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廣播電視事業管理體制

世界廣播電視事業管理體制主要是指在廣播電視事業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廣播電視事業內部的運作機制、廣電組織的管理結構,以來來自國家的管理。廣播電視事業的管理體制體現了大眾媒介社會性的特徵,即媒介的運作要受到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因素的影響。

概念

世界廣播電視事業管理體制主要是指在廣播電視事業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廣播電視事業內部的運作機制、廣電組織的管理結構,以來來自國家的管理。廣播電視事業的管理體制體現了大眾媒介社會性的特徵,即媒介的運作要受到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因素的影響。

管理體制的種類

從世界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過程來分析,一般認為,世界廣播電視事業的管理體制分為民有民營體制、工商並營體制、公有公營體制和國有國營體制四種類別。

民有民營體制

釋義:

民營民有制,是傳統的所謂最自由的一種廣電制度。在這種體制下,廣電事業向民間開放,允許民間自由經營、自由轉讓。除負責頻道的分配、秩序的維持外,政府對於廣電傳播不加任何干預。廣電以贏利為目的,其經費來源,主要是廣告收入。施行這類體制的國家中,以美國最為典型。

美國民有民營廣電事業的特點:

A、廣電事業的高度商業化;

B、高效率的自由競爭;

C、不接受政府的直接控制;

D、廣電台(網)在一定程度上受法律條規的約束,在法律範圍內活動;

E、廣電事業的高度壟斷。

弊病

欺騙大眾;誘導犯罪;節目庸俗。

公商並營體制

釋義:

公商並營是西方自由主義國家廣電體制的一個主要類型。為國家所有但由公司在社會各界參與下自主經營的電台、電視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及開發中國家的許多公共台一般實行這種體制。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日本廣播協會(NHK)就是這樣。

主要特點:

資產為國家所有,但電台、電視台保持相對獨立性,作為“特殊法人”存在,實行企業化管理和運作;根據法律規定,組成董事會或管理委員會進行領導管理,其成員有較廣泛的社會代表性;政府依法加以規範和監督,但具體業務由電台電視台自主進行;經費來自客群繳納的視聽費和國家撥款,有的輔以廣告收入。

利弊:

這是一個自由而開明的辦法,不僅可享有商業廣電網路娛樂性的好處,同時也能發揮公營廣電的教育性功能。但是由於接收廣電的排他性以及教育性節目不能與娛樂性節目競爭,以至於公營廣電難以維持其廣大的觀眾,從而難以發揮公營廣電的主導作用。

公有公營體制

釋義:

公有公營型主張廣電不套用於商業目的,而應完全服務於社會公益。同時,廣電的經營管理、業務政策與節目內容,須接受全體國民之代表的監督與管理。實行這一制度的國家,主要有前聯邦德國、法國等。

經營方式:

經營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聯合型的,由社會各界聯合經辦;一種是團體型的,由某個公眾團體經辦。它們一般都是獨立的法人單位,以服務社會為宗旨,在法制範圍內獨立地進行業務活動和經營管理。經費有的靠視聽費,有的靠各界資助和政府補助,有的還輔以廣告收入。國家依法在巨觀上進行調控管理。

實行這一體制的為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某些公共台。例如德國的公共台屬於第一種,即聯合型的。又如美國的公共廣播電視,一般屬於第二種,即團體型的

積極意義:

可以保持節目內容的平衡,擔負社會的教育責任,服務民主政治和社會的公共利益,還可以提高國民的文化水平。此外,還可以免於資本家之控制;可以消除廣告商的影響,以免廣電節目迎合低級趣味。

局限性

A、經費來源全賴、或大部分依賴廣電的執照費,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廣電觀眾的經濟負擔;

B、節目的內容與形式,未免失之死板,從而也會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觀眾的收視興趣

C、唯我獨尊,缺乏進取精神;

D、言論和訊息來源的單一化。

國有國營體制

釋義:

國有國營管理體制盛行於社會主義世界。在奉行這種體制的國家,電視台、電波頻道被視為國家財產,廣電從業人員是國家幹部,廣電台是執政黨、政府重要的宣傳機構,並被置於執政黨的嚴格管理之下。廣電傳播與政府、執政黨的高度一致。

優勢

1、節目品位高,嚴肅,少或無刺激性內容;

2、廣電傳播配合政治動動、經濟建設的展開,使媒介的社會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弊病

1、不利於形成民主討論的政治氣氛;

2、黨委、政府對廣電傳播的管理過於嚴格,使廣電從業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難以發揮作用

3、過分重視政治宣傳與政治功能,忽略其他功能;

4、內容過分嚴肅,削弱了廣電的社會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