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罥索神咒心經

不空罥索神咒心經

《不空罥索神咒心經》,共一卷,唐玄奘譯。《不空罥索神咒心經》講說觀自在菩薩不空罥索神咒心及其功德,相當於菩提流志所譯三十卷本《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初品。

著作介紹

《不空罥索神咒心經》,共一卷,唐玄奘譯。《不空罥索神咒心經》講說觀自在菩薩不空罥索神咒心及其功德,相當於菩提流志所譯三十卷本《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初品。

《不空罥索神咒心經》的異譯本共有三種:一是隋闍那崛多譯《不空罥索咒經》,二是唐菩提流志譯《不空罥索咒心經》,三是宋施護譯《佛說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秘密心陀羅尼經》。該經屬於密教經典,主要說佛在補怛洛伽山觀自在宮殿時,觀自在菩薩在大眾中白佛言,他於過去九十一劫曾在世主王如來所蒙授不空罥索大神咒心,以此咒力獲得種種功德利益,其後說此神咒持誦、觀修、供養法等。經錄記載,唐高宗顯慶四年四月十九日,玄奘法師在大慈恩寺翻經院譯出此經,由沙門大乘光筆受。

人物介紹

玄奘(600~664),唐代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俗家姓陳名褘,偃師人氏。玄奘法師於唐太宗貞觀年間西行,跋涉萬里,於貞觀七年至印度,在印遊學多年,深受戒日王的敬重,戒日王曾為法師設大會,敕使諸國高僧在曲女城匯集,玄奘法師受請登床,專揚大乘論意,被尊為“大乘天”。法師於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將所獲梵本經論六百五十七部獻於朝,太宗讓法師在弘福寺開始傳譯佛經。高宗永徽三年,在慈恩寺以西域法式建大塔。顯慶四年,高宗以玉華宮為寺,次年法師在該寺譯《大般若經》。麟德元年二月,法師命弟子普光抄錄所譯諸經論,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同月五日示寂,壽六十五。玄奘法師一生事跡,詳見《大唐西域記》《廣弘明集》《續高僧傳》《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佛祖通載》諸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