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出《靈樞·經脈》。意謂對虛實不明顯的病症,可以按經取穴治療。
解讀
張介賓說:“言本無虛實之可據,而或有邪正之不調者,但求所在之經以取其病也。”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並非病症本身無虛實可言,而是臟腑、經絡的虛實表現不甚明顯或虛實兼而有之。主要是由於病變臟腑、經脈本身一時性的氣血紊亂,而不涉及其他臟腑、經脈,屬本經自病。《靈樞·禁服》篇曰:“不短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難經·六十九難》曰:“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治療應按本經循經取穴,以原穴和五輸穴最為適宜;當針下得氣後,再行均勻的提插捻轉(即“平補平瀉”)手法,使本經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恢復正常。
中醫套用
在臨床上,虛證和實證的表現是錯綜複雜、變化多端的,諸如有表虛里實或表實里虛、上虛下實或上實下虛,還有真虛假實、真實假虛等等。所以,補虛瀉實治則的運用,也必須靈活應變。單純的虛證和實證,就單用補法或瀉法。符是虛實夾雜,相間出現,則必須補瀉兼施以求治,並結合虛實程度的輕重緩急,決定補瀉的先後多少。或先補後瀉,或先瀉後補;或上補下瀉,或上瀉下補;或左補右瀉,或左瀉右補。例如陰虛不能制陽引起的肝陽上亢之證,本著育陰潛陽的治法,補太溪、復溜以滋養腎陰,瀉太沖、行間以平降肝陽。又如膽虛肝實證患者,既有驚悸、失眠之主症,又有心煩易怒、兩脅脹痛之兼症,治療就應先取丘墟、膽俞補膽之虛,再取行間、期門瀉肝之實。如此補瀉兼施,治療有序,必有捷效。再如針灸臨床常見的面癱、半身不遂等病症,也應根據不同病情,施行左補右瀉或右補左瀉之法,以調節機體左右經絡的虛實,恢復相對平衡狀態,以愈疾病。
補虛瀉實既是針灸治療原則,又是針灸治病的重要方法。《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曰:“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明確指出補瀉不可誤用,不可犯“虛虛實實”之戒。否則,就會造成“補瀉反則病益篤”(《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的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