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不滅的靈魂:叔本華及其驚世哲學》可以讓你領會到:
·人生之路應該怎樣走過?
·幸福是什麼?你幸福嗎?怎樣才能領悟到幸福的真諦?
·靈魂的本質是什麼?靈魂會死掉嗎?死亡是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選擇自殺?
·我們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不同?我們為什麼會成為現在的我們?
·男人和女人存在哪些不同?女人精神上的軟肋是什麼?
·為什麼人們對性事搪塞躲避?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想知道叔本華對我的影響嗎?我只能這樣回答你——他讓我有勇氣並自由地面對人生,因為我的腳發現了結實的地盤。
——尼采
叔本華這個人會比我們所有人都更加出色。
——歌德
我現在僅僅在研究一個人的著作,他就像是上天的饋贈一般降臨到我的孤獨中。他是叔本華,是康德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
——華格納
叔本華對人的潛意識和最內在心理的洞察是許多精神分析學者所不能所及的。
——弗洛伊德
叔本華把我們帶到了哲學所能把我們帶到的頂點。
——托爾斯泰
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
——莫泊桑
名人推薦
一個深悟幸福真諦,而不知如何經營自身幸福的哲學家!
一個影響尼采、薩特、維根斯坦、柏格森、弗洛伊德、榮格、托爾斯泰、莫泊桑、馬勒、愛因斯坦、達爾文等曠世巨匠的大師!
一個為《不滅的靈魂》奉獻一生,用自身解讀靈魂不滅真諦的不凡之人!
想知道叔本華對我的影響嗎?我只能這樣回答你——他讓我有勇氣並自由地面對人生,因為我的腳發現了結實的地盤。
——尼采
叔本華這個人會比我們所有人都更加出色。
——歌德
我現在僅僅在研究一個人的著作,他就像是上天的饋贈一般降臨到我的孤獨中。他是叔本華,是康德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
——華格納
叔本華對人的潛意識和最內在心理的洞察是許多精神分析學者所不能所及的。
——弗洛伊德
叔本華把我們帶到了哲學所能把我們帶到的頂點。
——托爾斯泰
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
——莫泊桑
圖書目錄
第一篇叔本華的人生之旅
第一章叔本華的家世
故鄉但澤:以玩偶的身份降生
父親:母子關係惡化的導火索
母親:丈夫的死,成為她的解脫
妹妹:因醜陋而與愛情無緣
第二章求學的歲月
勒阿弗爾的第一課
漢堡隆格私學
歐洲之旅:並非一次對理想的背叛
從哥達到魏瑪:從春風得意到寂寞暗戀
哥廷根與柏林:哲學情結的搖籃
撰寫博士論文:自掏腰包印刷成書
第三章愛情與友情
格雷瓜爾一家:曾經的兄弟,終究分道揚鑣
艷遇:哲學家也有風流艷史
一生的情人:卡洛琳娜
第四章哲學路上的喜與悲
與歌德的色彩學“交情”
德勒斯登:創作力的巔峰4年
失意柏林:失敗的復仇
定居法蘭克福:恐懼內心映射出的儀式生活
悲劇人生,喜劇收場:成名於風燭殘年
第五章叔本華的哲學旗幟
《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哲學的根基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對康德哲學的批判
《論自然界中的意志》:將哲學建立於科學驗證之上
《倫理學中的兩個基本問題》
《附錄與補遺》
第二篇叔本華的精神世界
第一章人類與生存
作為自然人的生活
作為社會人的生活
人類生存的內在意義
第二章道德的基礎
“康德是用一味藥治療百病的醫生”
道德的基礎及證據
道德別論
第三章快樂與痛苦
意志:快樂與痛苦的根源
生活的本質就是痛苦
不同的人生同樣的結局
第四章當宗教遇上哲學
基督教有相當獨特的缺陷
宗教與哲學的對話
一神論與泛神論
第五章女人的價值
女人:既無所事事,又無遠見
美麗:年輕女性俘獲男人的法寶
薄弱的理性:女人精神上的軟肋
虛偽和佯裝:女人的天性
女人的地位:低劣的“第二性”
第六章情愛與性愛
性愛的普遍性
性愛的本質:繁衍後代
同性之愛
為什麼人們對性事搪塞躲避
第七章保持生命力的藝術
思考:勿做書籍哲學家
閱讀:切忌“買而不讀,讀而不精”
發現文學中孕育的人生哲學
爭辯是一門藝術
第八章冒犯的藝術
自殺:意識的毀滅
死亡:一種個體永被遺忘的睡眠
批評的現象
第九章觀相的藝術
相由心生
觀相術
第十章生命餘暉下的思考
幸福的真諦
人生應該怎樣走過
生命的任務
第三篇叔本華名言薈萃
第一章關於財富
第二章關於意志
