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湯姆幼年喪母,由姨媽收養。聰明頑皮的湯姆受不了姨媽和學校老師的管束,常常逃學闖禍。一天深夜,他與好朋友哈克貝里·芬到墓地玩耍,無意中目睹了一起兇殺案的發生。因為害怕被兇手發現他們知道這件事,湯姆、哈克貝裡帶著另一個小夥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島上做起了“海盜”,弄得家裡以為他們被淹死了,結果他們卻出現在了自己的“葬禮”上。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湯姆終於勇敢地站出來,指證了兇手。不久之後,在一次野餐活動中,他與他心愛的姑娘貝姬在一個岩洞裡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饑寒交迫,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後來終於成功脫險,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兇手埋藏的寶藏。
作品目錄
第1章 | 淘氣大王湯姆·索亞 | 第19章 | 備受感動的波利姨媽 |
第2章 | 湯姆的刷牆小伎倆 | 第20章 | 為貝基挺身而出 |
第3章 | 湯姆怦然心動了 | 第21章 | 校長金光閃閃的光頭 |
第4章 | 主日學校大出風頭 | 第22章 | 出麻疹的無聊生活 |
第5章 | 甲殼蟲惡作劇 | 第23章 | 鼓起勇氣出庭作證 |
第6章 | 和貝琪的親密KISS | 第24章 | 擔驚受怕的湯姆 |
第7章 | 傷心的貝基 | 第25章 | 尋寶記 |
第8章 | 我是綠林好漢羅賓漢 | 第26章 | 冤家路窄遇到殺人兇手 |
第9章 | 午夜墳場驚魂 | 第27章 | 變身跟蹤偵探 |
第10章 | 發誓嚴守的秘密 | 第28章 | 夜潛旅店 |
第11章 | 被良心譴責的少年 | 第29章 | 竊聽殺人計畫 |
第12章 | 波利姨媽的“恐怖特效藥” | 第30章 | 滿城風雨的特大新聞 |
第13章 | 離家出走的三海盜 | 第31章 | 山洞迷路 |
第14章 | 自由自在海盜露營記 | 第32章 | 逃出生天 |
第15章 | 海盜湯姆偷聽計畫 | 第33章 | 被困死在山洞中的殺人兇手 |
第16章 | 起內訌的海盜們 | 第34章 | 成為大富翁 |
第17章 | 現身自己的葬禮 | 第35章 | 開始新的冒險吧! |
第18章 | 冷戰的少男少女 |
*(本目錄根據人民文學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等版本)
創作背景
19世紀70年代,美國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時期。龐大的、機器轟鳴的工廠的出現,集體化的大生產組合以及大刀闊斧的進取精神促使了美國工業的突飛猛進,使得以往平靜而又無多少競爭的年代裡蔚然成風的禮貌行為和道德涵養準則逐漸失去了棲身之地。因此,對維多利亞時代的溫文爾雅的摒棄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南北戰爭,它像一種催化劑,在摧毀了奴隸制的同時,也加速了維多利亞社會結構的崩潰過程,把年輕人推進向傳統宣戰的潮流,使他們體內潛藏已久的被壓抑的暴力進發出來,去摧毀那個不合時宜的19世紀社會。
馬克·吐溫就是在這個大歷史背景下創作《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因此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他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經歷濃縮進了這部小說,但又注入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時代縮影,使它脫離了一般庸俗的兒童回憶格調,讓它充滿了時代的活力。
人物介紹
湯姆·索亞
全名托馬斯·索亞,本小說的主人公。他是個聰明愛動又調皮搗蛋的孩子,姨媽罰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是刷牆,他卻會忽悠別人說刷牆是件很好玩兒的事兒,讓其他孩子搶著為他刷牆。湯姆骨子裡具有冒險風格,他會約上小夥伴們去做海盜。湯姆也足智多謀,他和哈克一起破壞了殺人犯喬埃的陰謀,最終讓壞人惡有惡報。
哈克貝利·費恩
聖彼得斯堡鎮上公認的“野孩子”,他的父親是個酒鬼,不會照顧哈克。但是哈克卻心地純良,他不受約束是一個自由自在的流浪兒;湯姆與他關係要好,把他當作知心朋友,後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婦一命而被寡婦收養。
