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碼頭號子

上海港碼頭號子,是民間音樂,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上海港碼頭號子表演上海港碼頭號子表演
文化遺產名稱:上海港碼頭號子
所屬地區: 上海
遺產編號:Ⅱ-3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浦東新區楊浦區
遺產級別: 市

歷史發展

唐宋時期,上海地區的主要港口在吳淞江入海口的青龍鎮(今上海市青浦縣東北),後因吳淞江河道淤淺,港口作業逐漸從青龍鎮轉移到上海浦。1843年11月,上海被闢為“通商”口岸。1853年,中國對外貿易的重心從廣州轉移到上海,1870年後成為中國航運中心。1931年,進出口噸位居世界第7位,成為遠東航運中心。
隨著舊上海“遠東航運中心”地位的確立和工業城市的發展,那些從五湖四海來的包括大件、特大件、笨重和超重的貨物,全部壓在了碼頭工人的肩上,碼頭工人在勞動中迸發出來的號子,是經百年流傳下來的一種勞動的歌聲,它是工人們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身體受壓迫時的吶喊。它見證了中國的歷史變革,唱出了勞動人民的辛酸。

傳承意義

上海港碼頭號子走出國門赴德國表演上海港碼頭號子走出國門赴德國表演
上海港碼頭號子中國號子有其獨特性和唯一性。碼頭號子因不同的搬運物件和搬運環境,有很多種類型;所唱的號子也由於各地方方言語音的不同,形成了獨特的帶有各地特色和各派風格的碼頭號子。其中,以“蘇北號子”和“湖北號子”最具代表性也最為普及。傳承方式是一種自然傳接的“勞動傳承”。

藝術特點

號子指揮大家統一步伐、協調動作,是一種藝術化的勞動指揮號令。它的節奏與勞動節奏完全契合,是所有民歌中與生產勞動實踐關係最緊密的。唱者都是男性,“領”“和”結合,音區寬廣、嘹亮,多高音區,盡顯陽剛之美。

藝術現狀

上海港碼頭號子上海港碼頭號子
《上海港碼頭號子》演出隊已演出了40餘場次。在2005――2006年浦東新區民眾文化活動特色團隊比評中,榮獲“優秀團隊”光榮稱號,同時又被評為“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優秀節目。2007年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原生民歌大賽”中,塘橋街道碼頭號子隊表演的《上海港碼頭號子》,奪得“多人組合”組銀獎。
2007年5月,《上海港碼頭號子》登上了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榜;2008年《上海港碼頭號子》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現代化工業文明的進程、港灣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繁重的體力勞動已逐漸被機器所替代,當年肩扛手拉的上海老碼頭都已年逾古稀,工人們搬運貨物時所唱的號子,也隨之漸漸地跟隨著勞動消失了。為此,該項目亟需搶救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