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張村[廣東省潮州市東鳳鎮下張村]

下張村[廣東省潮州市東鳳鎮下張村]

下張村,明朝初期創村。因村處上昆江下方,故稱下昆江,後因全村均為張姓,於是稱下昆江張,簡稱下張。堤西岸位於韓江,東臨澄海,西接潮安。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經濟發達,是著名的僑鄉和廣東省綠色保健食品芡實的種植基地。張氏歷經數十代,人口近萬,村民勤勞刻苦,一脈相承 。

歷史

下張村明朝初期創村。因村處上昆江下方,故稱下昆江,後因全村均為張姓,於是稱下昆江張,簡稱下張。堤西岸位於韓江,東臨澄海,西接彩塘鎮。地產豐富,是著名的僑鄉和廣東省綠色保健食品芡實的種植基地。張氏歷經數十代,人口數千,村民勤勞刻苦,一脈相承。 每年正月十三為本村游神之日。到處張燈結彩,全鄉皆為游神福地,游神路程長達數千米。游經下張,儒士,建新三鄉,熱鬧非凡!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鄉的教育事業也有很大變化。明、清時期,鄉便有私塾。一九一一年辦濬智學校,後改為南桂第四中心國民學校。建國後,改名下張國小,後於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九年擴招服務半徑內(儒士、溝邊、黃厝尾等村)學生,因學生人數激增,校址後遷至儒士村,並在黃厝尾鄉設分校,一九六O年黃厝尾分歸自辦,1979年又與儒士、溝邊分開,在下張東畔園自建校舍,稱下張國小。1987年至1995年,旅港同胞張世盛、陳鎮卿伉儷慷慨解囊,先後捐資近500萬元,在原址重建教學樓、禮堂綜合樓和四間功能室,恢復原名“濬智學校”。截止2018年,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學生600人,教師27人,其中本科學歷25人,國小高級教師2人。學校辦學質量、辦學品位不斷提升,被評為“潮州市規範化學校”和“潮州市德育達標學校”“潮州市十佳文明學校”。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文化素質正在大幅度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村常住人口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00人,具有高中和國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別為1800人和12人。

經濟

該村有優良的革命傳統,村西邊鎮道旁,建有張太輝烈士墓。張太輝烈士於一八九九年出生於貧農家庭,二十二歲便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的薰陶,在當時共產黨員謝漢澤同志的培養下,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在鄉建立革命據點,組織成立農民協會,並經常在璋琦隴、東鳳、禮陽、詩陽、新鄉、鯤江、鰲頭等鄉活動,積極領導農民革命,實行減租減息,打擊土豪劣紳。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農曆三月二十七日)被捕,後被殺害於飛鵝岑。一九五七年七月十五日國家主席毛澤東頒發烈士家屬紀念證,一九六五年潮安縣人民政府建張太輝烈士墓。

村民舊時以農業為主,經濟作物傳統種植有芡實和烏葉荔枝。芡實是該村的特產之一,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聞名國內外。初時種植在村外周圍的池塘、溝潤,後擴展到外地租溝潤、水泊種植,每年夏秋間採摘,經手工剝製,成為質美、味甘、富有滋補價值的藥膳食品,遠銷國內各地和東南亞一帶,現年產量達百萬多斤,產值近2億萬元。烏葉荔枝俗稱 “鯤溝烏葉荔枝”,清朝初期已有種植,其荔實肉厚而脆,清甜可口,特別是鄉“上厝後園”地產的,更受歡迎。建國以來,連年不斷擴種,現已有果園二百多畝。

歷來村民多有做小販謀生的傳統習慣。前人有“十五不擔八索便是痴”的說法,每當農閒時,多有從事小販者,挑擔過鄉兜售。建國後,鄉為了解決勞力出路,增加集體收入,大力發展工副業。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六年,接連建辦起糧食加工、貝灰、磚瓦等三廠;1970年鄉又組織建築隊、砌石隊,有四百左右人,到惠陽、廣州、深圳、海南等地去做承包工,壯大村的集體經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大部分村民相繼辦起企業,有石油化工,生態種植,電子商務等十多種,帶動村經濟的發展,人均純收入已達32087元。

芡實,俗稱“雞頭蓮”、“雞頭實”等,南北方皆產,廣東主產於潮安縣東鳳鎮下張村,已有300多年的種植史,被廣東省農業廳列為“一鄉一品”種植基地。經國家農業部黑色食品研究所檢測,下張芡實含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分別較北方芡實高出20.4%和59.5%,有著較高的營養價值。古藥書中說它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秋季進補的首選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