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館

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館

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館是坐落於上海的展現江南造船集團從洋務運動到現在的發展歷史的博物館。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江南造船廠博物館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館
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館的前身是江南造船廠廠史博物館,坐落在中山南路、魯班路交界處的江南造船大廈二、三樓。江南造船博物館以大量的珍貴實物、歷史圖片和模型等展示了從1865年至今中國近代軍事工業和造船工業的發展歷程,反映了中國近代科技、工業和國防事業的發展歷史,是上海唯一展示跨越三個世紀的科技史和工業史的大型博物館。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特色

曾橫渡太平洋的一一二艇“袖珍”版曾橫渡太平洋的一一二艇“袖珍”版
作為“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的縮影、中國近現代工業史的縮影、中國近現代造船史的縮影”,江南造船博物館生動地再現了江南造船(集團)公司自1865年建立以來的悠久歷史,也從一個側面形象地展現了中國造船工業以及中國近現代工業、中國近現代海防軍事工業的發展過程,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科普教育作用。博物館陳列內容分建國前和建國後兩大部分。在1800平方米、分為兩層的展廳里,各種圖片、實物、船模、機械模型,除展示出跨越了3個世紀的江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代表性船舶產品外,還展示了江南在上海市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如磁懸浮列車軌道、盧浦大橋、國家大劇院等方面的重要貢獻。此外,採用高科技手段的潛艇指揮艙實景操作台、萬噸水壓機電動模型等展品,則充分發揮了聲、光、電和多媒體作用,讓觀眾可聽、可看、可觸、可動,直觀感受科學技術的巨大力量。而且博物館內還特別設定了許多互動項目。參觀者可以進入虛擬潛艇的指揮艙,轉動潛望鏡觀察“海面”動態;在虛擬的造船廠大螢幕前,觀眾可以了解到船舶的組裝、噴塗和親自駕駛“輪船”等。 

歷史館

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館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館
該館再現了自1865年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建立至1949年上海解放時期江南的軍事工業、造船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通過對建局初期的規模、著名的江南翻譯館、近代科技先驅徐壽華蘅芳等人物的介紹及中國第一艘機動兵輪、第一門鋼炮、第一支後裝線膛槍等實物和模型的展示,生動地展現了我國近代建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官辦工業企業、集軍事工業、機器工業、造船工業於一身的“中國第一廠”的歷史,展現了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探索和發展。

民船館

江南造船廠在科學技術上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解放以後,這裡有展現解放以後至改革開放前江南造船廠在中國工業技術上突破的代表產品,有當時最大的沿海客貨輪“和平28號”、中國第一條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巨輪“東風號”、為中國宇航航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遠望”科學考察船隊、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民用船舶發展的代表產品如中國第一艘石油液化氣船、瓊州海峽火車渡輪、各類出口船舶等,體現了江南造船廠在獲得新生後,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努力建造並提供多種航運及工業裝備,為社會主義建設,展現了百年老廠為國爭光的風采。

軍船館

該館展示了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生產的多種軍事、科研產品以及老軍工企業為國家的國防工業做出的貢獻。這裡有中國第一艘潛艇“03”潛艇、第一艘自行設計、全部採用國產材料設備建造的護衛艦“65”護衛艦、海上先鋒艦112艦等。

重工館

該館是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的上市公司江南重工公司建造的鋼結構產品,它展示了包括上海科技館上海大劇院國家大劇院等標誌性建築的和磁懸浮列車軌道、世界最大的鋼拱橋盧浦大橋等。展現了江南對上海和全國重點工程的貢獻體現了企業在非船舶產品市場的競爭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