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詩經·邶風·雄雉》:“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注釋
敝縕袍:敝,壞。縕,舊的絲綿絮。這裡指破舊的絲棉袍。
狐貉: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忮(zhì),嫉妒。臧(zāng):善,好
譯文
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在一起站著,而不覺得自己恥辱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不嫉妒,不貪求,什麼行為能不好呢?’”子路聽後,整天反覆背誦這句詩。孔子又說:“做到這樣固然是道之存在,怎么能算得上十足的好呢?”
評語
這一章孔子對他的弟子子路先揚後抑。他希望子路不要滿足於目前已經達到的水平,因為僅是不貪求、不嫉妒是不夠的,還要有更高的更遠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