第三章關於道德
第四章關於求學
第五章關於人生
第六章關於社會
附錄1叔本華:《靈魂不死:對話錄》
附錄2叔本華大事年表
序言
叔本華在《論自然界中的意志》的開篇引用了普羅米修斯這樣一句話:“我在思想的編織機上編織我的織物,他們認為根本不值一顧,顯然,一切都有待時日。”任何對於叔本華經歷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發現,這句話真的是貼切地表述了叔本華的一生。
這位哲學家違背了他摯愛的父親的期望,沒有成為一名商人,而是一心研究哲學。他是一個忠於自己的人,他在十分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清楚自己的一生要做什麼,並為之全力以赴,這也是他成為哲學家的一個必要因素吧。
雖然叔本華的脾氣有些乖戾,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一個天才。哪怕人人都看得出他寫的《論天才》就是以他自己為藍本的,哪怕大家都覺得他的《論女人》有失偏頗,但這一切都不能成為否定他是天才的根據。《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界中的意志》等一系列著作給了他可以稱之為天才的足夠籌碼。即使他以《附錄與補遺》名揚於世,但真正讀過他文章的人都了解,叔本華思想的精髓完全在他之前的著作中,也正是他說的那句話,由於過早地奠定了自己的哲學大廈,所以晚期只能做一些附錄與補遺的工作,這絕對不是吹噓之詞。
成名應該是這位哲學家少有的願望之一,但是偏偏天不遂人願。他在年輕之時,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哲學體系,“意欲”的提出也是哲學史上的一大突破,但是這樣偉大的思想卻沒有一個讚賞者,哪怕是批評的聲音都聽不到。他所發表的一切言論都石沉大海,甚至都沒有激起一絲波瀾。他雖然渴望榮譽,但是卻能憑藉著對哲學的熱愛和自信,長時間忍受世人的忽視,沒有放棄自己的哲學理想,放棄發表自己的言論。他一直堅持發出自己的聲音,哪怕都沒有人願意出版他的著作。不過命運之神終於還是眷顧了他,在他晚年之時,終於憑藉著《附錄與補遺》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稱讚,得到了他應得的榮譽。有趣的是,據說這位對什麼都不屑一顧的哲學家竟然僱人來專門收集讚譽他的話。
雖然叔本華的一生衣食無憂,但是也不完全盡如人意。他的生活也和常人一樣,有喜有憂。大家稱他的哲學為悲觀主義哲學,但是,在面對生活上,叔本華並不是悲觀的人。即使當初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他的書時,他也沒有放棄或者抱怨,而是輾轉地想辦法,最終找到一家小的出版社來出版他的書。也正是這本書,成就了他的榮譽,其勇敢面對生活的積極態度由此可見一斑。這位偉大的哲學家一直向我們展示著這樣一種狀態,無論生活給予你的是什麼,只要你敢於面對它,那么一切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生活中的磨難,根本無法使一個強大的人倒下,他只是強者的試金石而已。
當然,叔本華這樣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展示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他對待人生的態度,我們更應該從他偉大的思想中汲取營養。他的一生出版了許多著作,每一部都值得我們花時間去仔細研讀。本書分為三篇:叔本華的生平經歷、哲學體系以及名言語錄,不僅將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作了梳理,而且對叔本華這位傳奇的世紀哲學大師的生平經歷作了全面的描寫。從書中你會發現,叔本華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而且還是一位性格怪異的人,有著缺乏父愛母愛的家庭、浪漫而遺憾的情事、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求職”經歷的苦不堪言……讀完此書,你或許會讀到另外一個叔本華,從這個叔本華中,你應該懂得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因為,沒有一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一個人的一生是完全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