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下墟社區地處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腹地,東臨秦淮河,南至吉印大道,西至寧溧路與殷巷社區毗
鄰,北瀕牛首山河。距江寧區政府2.5公里。社區區域總面積8.8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5500畝,水面1450畝。總戶數1364戶,人口5044人,總勞力2099人,已就業1449人。全社區下轄11個自然村(石家垾、馬家頭、仙家莊、木頭橋、劉家垾、東頭村、西頭村、陳家、姚家、余家、下墟),分為36個居民小組。社區駐地殷巷新寓H區,距秣陵街道駐地秣陵鎮約7公里。由2007年3月之前的錢莊社區與下墟社區合併而設定。1958年9月人民公社前,下墟大隊(原下墟社區前身)與渡橋大隊(原東南社區前身)合稱大馬墩三分支;前莊大隊(原錢莊社區前身)與殷巷大隊(原殷巷社區前身)合稱大馬墩一分支。1962年,殷巷人民公社成立後,各自分離出來,分別成立下墟大隊、前莊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分別改稱下墟村委會、前莊村委會。隨著整體開發,2002年4月分別改名為下墟社區、錢莊社區。2007年3月秣陵街道村級區劃調整中,下墟社區、錢莊社區合併稱下墟社區。經濟發展
社區屬大馬墩圩區,地勢低洼,平均海拔高程約7米,而秦淮河、牛首山河圩堤堤項高程達海拔11米。境內水
域面積較大,有一橫溝、二橫溝、三橫溝、一縱溝,縱橫交錯,溝塘渠窪遍布境內,水系繁雜,怕澇不怕旱,屬易耕種的平原地帶,是典型的“魚米之鄉”。舊時生產力水平較低,區域內村落規模小,人口數量少,村民大多靠租田過日子,再加上水害天災,糧食產量很低。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大規模建設農田水利,格田成方,溝渠配套,開挖3條橫溝2條縱溝,興建馬木橋、壩水廟、姚家3座排灌站。1972年秦淮河拓寬動用劉家渡、木頭橋、姚家自然村部分農田,1979年江寧縣小龍灣水利大會戰在本境進行,1991年對牛首山河河堤進行加固。這些水利建設工程,對農業豐產穩產發揮積極作用。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後,農民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境內農作物以水稻、油菜、小麥、大麥為主。20世紀70年代實行水稻雙三制種植,糧食畝產過千斤;對油菜實行黃籽改黑籽、點播改移栽等改革,畝產超過250公斤,下墟及整個殷巷公社成為當時油菜高產典型。旱谷有大豆、玉米、山芋,經濟作物有桑蠶和杞柳。村辦工業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從1980年起先後建有8家企業和2家建築工程隊。社會事業
1950年以後,國小教育基本以自然村為單位置辦,一般十幾名學生一位老師,設一二年級複式班。人民公社成立後,以大隊為單位設立完小,開始時學生自帶課桌凳,幾名教師。集體經濟有所壯大以後,則由大隊出資蓋房,增添桌凳。1977年起在生產隊設有幼兒班,由下放知識青年任教師,一般有10餘名幼兒。20世紀60年代分
別有前莊國小、下墟國小(開發後停辦),國中到殷巷中學入學。殷巷中、國小後分別改名清水亭中學、清水亭國小。2006年社區合作醫療參保4540人,另外進廠人員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低保對象免費參加大病保險,對殘疾人員和精神病患者每年免費進行健康檢查。區域內有殷巷衛生院和長山醫療服務站。20世紀70年代村民人均年收入約為300元,90年代人均年收入達1000元, 2006年底本社區人均收入達7500多元。2001年江寧開發區開發地域跨過馬木橋,2004年本區域內全部農舍拆遷完畢,2007年90%拆遷戶搬進農民復建房。統計顯示,2007年底全社區擁有私人汽車240輛,機車1420輛,固定電話402部,手機2553部,小靈通284部,有線電視已戶戶到位。2007年社區有就業安置任務360人,日前已解決278人。與12戶特困戶結對落實幫扶措施,2007年實現平均每人增收1500元。社區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2006年社區舉辦一場大型文藝活動;社區老年學校建有文體活動室、健身室、閱覽室和文體隊3支。自2004年以來,社區拆遷農戶陸續住進安置房,按每套100元的標準委託物管辦代為管理小區物業,配有保全、保潔人員,成立義務巡邏隊。住宅小區內樓幢成排,空氣清新,商業服務配套,周邊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