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被命名為“上黨銀號”,由晉東南第三、五兩行政專署統籌,第三專署的秘書處、財糧科負責具體的籌辦工作。當時,創辦銀號的準備基金近百萬元。一部分是閻錫山給抗日部隊的經費;一部分是三專署財政撥款20萬元、各縣上繳的款項以及士紳富商捐助共30萬元、百姓捐助抗日政府10餘萬元。正如薄一波在《沁縣人民革命鬥爭史》回憶錄中所講:“上黨銀號開始的資金,閻錫山不是給咱們點錢嘛,八路軍不是也有點錢嘛,開始就是這個資金,資金也不大。”1938年8月底,“上黨銀號”在沁縣的南溝村成立,不久遷往沁縣郭村。因戰時的特殊環境,“上黨銀號”從成立到結束對外始終沒有掛過銀號的牌匾。薄一波兼任了“上黨銀號”的經理。
抗幣“上黨銀號”票最先是發給三、五兩專署職員和決死隊員的津貼。一經市場流通後,百姓都簡稱其為“上黨票”。1938年發行的面額有拾元、伍元、貳元、壹元、伍角、貳角伍分、貳角、壹角等8種票面10種版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伍元的票面設計為突出統一戰線和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主題,幣面主圖使用了孫中山先生頭像,背面是經理薄一波的英文簽名;壹元票的主圖設計為體現根據地貨幣特色,天壇主圖的下面倒印有一“黨”字暗記;貳角票的設計為紀念“上黨銀號”的成立時間,在藍色山林寶塔主圖的中心印有“38”的暗記;1939年6月前後,“上黨銀號”又在沁縣桃卜溝的大山里增印了壹分、貳分、伍分3種輔幣。據抗戰時的檔案資料顯示,上黨票所有版別票面上的“上黨銀號”4個篆字均為當時的印刷廠廠長高道傑書寫,一說為王賀五書寫。1940年初,“上黨銀號”結束,其財產併入“冀南銀行”時,共發行上黨票3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