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簡介
1.定義: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以背部疼痛為代表的一組症狀群或症狀綜合徵,是骨科疾患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據統計,在成年人中,約90%曾有過LBP的經歷,50%經歷復發性背痛,10%發展成慢性下背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並導致相應的殘疾。
有關下背痛的診斷命名在國內曾較為混亂,先後使用過“腰痛”、“下腰痛”、“腰背痛”等不同譯名,根據《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國際公認的規範術語應為“下背痛”。
2.分型
(1)根據持續時間分為急性下背痛和慢性下背痛。二者之間的分界線定在3個月。疼痛持續時間在3個月內者稱為急性下背痛,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者稱為慢性下背痛。
(2)作為一種症狀綜合徵,分為三種類型:
①特異性下背痛:由於腫瘤、感染、骨折等具體的病理變化引起的下背痛。
②非特異性下背痛:引起疼痛的具體病理部位不能十分肯定,涵蓋了以往的腰肌勞損、腰肌纖維織炎、腰肌筋膜炎等急慢性腰部病變。
③根性下背痛:又稱坐骨神經痛,由於坐骨神經或神經根受到壓迫、刺激所致,多數由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特異性下背痛因病理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診斷、治療方法,因此在泛指的下背痛的診斷治療中不包括這一類下背痛患者,而只包括非特異性下背痛和根性下背痛。
3.引起下背痛的常見疾病:下背痛僅為一種臨床表現症狀,造成下背痛的可能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包括:
(1)軟組織損傷類疾病:主要指腰背部的肌肉、韌帶、肌腱的急慢性拉傷、扭傷、挫傷,是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如急性腰扭傷、腰背肌筋膜炎、小關節滑膜嵌頓、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骶髂關節功能紊亂、梨狀肌綜合徵等。由於急性損傷及慢性勞損導致軟組織無菌性炎症、粘連、攣縮而引起。
(2)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經功能障礙。臨床上以L4~5、和L5~S1椎間盤突出為最多見。
(3)腰椎退行性骨關節病:指因腰椎退行性改變,或以退行性變為主、引起腰椎骨與關節廣泛性增生性改變,並繼發一系列臨床症狀與體徵者。
(4)腰椎管狹窄症:由於先天椎管發育不全,或各種因素如退變、外傷、失穩、炎症、手術等造成腰椎椎管內徑小於正常,並產生一系列症狀與體徵者。分為中央椎管狹窄和腰椎側隱窩狹窄。
(5)腰椎滑脫症:是腰椎不穩的一種表現,腰椎退變引起椎體移位,椎弓根無崩裂,又稱假性腰椎滑脫症,此類滑脫多發於腰4和腰5椎體間,一般合併有椎間盤突出,因此有椎管狹窄的臨床表現。X線檢查可見失穩椎體有前後或左右位移。
(6)脊柱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是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骨組織結構異常,且易發生骨折的一種系統性骨骼疾病。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本病患者多主訴廣泛的腰背慢性痛,臥床休息可緩解。骨量減少的判斷是明確本病的重要依據。
(7)引起下背痛的其它疾病:包括腰骶部移行椎等先天性疾患;強直性脊柱炎、腰椎結核、化膿性關節炎等炎症性疾患;腰椎轉移瘤、椎管內腫瘤等各種腫瘤性疾患;腎臟疾病、輸尿管結石、盆腔炎等內臟疾患;以及因情緒、壓力等心理因素導致的下背痛等 。
臨床特點
