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夼村

下夼在福山西側。有奇泉寺,為福山古八景之一。原以姓氏名“施家夼”,明朝易名“下士子夼”。

基本信息

簡介

下夼在福山西側,屬清洋街道,唐朝建村。原以姓氏名“施家夼”,後因夼內產柿子,又在山夼下方,遂改名“下柿子夼”。明朝成化年間,謝姓由福山城西關遷入,清末進士謝雋杭希望家鄉多出讀書人,易名“下士子夼”。1950年後,更名為下夼。

古蹟

村西有奇泉寺,為福山古八景之一;西北隅有清代雲南曲靖府知府謝雋杭故居;東北隅有清代陝西潼商兵備道鹿澤長故居。

名門

謝、鹿兩氏為明清時期福山縣望族。民國《福山縣誌稿》記載:明清兩代全縣有記載的進士共66名。其中,謝氏有6人;鹿氏有3人。舉人共有166人。其中,謝氏7人,鹿氏13人。鹿澤長和謝雋杭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鹿澤長。生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字春如,累官福建政和令、嘉義令、刑部郎中、直隸大名府知府、江南吉安府知府、南昌府知府、陝西潼商兵備道、江蘇按察使司按察使、鹽運使中議大夫。鹿澤長博通經史,道光二年(1822年)就任江西吉安知府時,捐俸並倡導富紳出谷助賑。曾參與閩浙總督徐繼畲《瀛寰志略》校勘,並為之作序。該書為中國較早的地理志。
謝雋杭。生於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字澹卿,號南川,進士,累官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湖南鄉試副考官、山西鄉試正考官、會試監試、湖廣道監察御使、福建道監察御史、雲南曲靖府知府、中憲大夫(加一級)等。謝雋杭居官清廉。任雲南曲靖知府期間,減輕捐稅,鼓勵經商,發展山區貿易,改革陋習,捐助俸銀,收撫寡婦。在任4年,深得百姓愛戴。離任後,曲靖人為其修建生祠。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辭官歸鄉。家居十數年,自奉儉約,貧困者借糧借錢,有求必應。他擅長文學,愛好書法,著有《槐蔭書屋文集》、《退思齋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