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祭風神始於元朝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據《印江前志匯注·風神論》記載:“神出聖墩大洞,有虔奉者,神賜二旗,一赤一黑,雨久揮赤即晴,晴久揮黑即雨,能致穰歲,靈應非常,後故祭之”。《印江前志匯注·風神論》又載:“先世苗叛,突見聖墩巔頂現一巨神,持長刃作拒敵狀,苗見心怖,遂不敢陷印,旋引去。”印江土家族人為了感謝這位豐偉碩大之神的保護,每年六月六日各村寨頭人推舉本地楊姓首領主持,設壇祭之。從此,印江境內各族人民要晴得晴,要雨得雨。
習俗內容
祭風神儀式是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容的民俗文化活動,祭祀儀式分啟神、跩神、豎旗、殺牲進行。啟神:神壇上擺滿供品後,土老司身著紅袍法衣,頭戴高法帽,披髮仗劍,步入廚房啟神。廚房裡一人執鍋鏟鏟鐵鍋,發出“嘩,嘩”聲,一人舂擂缽發出“轟,轟”聲,以象徵雷雨即將來臨。土老司一邊作法,一邊念念有詞,“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十二本朝天子,嘎呀嘎聲,嘎嘎丫祖,點卯住就,吾神來也”!跩神:啟神畢,土老司返回壇前,仗劍作法,口中祭辭滔滔不絕。壇前兩邊分雁行排到的各十二壯漢,陰陽臉(一邊白臉,一邊黑臉),頭戴棕粑葉斗笠,身穿長衫,腰系草索索,腳穿水草鞋,由排頭二人敲鑼打鼓,其餘人則拱手向外,隨鼓樂身三伸縮,又兩手交叉在頭頂,合手舉在胸前,再兩手交叉在下身前,邊歌邊做以上擺手的舞蹈動作,左右來回表演,常作“呵呵”或“嘿嘿”的吼聲,亦高吼幾聲“吾神來也”等。豎旗:將掛有黃紙錢和黑白旗的兩根楠竹旗桿放在壇前,擺上兩壇黃酒,由土老司作法後,十數名壯漢各抱一壇黃酒,各抬一根旗,不許觸地,將旗抬到風神堡豎立在事先挖好的坑內,誰先豎好旗先喝酒,然後大家共喝兩壇黃酒,直至祭祀告終。殺牲:通常是宰雞、屠狗、殺牛。殺手都是壯漢,塗大花臉,上身裸露,下穿黑褲,腰系紅帶。土老司作法造符水後,將七十二牲送到風神樹前。時辰一到,首先屠狗。兩名殺手舉牛耳尖刀跳躍出場,圍著兩隻被符水迷得呆頭呆腦的狗轉圈,然後將刀刺進狗脖,即刻未死的狗常爬起來蹣跚幾步,低吠幾聲,撲倒於地,掙扎而死。狗死後仰頭向天,示作祈求,很驚人。次宰雞。十名殺手揮舞砍刀,“嘿,嘿”而吼,然後每人喝一大口符水,“噗”的一聲噴到雞頸上,雞受驚嚇“咯咯”叫,趁雞叫將頭砍下。三是殺牛(大牲)及人。殺牛亦稱槌牛,殺手是村寨頭人抓鬮產生的,三天前就磨刀霍霍,養足精神。殺牛前,將碩大公牛用酒灌醉,並在牛頭角和尾巴上綁上火炮,待午時三刻點燃火炮,醉牛受驚,狂奔入場,屠手先用鬼頭刀斬落場中紙人頭(古時殺人亦如此法),然後提刀藏於奔牛入場的必經之口,待牛奔到,屠手揮刀朝牛脖子狠砍一刀,隨即丟刀而逃,跳入河中洗盡花臉,換一身乾淨衣服方可上岸。如牛未死,則由二十條壯漢將狂牛擒住,用繩索將牛頭捆綁懸吊在一根大木樁上,讓牛的兩隻後腳剛好著地,再用較粗的木棍圍住牛,輪番棍打牛身,直打牛死為止。最後將殺死的牲畜的肉和上米煮成稀飯,由參加儀式的人一擁而上,爭搶吃之,吃得越多越好,以圖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年年吃上飽飯。待土老司收壇,眾人放下旗,整個“祭風神”儀式才告結束。
祭風神活動首先要成立風神會,籌備供品,72牲,香、紙、燭、酒,並精選直徑為500px左右的大楠竹(連根和枝葉)兩根做旗桿,將寫有“日、月”的白旗(紅旗亦可)和黑旗分別掛在楠竹顛上,竹枝上掛滿黃紙錢。設壇於白雲寺內正殿,壇上供奉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四神位。歷史上任子元主持祭風神,先由各村寨頭人組成風神會,再聘請楊姓土老司祭風神。晚清時期任炳初既是主持又是土老司,至此,不再聘請楊姓土老司祭風神,由任姓延續下傳,任炳初延續下傳任達凡,任達凡延續傳給兒子任明其。20世紀年80年代以後,祭風神活動主持,大多為當時在任的村支書或村主任。
祭風神民俗是典型的民族民間信仰活動,是印江及銅仁地區乃至貴州省土家族民俗風情的典型代表,跩神是土家族擺手舞的活化石,整個祭祀活動承載著大量的民俗事象亦是中國土家族民俗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祭風求雨的典型代表。同時,祭風神的形式,反映了土家族先民歷來就是以農業為主的農耕民族,凸現了“水是農業的命脈”的真實寫照,表達了以大眾百姓為主體的社會各階層民眾祈禱禳災,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愿。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間信仰逐漸淡化,住房拆舊建新,青年外出打工,使祭風神活動難以組織,土老司後繼無人,瀕臨失傳,活動盛況已不再重現,風神堡、風神樹、風神堂也將在人們的記憶中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