下背痛是指下部腰椎、腰骶區及臀部的疼痛症狀,常伴有坐骨神經痛,疼痛向一側或兩側下肢的坐骨神經分布區放射。下背痛常間歇性出現,疼痛可能為局限性或瀰漫性,每次持續數天至數月不等,隨運動而加劇。臨床檢查時在疼痛區可尋找到固定壓痛點,同時伴有局部肌肉緊張發板,腰背部活動受限等。多數LBP患者除疼痛外,還表現為脊柱穩定性和姿勢控制能力的下降,在需要預先姿勢調整(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 ,APA)的任務中,LBP患者的軀幹肌群激活延遲、姿勢控制受損。
並發坐骨神經痛時,疼痛沿坐骨神經走行放射,多數放射至臀部和下肢的後側。最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或脊髓內腫瘤壓迫周圍神經根所致。此時除腰背部肌肉腰痛等體徵外,可有沿坐骨神經走行區的壓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可陽性,同時伴有下肢感覺異常、肌力改變及腱反射異常 。
康複評定
下背痛作為一種症狀綜合徵,病因複雜,患者的臨床表現千差萬別。因此在進行下背痛的臨床治療前,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康複評定是十分必要的。
1.下背痛的Quebec分類評定
Quebec分類法簡單易行,是下背痛患者進行分類的常用方法。該方法是按照患者症狀的部位、放射痛症狀、神經檢查的陽性體徵、神經根受壓、椎管狹窄、手術等情況將下背痛分為11個級別,已經被證實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體見表1) 。
表1 Quebec背痛分類法
Quebec背痛分類法 | |
級別 | 症狀 |
1 | 背痛,無放射症狀 |
2 | 背痛,並放射至肢體近端 |
3 | 背痛,並放射至肢體遠端 |
4 | 背痛,並放射至肢體遠端,且伴有神經檢查陽性體徵 |
5 | 影像檢查可能有神經根受壓(不穩定或骨折) |
6 | 通過特殊影像技術肯定神經根受壓的論斷 |
7 | 椎管狹窄 |
8 | 手術後6月以內 |
9 | 手術後6月以上 |
10 | 慢性疼痛綜合徵 |
11 | 其它診斷(惡性腫瘤轉移,血管疾病,骨折等) |
(註:分類編號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重,功能障礙越明顯)
2.疼痛程度的評定
常用的疼痛評定方法為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評分法)。VAS評分法簡單、快速、易操作,在臨床上廣泛套用,是測定疼痛強度的常用方法。取一條長度為100mm的直線,直線左端(或上端)代表“無痛”,直線右端(或下端)代表“無法忍受的痛”。測試者要求患者將自己感受的疼痛強度標記在直線上,線左端(或上端)至標記點之間的距離即為該患者的疼痛強度。每次測定均使用未畫過標記的直線,以避免患者比較前後標記而產生主現性誤差。
3.腰椎活動度評定
腰椎的運動範圍較大,運動形式多樣,表現為屈曲、伸展、側彎、鏇轉等多方向的運動形式。L4-L5和L5-S1節段是腰椎動度最大的節段。評定主動運動時,患者取站立位,觀察患者腰椎各向動度是否受限,並觀察主動活動是否自如,是否伴有疼痛、痙攣或僵硬。若患者主動運動不受限,可在主動運動達最大動度時施加外力。如患者做某個動作時出現了症狀,應該讓患者在該誘發症狀的體位停留10s-20s,觀察症狀是否加重。
(1)前屈:腰椎最大屈曲活動度為40°-60°。腰椎的前屈與人們俗稱的彎腰動作有一定的區別。一般認為,彎腰的活動範圍較大,但是彎腰並非為單獨的腰椎前屈活動,而是腰椎和髖關節共同運動的結果。
(2)後伸:腰椎後伸的最大活動度為20°-35°。當完成這個動作的時候患者應該用雙手支撐腰部以穩定腰背部。
(3)側屈:腰椎側屈的最大活動度為15°-20°。囑患者以一側手放於下肢的側面盡力向下,測量雙側指尖距離地面的距離。脊柱側屈常為伴隨鏇轉的複合動作。
(4)鏇轉:腰椎鏇轉的最大活動度為20°。檢查時患者取坐位以排除髖關節和骨盆運動的影響。如果站立位測量時需固定骨盆。
(5)複合動作檢查:腰背部的損傷很少由單一的動作引起,因此檢查時需要讓患者進行複合動作,如前屈時側屈、後伸時側屈、前屈和鏇轉、後伸和鏇轉等。如小關節突綜合徵的患者,作後伸和鏇轉複合動作會引起症狀的加重。
