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龍華醫院

上海龍華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創建於1960年7月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大中醫臨床基地之一。40多年來,醫院規模不斷擴大,中醫藥學術地位不斷提升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中醫優勢和中醫特色鮮明的全國示範中醫院、上海市三級甲等醫院,上海市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醫院連續十餘年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的稱號。

基本信息

規模設施

上海龍華醫院上海龍華醫院
龍華醫院占地52畝,位於上海城區西南面,毗鄰繁華的徐家匯商業區。“十五”期間,醫院進行整體改擴建,建成後醫院建築面積可達7.5萬餘平方米,現有床位650張,在編職工166 餘人,年門診量為100多萬人次。科室設定齊全,有一級臨床科室20個,二級臨床科室18個,以及心導管室、ICU、CCU、血液淨化中心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專病三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2個、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科9個。全院擁有各級中醫、中西醫結合醫師297名,其中主任、副主任140餘名、全國名中醫8名、上海市名中醫10名,建有名老中醫工作室23個。按需分類開設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和特需門診。

醫院宗旨

醫院堅持“質量第一,病人至上”的辦院宗旨和“嚴謹、仁愛、繼承、創新”的醫院文化。以太極圖作襯底的院徽,主旨陰陽平衡,太極圖象徵中醫傳統醫學,紅色草體“龍”字充實圓內空間,如巨龍飛騰攀高,“龍”字第一筆(點)既是寓意目標向上的龍頭地位,又形似白玉蘭花,白玉蘭是上海市花,標明了龍華醫院是地處上海的省市級中醫醫院,右上方紅底白“字”為醫院的標誌。

醫療技術

上海龍華醫院上海龍華醫院
醫院醫療技術力量雄厚,近年來醫院尤為重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選拔 20 余名中青年業務骨幹納入上海市醫學高層次人才培養,成立的 23 個老中醫工作室,為培養新一代高級中醫師,建立新的育人機制。目前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中青年專業人才,已成為各科的中堅力量。醫院許多學科已處於全國中醫院的領先水平,其中中醫外科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重點學科;中醫腫瘤科在 2003 年第三批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競評中一舉成功,使龍華醫院成為唯一擁有二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的中醫醫院。中醫膽石病、中醫外科、中醫腫瘤科為國家中管局“十五”重點專科(專病)建設項目;腫瘤、膽石症、高血壓病、腎病、風濕病、乳房病、肛瘺、潰瘍性結腸炎、頸椎病九個特色專科為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科。

教育科研

龍華臨床醫學院有碩士學位點16個,博士學位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博士生導師21名,碩士生導師40名,承擔了250餘名本科生、150名碩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同時還承擔全國和世界各地醫生的進修和培訓任務。
醫院擁有一支實力較為雄厚的科研隊伍,僅1998年以來,已獲得20項科研成果,其中2項為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4項為部市級科技進步獎,目前承擔在研課題97項,臨床科研工作位於全國中醫院前茅。

歷任院長

建院初期醫院管理負責人

柯師

1907年

哈佛醫學院
(Haver Vard Medical School)

何登
(Honghton)

1918年

蘭迪司

1921年

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

牛惠霖

1927年

刁信德

1928年

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
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第一實習醫院

顏福慶

1936年

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
國立上海醫學院實習醫院

樂文照

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
國立上海醫學院實習醫院

應元岳

1945年

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
國立上海醫學院實習醫院

朱恆壁

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
國立上海醫學院實習醫院

王霖生

1949年

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
國立上海醫學院實習醫院

崔之義

1952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內科學院

錢惪

1955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李鴻儒

1965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華山醫院

李鴻儒

1985年

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陳公白

1988年

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陳星榮

1995年

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張元芳

2000年

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華山醫院

張元芳

2001年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張元芳

2003年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徐建光

醫院文化

嚴謹、仁愛、繼承、創新
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仁愛--醫乃仁術,濟世活人
繼承--博大精深,薪火傳承
創新--與時俱進,變革出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