波莉姨媽
湯姆的姨媽,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平時戴個老花鏡,但是看人的時候喜歡 從鏡框上看,不通過眼鏡看人。對於湯姆要求嚴格,一心想把湯姆教導成有禮貌,有教養的好孩子。
莫夫·波特
一個“酒鬼”,為了掙錢買酒喝而去幫年輕的魯濱遜醫生盜墓,結果被同夥印第安·喬伊陷害,被誣陷為殺人兇手,後由於湯姆的勇敢作證才得以洗脫罪名。
印江·喬伊
印第安人,陰險狡詐,在與莫夫·波特一起幫魯濱孫醫生盜墓時殺死了醫生,並把罪名嫁禍給了莫夫·波特,但最終因貪財而餓死在山洞裡。
貝基·柴契爾
柴契爾法官的女兒,活潑可愛,湯姆的意中人,湯姆在見到她第一眼時就“愛”上了她。她有一雙藍眼睛漂亮迷人,一頭金髮編成兩條長長的辮子,上穿白色襯衫,下穿繡花燈籠褲。
喬伊·哈波
湯姆最好的玩伴,知己,與湯姆、哈克貝利·芬一起在傑克遜島上度過了一段他們一心嚮往的海盜生活。
作品鑑賞
作品思想
《湯姆·索亞歷險記》標誌著馬克·吐溫的現實主義創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本書以歡快的筆墨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理,並以其與小市民庸俗保守的生活加以對照,突出了那種生活的枯燥與沉悶。湯姆淘氣活潑,富於幻想有正義感,為了擺脫現實的種種束縛,充分享受自由的樂趣,打算外出去冒險。所有這一切都與資本主義的生活環境相牴觸,為世俗的道德和教會的戒律所不容。總的來說,揭露美國地方生活的停滯庸俗及宗教的偽善是小說的主要思想內容。
湯姆絕不僅僅是一個逗人發笑的頑童,作為馬克·吐溫用來顛覆當時流行的說教式的兒童文學作品的一個角色,他首先反抗的就是大人社會的道德標準。比如,他蔑視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即便是他的種種惡作劇和冒險,如果細細追究起來,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渴望別人承認,要成為一個英雄。
這本書爭議最大的是結尾。因為在故事最後,一直反抗大人世界的湯姆居然妥協了,被一直渴望逃離的所謂文明社會收編了,和大人站到了一起,不但自己成為了一個好市民,還把逃走的哈克貝利找了回來,規勸他做一個體面人,接受那個有錢寡婦的收養,不然連他湯姆自己都會被人瞧不起。這,顯然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然而,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待湯姆的這種變化,這本書的原版編者約翰·C.葛伯就指出:“作品其實是對成長進程的一種嘲諷性的說明,因為湯姆最後更接近於聖彼得堡的成人,這些成人往好里說是虔誠而善感﹔往壞里說則遇事不能容忍,生性殘酷。馬克·吐溫很可能是想提醒讀者:人們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往往越來越看重社會習俗和社會的讚許與否,越來越喪失我們對個人自由的熱愛。”
在作品中,讀者可以看到湯姆內心桀驁不馴、行為頑皮乖張。但在公眾面前,他有時卻試圖顯得乖巧規矩。在主日學校的課堂上,他因為某些特質的欠缺或者是用心不足,在背誦《聖經》這個項目上遠遠地落後於其他所有孩童,但他卻憑藉物物交換的方式,得來了可資證明自身勤奮和聰明的小票,並在眾人矚目的情況下換來了獎品。這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他痛恨讀書和背誦,痛恨主日學校,卻又願意挖空心思,甚至不借捨棄自己的許多“寶貝”,只為換取那些只有通過他所痛恨的讀書和背誦才能得到的小票,只為得到他所痛恨的主日學校頒發的獎品?湯姆真的只是為了得到那本作為獎品的《聖經》嗎?顯然不是。此時的獎品更多的是一個符號,一個代表了勤奮、聰明、耐心、虔誠、榮耀的符號,代表了社會規範的一種承認。當湯姆登台接受獎勵,和代表了社會規範的法官和其它大人物一起時,這種承認在當時當地換來了人們的艷羨、其它男孩子咬牙切齒的嫉妒、湯姆熱切要給他心儀的女孩展示的地位。他被社會規範定義為了高於其他孩童的孩童,得到了超過旁人的社會認同感,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個人的虛榮心。他對社會規範的承認是他受到社會認可的前提條件,即使湯姆欺騙、玩弄社會規範,他也不能、也不願背離社會規範。
馬克·吐溫在這部經典作品中,通過湯姆和其歷險經歷,展示了他對所處時代虛偽庸俗的社會規範的矛盾態度,一方面對其深惡痛絕,不吝辛辣諷刺,想要反抗擺脫,一方面對其無所不在的強大力量和重要性有著透徹深刻而又無可奈何的認識。作為一個作家,本人內心的矛盾和好扎,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去。