4.肌力和耐力評定
(1)軀幹屈肌肌力評定:患者仰臥,屈髖屈膝位,雙手抱頭能坐起為5級肌力;雙手平伸於體側,能坐起為4級肌力;僅能抬起頭和肩胛為3級肌力;僅能抬起頭部為2級肌力;僅能捫及腹部肌肉收縮為1級肌力。
(2)軀幹伸肌肌力評定:患者俯臥位,胸以上在床緣以外,固定下肢,能對抗較大的阻力抬起上身為5級肌力;對抗中等阻力抬起上身為4級肌力;僅能抬起上身不能對抗阻力為3級肌力;僅能抬起頭為2級肌力;僅能捫及腰背部肌肉收縮為1級肌力。
(3)腹內和腹外斜肌肌力評定:用以測定一側的腹內斜肌和對側的腹外斜肌的共同肌力。患者仰臥位,囑患者盡力抬起頭和一側的肩部,雙手抱頭能屈曲鏇轉腰椎為5級,雙臂胸前交叉能屈曲鏇轉腰椎為4級,雙臂前伸能鏇轉屈曲腰椎為3級,僅能抬起頭部為2級,僅能捫及肌肉收縮為1級。
(4)軀幹屈肌耐力評定:患者仰臥位,雙下肢伸直,併攏抬高45°,測量能維持該體位的時間,正常值為60秒。
(5)軀幹伸肌耐力評定:患者俯臥位,雙手抱頭,臍以上在床緣以外,固定下肢,測量能保持軀幹水平位的時間,正常值為60秒。
5.下背痛生存質量評定:
常用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數(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Oswestry功能不良問卷共有10部分,分別是疼痛程度、個人照顧、提物、行走、坐位、站立、睡眠、性生活、社交活動和旅行。每個部分都有6個陳述句,按輕重順序排列,由患者選擇與他的情況最吻合的1個陳述句。每個部分的得分是0~5分,最輕為0分,最重為5分。最高分為50分,用患者實際得分除以50,乘以100%之後得到ODI。
四、下背痛臨床治療原則
臨床診斷為下背痛時,應首先區別是否為特異性下背痛。一旦出現任何可以懷疑特異性下背痛的症狀或體徵,應及時轉至臨床相關科室進行進一步診斷與治療。如確診為非特異性下背痛或根性下背痛,應根據不同病因尋求適宜的治療方法。一般而言,下背痛的臨床治療原則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健康教育、臥床休息、腰圍制動、藥物治療、注射治療、物理因子治療、牽引治療、手法治療、推拿治療、針灸治療、運動療法等;如保守治療無效,再考慮手術治療。
康復治療
包括健康教育、臥床休息、腰圍制動、物理因子治療、牽引治療、手法治療、運動療法等。
(1)健康教育 在下背痛的急性發作期就應開始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下背痛不是一種嚴重疾病,多數下背痛預後良好,指導患者保持活動,逐漸增加運動量,儘早恢復工作。早期指導患者克服恐懼心理及病態行為,能夠減少慢性下背痛的發病率。
(2)臥床休息 急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較劇烈時,可指導患者短時間臥床休息,一般以2~3天為宜。不主張長期臥床。嚴格的臥床休息不僅對下背痛的恢復無積極治療作用,而且會使患者產生過多的心理負擔等問題而延誤功能恢復,造成慢性下背痛。
(3)腰圍制動 佩戴腰圍可以限制腰椎的運動,特別是協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動作,以保證損傷組織可以局部充分休息。合理使用腰圍,還可減輕腰背肌肉勞損,在鬆弛姿勢下,減輕腰椎周圍韌帶負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改善椎間隙內的壓力。但腰圍不應該長期使用,以免造成腰背部肌力下降和關節活動度降低,從而引起肌肉廢用性萎縮,對腰圍產生依賴性。佩帶期間根據情況可增強腰腹肌力訓練。
(4)牽引治療 牽引可以緩解腰背部肌肉痙攣,使椎間隙增寬,減輕對神經根的機械刺激,使疼痛緩解或消失。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5)物理因子治療 在下背痛的保守治療中是不可缺少的治療手段,對緩解各類疼痛、改善患部微循環,消除水腫,減輕肌肉及軟組織痙攣,促進腰部及肢體功能的恢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臨床常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病程等特點選用高頻電療、低中頻電療、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光療、蠟療等治療。
