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這種應時令、按季節吃東西的方法,一招一式不能亂。比如,元旦要吃驢肉,謂之“嚼鬼”;立春要吃蘿蔔,謂之“咬春”;三月要到天壇城根兒采龍鬚菜吃,圖的是沾沾仙氣兒;四月要吃京西的大櫻桃,謂之“嘗一歲百果之先”;五月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新玉米,叫做“珍珠筍”。中秋節不僅要吃月餅,還要吃河裡肥蟹和湖中蓮藕;重陽節吃花糕,過去的竹枝詞里說“中秋才過近重陽,又見花糕到處忙”,那是一種雙層三層乃至更多層的點心,中間夾著棗栗等果仁,意思是“層層登高步步高升”;到了春節,團圓的餃子之外,荔枝幹、龍眼乾、栗子、紅棗、柿餅等雜伴兒,是不能夠不吃的,意思是“百事大吉”……一個民族所有心裡的祈禱與祝福,都蘊涵在那隨節氣變化而變化的吃食之中了。
引申
一方面,不時不食在文化上有所延伸。《世說新語》載張翰,“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這是說張翰因“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想念家鄉 “蓴羹鱸膾”,就辭官南歸了,這自然是一種政治智慧,但一直以來,卻讓我對秋天的吳江“蓴羹鱸膾”念念不忘,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一嘗鱸魚之鮮有時便入了夢 。
煙波釣徒張志和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顏剌史感謝你把我的破船換了,我請你喝酒打鳥吃鱖魚。春天之時,桃花點點紅,江水趁著春汛猛漲,鱖魚正肥澄澄的不要命的蹦跳,張志和研究垂釣多年,明白此時的鱖魚無論是清蒸紅燒,都鮮醇無比,三兩好友把酒言歡,自是得意。放在今日,張也算得上是極品小資。
另一方面,挖掘一下,不時不食還能體味到做人的道理。按照規律行事,說話做事要有規矩,不可逾越,不可放肆,顛三倒四的行為話語不可取。 厚德寬仁,博愛九華,仁者無敵,制度規範人的行為,文化引導人的思想,凡事有據可依,行事有理有節,按時吃飯睡覺,做人才有底氣,才能朝“恭、寬、信、敏、惠”的標準更進一步。
評論
如今,物質的發展,科技的發達,我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手到擒來,隨心所欲,反季節的食物更是隨處可見,吃得是越發的花樣翻新。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講究一些我們民族“不時不食”的傳統,不應該亂了方寸,將那幾百年乃至上千年老繭一樣磨出來的講究和風俗一起漸漸失落。特別是在我們每一個傳統節日到來的時候,我們闔家團聚的時候,更應該講究這樣“不時不食”的傳統,讓我們的下一代知道這個傳統,由此喚回我們民族綿長久遠的回憶,讓我們離鄉土和大自然越來越近,讓我們心的距離越來越近,讓我們民族的情感越來越濃。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民族情感的認同,來自於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不時不食”,看似簡單,卻是聯繫著我們每個華夏子孫日常生活的文化根系,由此生長的大樹才會隨時令不同而豐富多彩,四季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