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太平湖水滿時,人們只能看到船舷以下三四層的部位,而現在湖水放乾後,常年潛於水下的6層青石也全部現形。它們有3米高,邊緣被仔細地打磨成弧形,呈現出木船外廓的優美弧度。最為出彩的是不繫舟的尾部,用一整塊青石刻成的尾舵拖在中央,舵桿伸出水面,連固定尾舵的舵環都被清晰地刻劃出來。記者了解到,不繫舟方頭平底的設計和清代在長江和淺海中航行的沙船十分相似,可能當時就是依照東南沿海常見的沙船設計的。
不繫舟下半截長期浸在水中,常人難以得見,完全可以刻出大略即可,但當年建造時為何一絲不苟得連船舵都如此仔細呢?陳寧駿解釋這是由於不繫舟是為乾隆皇帝所造,絲毫馬虎不得。原來清代不繫舟所在的西花園是兩江總督署花園,乾隆時期的兩江總督尹繼善頗為風雅,在此建造一座水上書齋,自得其樂。1751年,尹繼善為了迎接乾隆二次南巡,將江寧織造署西部擴建為乾隆行宮,並把總督署花園改為行宮花園,又將水上書齋重新修葺為石舫。乾隆到南京,看到石舫,非常喜歡尹繼善的創意,欣然提筆“不繫舟”。
不繫舟歷經戰亂,水面上的建築屢毀屢建,現在人們看到的已是清末同治年間的樣子。此次清淤時在不繫舟附近還發現了一個生鐵鑄件和一塊雕有雲紋的漢白玉,不知是否是不繫舟上原來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