①高頻電療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等療法,通過其深部透熱作用,改善腰背部肌肉、軟組織、神經根的血液循環,促進功能恢復。治療時電極於腰腹部對置或腰部、患肢斜對置,急性期採用無熱量,10min/次,每日1次;亞急性期或慢性期採用微熱量,12~15min/次,每日1次,15~20次為1療程。
②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套用直流電導入各種中西藥物治療。可用中藥、維生素B類藥物、碘離子等進行導入,作用極置於腰骶部疼痛部位,非作用極置於患側肢體,電流密度為0.08~0.1mA/cm2,每次20min,每日1次,10~15次為1療程。
③石蠟療法:利用加熱後的石蠟敷貼於患處,使局部組織受熱、血管擴張,循環加快,細胞通透性增加,由於熱能持續時間較長,故有利於深部組織水腫消散、消炎、鎮痛。此法簡便易行,家庭亦可採用。常用腰骶部盤蠟法,溫度42℃,每次治療30min,每日1次,20次為1療程。
④低頻調製中頻電療法:電極於腰骶部並置或腰骶部、患側下肢斜對置,根據不同病情選擇相應處方,如止痛處方、調節神經功能處方、促進血液循環處方,20min/次,每日1次,15~20次為1療程。
⑤紅外線照射療法:紅外線燈於腰骶部照射,照射距離30~1000px,溫熱量,20~30min/次,每日1次,20次為1療程。
(6)手法治療 主要作用為緩解疼痛,改善脊柱的活動度。以Maitland的脊柱關節鬆動術和Mckenzie脊柱力學治療法最為常用。Maitland鬆動術的主要手法有脊柱中央後前按壓、脊柱中央後前按壓並右側屈、脊柱中央後前按壓、橫向推壓棘突、腰椎鏇轉、縱向運動、腰椎屈曲、直腿抬高和腰椎牽伸等。Mckenzie在脊柱力學治診斷治療中將脊柱疾患分為姿勢綜合徵(posture syndrome)、功能不良綜合徵(dysfunction syndrome)和間盤移位綜合徵(derangement syndrome)。其相應的治療原則是姿勢綜合徵需矯正姿勢、功能不良綜合徵出現力學變形時用屈曲或伸展原則。椎間盤後方移位時,若伸展使疼痛向心化或減輕,則用伸展原則;椎間盤前方移位時,若屈曲使疼痛向心化或減輕,作為用屈曲原則。神經根粘聯用屈曲原則。
(7)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對縮短病程,減少慢性下背痛的發病率,改善功能有重要作用。
①急性期:一般來說,急性期疼痛較重時,患者不進行特異性的腰背活動。治療師應幫助患者找出並放置於最舒適的脊柱姿勢(即功能性姿勢),可採取骨盆傾斜動作來緩解症狀。在患者可忍受度內,指導患者在功能性姿勢保護下進行脊柱某些簡單的運動,如分別在平臥、側臥、坐位和站立位姿勢下進行輕柔的骨盆傾斜運動;教會患者體位轉移的技巧,從平臥位翻身至俯臥位姿勢,採用“滾圓木”式的技巧,即翻滾時,患者保持肩部與骨盆一致伸直,不要扭轉脊柱。從平臥位坐起時,先以“滾圓木”方式側臥,一面以手支撐身體,一面把腳垂下床邊。在此過程中,若患者在伸直姿勢下較舒服,則保持背部前凸;若在屈曲姿勢下較舒服,則保持背部屈曲。患者從站而坐或從坐而站時,要控制脊柱的姿勢。應先找出功能性姿勢,然後再屈或伸髖關節,但仍然維持脊柱的姿勢,保持軀幹整體行動。
②亞急性期或慢性期:此期患者除了進行有氧運動以外,還應該著重於腰腹肌的訓練和腰及下肢的柔韌性訓練。基本原則:運動前後要放鬆,以解除肌肉緊張;運動時動作力求柔和緩慢,每項動作重複5~10次;持之以恆;穿著宜寬鬆舒適。
(8)脊柱核心穩定性訓練:訓練目的是增強脊柱局部穩定肌肌力,改善腰椎穩定性。本文簡單介紹部分脊柱核心穩定性訓練方法:
①骨盆傾斜運動:患者仰臥位,背部墊枕,腰椎平放於床面上,治療師協助患者逐漸前傾骨盆;或呈俯臥位,協助患者骨盆前後傾。
②腰椎中立位控制:仰臥位,一手觸摸髂前上棘內側的下腹部,一手置於腰骶部,維持脊柱中立位,此時腹橫肌與多裂肌聯合收縮,並維持此姿勢;
