了‘鏡子”說(反映生活)、‘指南針’說(引導生活)、“斧子”說(改造生活)和“醇酒”說(震撼靈魂,陶冶情感操守與審美意識)。關於文學創作過程及其規律,茅盾反覆論述了生活、思想與技巧的關係,世界觀與創作方法,幾十年如一日地致力於反對公式化、臉譜化、概念化和標語口號化的鬥爭。同時又對唯美主義、“為藝術而藝術”、“無思想”論、“無衝突”論與“非政治化’傾向作了持久不懈的鬥爭:從“左”右兩個方面糾正偏向,引導文壇健康發展。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在極“左”思潮左右著文壇,動輒以政治手段加害作家和理論家的嚴峻環境中,茅盾敢於提出“寫中間人物論”、“現實主義深化論”。雖一再遭到“左”的尤其是“四人幫”的批判,他也毫不動搖。再如,1958年當周揚、郭沫若打著毛澤東的旗號,提出“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以統一文壇時,茅盾敢於獨持異議,指出文學史上從來不存在“兩結合”的規律。只有革命現實主義局部包括革命浪漫主義因素、或者相反的現象存在。即便在政治壓力下,以官方身份著文不得不提“雙革”時,他仍作出必要的修正性說明。以上這一切貢獻,足以顯示茅盾作為理論批評家,已經初步形成了有獨到見解的美學思想體系。
茅盾為扶植培養文藝隊伍,一向非常注意開拓陣地,他從“五四”時改革並獨立主編《小說月報》開始,畢生致力以所主編的刊物凝聚人才。大半個世紀以來全國最權威的文學刊物《文學》、《譯文》(與魯迅合辦)、《文藝陣地》、《文藝報》、《人民文學》和《世界文學》(前期刊名為《譯文》)等大都是他創辦和擔任主編。他藉此發現扶植培育了許多青年作家。前面所述的幾代作家都把他奉為宗師。
茅盾從“五四”時期為新文學奠基起,直到1981年逝世,為新文學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中共中央在悼詞中對他作出蓋棺論定評價:稱茅盾是‘偉大的革命文學家”,“為中國革命事業奮鬥了一生的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作為和魯迅比肩的文壇旗幟。尊稱他為文學大師,他實在當之無愧!
六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茅盾雖是偉人,也自難例外。長期以來學界與文壇存在著‘好就是絕對的好,一切皆好;壞就是絕對的壞,一切皆壞”的偏向。新時期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不能重蹈覆轍。因此評價茅盾,既要充分肯定其建樹,也不能為賢者諱。而應該實事求是地總吉他的成就和失誤。
從政治方面說,茅盾雖然畢生追求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而從未動搖,但大革命失敗後,他確實經歷過悲觀、幻滅的思想困惑期。從創作方面說,他雖然明確生活、思想與藝術的辯證統一關係,也持續反對公式化、概念化,但由於急功近利,也確實有像《三人行》這種生活不足、藝術不到位的敗筆。從理論方面說,他雖然正確地持久地堅持反“左”,也防止右,但在特定時期,如在反右鬥爭之後的“左”傾思潮抬頭時期,他在《夜讀偶記》中提出的“現實主義、非現實主義和反現實主義”公式,就有簡單地把文藝思潮與政治的階級的定性掛鈎的偏頗。從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的態度看,茅盾同樣注意反“左”和防右。但由於特定環境的政治壓力,偶爾也出於明哲保身的動機,他在反“左”之同時,也偶有犯“左”的過激的行動。
過去對此種種,學界與文壇同仁,包括我本人在內,或因為賢者諱,或因投鼠忌器,大抵諱莫如深。這顯然是不可取的。今天經過大浪淘沙,歷史老人已經多次作過撥亂反正的努力了,我們也應該實事求是,但應分清主次。而且談及失誤,也應既看主觀,又看客觀,同樣應該分清主次。
魯迅在67年前說過一段足以警策後人的話:‘世間有所謂‘就事論事,的辦法”,‘不過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並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說夢的。”茅盾所處的“社會狀態”,是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再到建國後17年的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以及改革開放初期。“文革”前他被迫封筆;新時期到來不久他就謝世。他的主要政治文學生涯在此前已經大體完成。在建國之前,時代呼喚作家置身革命大潮,站在改變中國、改變人民命運的戰鬥崗位上。這是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的必然趨勢。這種時代呼喚與歷史選擇,與新時期實行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大轉移,西方思潮也隨之而來,衝擊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形勢,是迥然有別的。不同的時代,造就的不同思潮與觀念,均是特定的時代呼喚與歷史選擇的產物。對此變遷與選擇,誰也不能左右;誰也無權改變和抹煞。只有照魯迅所說的方法做實事求是的具體的科學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評判。
列寧說過:“馬克思的方法,首先是考慮具體時間、具體環境裡的歷史過程的客觀內容,以便首先了解,在這具體環境裡,哪一個階級的運動是可以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
對歷史人物個人的歷史評價,包括對茅盾的歷史評價在內,都應該按魯迅和列寧的方法行事。因為能否具此立足點和制高點是個關鍵。
在70年代前,茅盾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讎刻家造了一尊大理石女像”,“人們見了都說:‘美啊!維娜斯到了人世!’”但“螞蟻從這女像的身上爬過,它們的感想卻和人們大異”,“只覺得是在爬”“高低不平的石路而已,全無所謂‘美’。”“人看見石像的全體,而螞蟻只能看見石像的部分。”假如“人變得螞蟻那么小,我們也要覺得這美麗的女像只是一座重重的石山了。”“能見全體的,就感得這是‘美’,只見了部分的,就以為這是平常的石頭,亦惟見全體者為能認識客觀的真實。”
讀者可從本書所收錄的《‘螞蟻爬石像”》一文中看到談這些話的語言環境;這也許可作為讀本書的指南罷!
丁爾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