藝術特色
從寫作方面看:小說情節緊湊,而且含義深刻。小說通過湯姆生活中一系列情節,批判了資產階級兒童教育的清規戒律;小說的時代雖在南北戰爭前,寫的雖是聖彼得斯堡小鎮,但該小鎮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縮影。小說運用了對比和誇張的手法,深刻諷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貪婪以及資產階級道德和宗教的虛偽。小說的心理描寫細緻生動。
馬克·吐溫在《湯姆“索亞歷險記》里對主日學校的描寫無不充滿了諷刺、嘲笑的意味。校長是一位道貌岸然的人,“他手裡非拿著一本聖詩不可,就好象一個歌唱家開音樂會的時候,從台上走到前面去獨唱,非把歌單拿在手裡不可一樣——雖然誰也不知道那是為什麼:因為在台上受罪的那些人從來都不會用得上那本聖詩或者那張歌單。”校長的道貌岸然在他給湯姆發獎品——一本精美的《聖經》時被嘲諷到了最大程度。校長給湯姆發獎品時,心裡很明白,要是這孩子能在他的大腦里儲存著一丁點《聖經》里的知識的話也就讓人心滿意足了,所以,他根本沒有資格領獎。但是,湯姆不知從哪裡弄來的《聖經》背誦合格證——九張黃條兒,九張紅條兒和十三張藍條兒——都一點不假,票面部有效,無法推脫。這時,那些曾經拿背誦《聖經》的條子給湯姆以換取其出賣刷牆特權的孩子們猛然醒悟了過來,而給湯姆發獎的校長卻還蒙在鼓裡,眼睜睜地讓這個肚子裡沒有一點兒《聖經》知識的湯姆得到了《聖經》背誦的最高榮譽。這真是一種盡情諷刺、嘲弄的“黑色幽默”。
對牧師的諷刺和嘲弄卻另有一番風趣。當牧師把全世界各族人民團聚在一起的,作了一番偉大而動人的描述時說:“那時候,獅子和羔羊會在一起躺下,有一個孩子領著它們。”這時候,湯姆很願意做那個孩子。湯姆做到了,但不是領著一起躺下的獅子和羔羊,而是獅子狗和它的“老虎鉗甲蟲”。獅子狗和“老虎鉗甲蟲”不能友好相處。當獅子狗和“老虎鉗甲蟲”一起躺下的時候,獅子狗因冒犯了“老虎鉗甲蟲”而被它狠狠地夾了一下。獅子狗痛得大叫起來,在教堂里的過道上狂奔亂竄,叫個不停,“它從聖壇前面橫過講堂,又順著另外那條過道飛跑;以光的速度在它的軌跡上前進。最後這條痛得發狂的獅子狗越出了它的跑道,跳到它主人的懷抱里;他把它使勁往窗戶外面扔出去,那陣痛苦的叫聲很快就小了下來,終於在遠處聽不見了。”
當湯姆和哈克來到淒涼的墓地,躲藏在三棵大樹後面的時候,他們目睹了一場兇殺案的發生。這場兇殺案形成了一個懸念,因為真正的殺人犯印江·喬伊把殺人罪名推脫掉,放在了酒鬼莫夫·波特身上,而稀里糊塗的莫夫·波特竟真以為自己殺了人。這個懸念還為以後一系列的懸念埋下了伏筆。真正的殺人犯印江·喬伊和被冤技的莫夫·波特這時候在讀者那裡構成了一種張力,使他們產生了矛盾、神秘、期盼和不安的心理。在沒有讀到結果之前,他們會十分焦慮地使出渾身解數來給出一個令他們自身的倫理、道德感到滿意的結果。
隨著湯姆勇敢地指證印江·喬伊為真正兇手,這個故事似乎了結了,讀者的張力也似乎消解了;但是,印江·橋埃的逃跑又在讀者那裡形成了新的懸念和張力。雖然後面的思念和張力經過了多次起伏後,以湯姆和哈克找到黃金而告結束,但作者最後又在讀者心裡埋下了一顆懸念的種子,那就是湯姆和哈克決定要去當強盜。這么起起伏伏、迭迭蕩蕩的懸念大大激發了讀者的想像力、理解創造力和閱讀興趣,使他們的內在感官在心靈深處產生出一種遊戲快樂和美的感受。
作品影響
《湯姆·索亞歷險記》自出版以來,就廣受追捧。該書大獲成功之後,馬克·吐溫又創作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年),被後人推崇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還原了19世紀中後期最真實的美國社會。
該書的姊妹篇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被選入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7課(只選入了梗概和精彩片段)、蘇教版國中7年級上冊課本和川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的32課。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作家,真實姓名是塞繆爾·蘭霍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題材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醜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為,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