③多裂肌訓練:患者取膝手跪位,同時抬高一側下肢和對側上肢與軀幹呈同一水平面,並維持;放鬆並在對側重複此動作;也可俯臥於訓練球上,緩慢抬高一側上肢或下肢與軀幹呈同一水平並維持。
④橋式運動:俯臥位,以肩和雙足為支撐點,抬起背部、臀部和下肢,使髖、膝、肩呈一直線,垂直抬起上肢,並維持;可逐漸屈膝以增加難度;也可俯臥位,屈膝,以雙肘和膝為支撐點,將髖抬離床面,保持腹橫肌收縮,是膝、髖、肩呈一直線,維持。可重複動作。
⑤側橋運動:側臥,單側肘部支撐,髖部伸直位,雙膝併攏屈曲,對側上肢放於髖上方,保持腹橫肌收縮,將髖部抬離床面,使髖、膝、肩、頸呈一直線,維持。緩慢放鬆。對側重複。在此基礎上,可以足、肘支撐抬起髖部以增加難度。
預防
減少下背痛的發生,應預防重於治療。包括良好的姿勢、減少背負重物,不讓腰椎及附近承受過多重力壓迫,可預防肌肉、韌帶、肌腱等軟組織受傷。預防下背痛要注意:
1.保持正確的體態和姿勢:避免久坐,若需久坐時應以靠墊支撐下背,並使用高背座椅。且坐時姿勢要端正。 站立時應維持適當的腰椎前彎角度,久站時應該經常換腳,或者利用踏腳凳調整重心。維持適當的腰椎前彎角度,久站應該經常換腳,或者利用踏腳凳調整重心。 彎腰駝背都會增加脊椎壓力,鞠躬姿勢最不好,脊椎必須承受比站立時多5倍平躺時脊椎所受的壓力最小。 臥床休息時應選用木板床,使腰部自然伸直,可於膝下墊一個枕頭。另外不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2.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背部:取物品時應將兩腳分開約45公分,一腳在前,另一腳稍微在後,膝蓋彎曲蹲下,保持背部平直,物品儘量靠近身體,兩腿用力站直,將物品舉起; 彎腰提重物是腰部最吃力的動作,腰背不適時應儘量避免;取拿高處的物品,用梯子或凳子墊高,不要墊腳。拿高處的物品時,用梯子或凳子墊高。揀地上的東西,走過去,蹲下來揀。穿鞋子要坐下來,挺直腰去穿。穿鞋子時應坐下來,挺直腰去穿;避免急速前彎及鏇轉、身體過度向後仰等可能會傷害背部的動作;轉身時,不要只扭轉上半身,應儘量整個身體鏇轉;熱療可以改善背痛,例如洗熱水澡(可用熱水沖腰背痛的部位)、熱敷等,但溫度不可過高,時間不可過久,以免燙傷皮膚;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及預防下背痛的症狀。例如游泳、舉啞呤、步行、慢跑等運動。
家庭保健體操
(1)Williams體操:也稱軀幹屈曲體操,可增強腹肌肌力,改善脊柱穩定性 。
①雙膝觸腋運動:仰臥、用力縮緊腹肌,並使腰背緊貼床面,然後雙手抱持雙膝,使之接近腋部,並維持30秒鐘左右,再慢慢回到起始位置,放鬆,重複10次(圖1)。
②摸腳尖:坐位,雙腿伸直,雙手平舉,用力收縮腹肌,使上身前傾,雙手觸及腳尖,並維持30秒左右,再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複10次(圖2)。
③平背運動:仰臥,彎曲雙腿,收縮腹肌和臀肌,使腰背部平貼床面,數到5後放鬆,重複10次(圖3)。
④仰臥起坐運動:仰臥,雙腿彎曲,雙手上舉,用力縮緊腹肌,使上半身離開床面直到坐起,重複5~10次(圖4)。
⑤弓腰運動:跪臥,收縮腹肌,使腰部向上弓起,並維持30秒左右,再回到起始部位,重複10次(圖5)。
⑥下蹲起立運動:站位,雙足分開30°或保持相距30㎝,足跟不能離地,脊柱呈C型彎曲,頭低下,慢慢下蹲,雙手不動,手指指向並觸及地面,然後慢慢起立,回到起始位置。重複10次(圖6)。
(2)脊柱伸展體操:以增強骶棘肌為主,並可使腰椎前凸,降低椎間盤內壓及增加腰椎穩定性。
①挺胸運動:仰臥,抬起胸部和肩部,吸氣,放下,呼氣;重複10次(圖7)。
②半橋運動:仰臥,兩腿屈曲,抬起臀部同時挺胸挺腰,吸氣,放下,呼氣;重複10次(圖8)。
③橋式運動:仰臥,兩腿伸直併攏抬起臀部,挺腰,吸氣,放下,呼氣;重複10次(圖9)。
④俯臥抬上身運動:俯臥,抬起上身,吸氣,放下,呼氣;重複10次(圖10)。
⑤俯臥抬腿運動:俯臥,兩腿伸直,互動將左、右腿抬高;重複10次(圖11)。
⑥燕式運動:俯臥,兩手和上臂後伸,上身和下肢抬起並同時後伸,膝不能屈曲,維持5秒。重複10次(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