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是專業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科學研究、博碩士研究生培養、政產學研合作的科研機構,是上海市重點學科“物流工程與管理”的建設主體單位。 研究院堅持立足港航、物流行業、面向社會,以科學研究為核心,以高等研究院為發展和定位目標,致力於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及高質量研究生培養。研究院前身是上海海事大學科學研究院,2017年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學院概況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原上海海事大學科學研究院)成立於2006年9月,於2016年9月正式更名。研究院建設立足港航、物流行業,面向社會,以科學研究為核心,以高等研究院為發展和定位目標,致力於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及高質量研究生培養。致力於探索、認識和預測現代物流演化與發展趨勢,發展物流自動化、信息化、智慧型化技術,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等戰略中的物流工程與管理需求。

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下轄四個科研部門:物流研究中心、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智慧型港口物流協同創新中心、電氣自動化研究所,擁有三個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智慧型港口物流交通運輸行業協同創新平台、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上海航運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研究院牽頭建設“物流工程與管理”上海高校高峰學科。學科帶頭人黃有方校長是海內外著名的物流專家,擔任了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東北亞物流學會學術委員會主席、(UNCTAD/WTO)國際貿易中心(ITC)特別國際顧問等重要職務。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現有教職工5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士28人。

研究院現設有“物流工程與管理”博士後流動站,擁有“物流工程與管理”“供應鏈管理與實現技術”2個博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物流工程與管理”“供應鏈管理與實現技術”5個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點,以及“物流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授予權。現有包括留學生在內在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近400名,現有專業學位碩士生實踐基地19個,其中市級示範基地1個、市級基地2個、校院級基地16個。

研究院近年來完成各類科研項目200餘項,項目經費近億元,特別是完成了一批包括科技部863計畫重點項目“貨櫃自動化碼頭裝備及示範項目”,國家發改委項目“物聯網套用示範工程”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近20項,2016年顧偉教授的“電力推進船舶動力控制、電站控制與航向控制技術及套用”成果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發展歷史

2009年,由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上海航運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是上海市港口、航運、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研發領域省部級研究基地,主要依託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研究中心進行建設。

2017年,由上海海事大學科學研究院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主要職責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專業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科學研究、博碩士研究生培養、政產學研合作。

科研條件

中心設有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點2個,碩士點3個,現有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兩百餘人,留學研究生10餘人。設有航運物流信息工程實驗室、貨櫃供應鏈過程跟蹤與監測技術實驗室、航運物流裝備遠程健康診斷分析與安全測控實驗室等研究基地。

科研成就

中心成立已來,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約50篇進入SCI/SSCI檢索;獲得各類智慧財產權5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其他省部級獎項20餘項;完成各類科研項目30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約20項,企事業單位委託的項目180餘項。

交流合作

•中心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學術帶頭人擔任了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東北亞物流學會學術委員會主席等重要職務。中心與美國 ODU大學、韓國釜山大學、比利時蒙斯大學、台灣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等建立有長期穩定的合作研究、學術交流、交換學生機制。

•中心已經建立了廣泛的政產學研合作聯盟,與多家各級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港口航運業界、製造業與第三方物流業、研發同行等單位簽訂了長期的政產學研合作 協定。包括:國家和上海市相關部委、中遠物流、中遠集運、宜家物流、振華重工、上海石化、上汽安吉物流、上港集團、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建立了若干研究生實習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