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起源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起源於1907年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工學堂。
1891年德國海軍隨艦醫生埃里希·寶隆(Erich Paulun)來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亂、傷寒、瘧疾等疾病,並且缺醫少藥,就決定離開海軍來上海開設診所。他先回到德國繼續進修醫學,提高外科水平,並籌集資金。1893年再次來到上海,就在當時的上海德國教堂附近設立診所,並與在上海的幾名德國醫生一起發起了“德醫公會”。1899年,“德醫公會”營業不振,埃里希·寶隆通過中國實業界和德國公司、企業私人募捐到一筆資金。當時德國駐上海總領事克納佩(W. Knappa)派領事館參贊費舍爾(P. D. Fischer)與上海的中國官員上海道扎飭善堂協商。上海道決定把坐落在張家浜新馬路(今上海鳳陽路)旁的一塊地,用於籌辦醫院。1900年前後,由埃里希·寶隆創辦的“同濟醫院”正式掛牌,這所醫院就是後來武漢同濟醫院的前身。醫院的醫師大都是“德醫公會”成員。他們白天忙於經營自己的診所,只有傍晚到醫院看門診、動手術。埃里希·寶隆醫生看到醫院裡的醫療力量不足,計畫在院內設立一所德文醫學堂,招收中國學生,以培養施診醫生。這個計畫得到德國駐滬總領事以及德國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1906年,他們設立了一個支持醫學堂開辦的基金會,得到了德國“促進德國與外國思想交流的科佩爾基金會”的協助,籌集到一批醫科書刊及新式的外科手術電動器械等物品。
1907年6月醫學堂開學前,德國駐滬總領事克納佩在上海不僅號召德國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國洋行向中國商人募捐。同時,費舍爾還要求中國官方的資助和支持,克納佩利用在中德兩國募來的捐款,成立了“為中國人辦的德國醫學堂基金會”。當時規定,捐款金額較多者可成為醫學堂董事會董事。醫學堂建立時定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並成立了董事會負責學校的管理。董事會由18人組成,主要成員有:三個德醫公會元老:寶隆、福沙伯(第二任校長)、福爾克爾;三名德國商人:萊姆克、米歇勞和賴納;兩名中國紳商:朱葆三(滬軍都督府財政部長及上海商務會會長,大買辦)、虞洽卿(荷蘭銀行買辦);總領事館的副領事弗賴海爾·馮·呂特等。埃里希·寶隆醫生被正式推選為董事會總監督(董事長)兼學堂首任總理(校長),負責學堂的管理。醫學堂的校址設在同濟醫院對面的白克路(今鳳陽路)。初期的同濟德文醫學堂在鳳陽路校址狹小,校董會於1908年另購位於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1195號的這處地產。1914年,一座以普魯士皇家機械學校為藍本的校園基本建成,其中包括有教學樓(即現在的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圖書館)、宿舍樓、實驗室、健身房等,校方共花費了37萬馬克。
經過幾年陸續建造, 學堂校舍已初具規模。至1917年,學校共建成德文科講堂, 醫預科講堂,工科講堂, 病理學和衛生學講堂,X 光室,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宿舍, 操場,風雨操室與運動場等,全校面積擴大至51.06 畝,範圍包括今陝西南路以西、 嘉善路以東、 復興中路以南、 永嘉路以北地區,地處當時“新法租界” 中心。這些建築極具普魯士建築風格。當年上海的《申報》 有一篇關於這些建築的報導:步入校園, 首先看到的是工學堂雄偉的教學大樓,在教學樓對面是機電樓,樓內設有各種實驗室、電機房、學徒實習車間、鑄造車間、 鍛工場和木工房。走過位於校門兩側的教學樓與機電樓,便是設有教師閱覽室的德文科和兩座在同濟德文醫學堂創辦初期蓋的學生宿舍。在整個建築群的中間是一幢造型典雅的建築,其兩邊分別寫著“生理學”、“解剖學” 的字樣。在這約3萬平方米的校區南端,坐落著寬敞的健身房和在所有建築中規模最大的新宿舍樓,這幢宿舍樓可容納200名學生。新造的樓房均為磚塊砌築的清水牆面,其周圍是綠色的草坪。
辦學文脈
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以及中法國立工學院原址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175號的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源於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醫生埃里希·寶隆(Erich Paulun)1907年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該校地處當時“新法租界”中心,最初的校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Deutsche Medizinschule für Chinesen in Shanghai),1908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德文名為 Deutsche Medizinschule)。1912年6月,學校新辦工科學堂,校名也隨即更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並先後開設機電科、土木科和機師科。埃里希.寶隆醫生(Erich Poulon)、福沙伯博士(Von Schab)曾先後擔任校長。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和約》的相關規定,德國在上海法租界內的學校財產交還中、法兩國政府,中、法開始協商在“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原址共同辦校。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法文名為Institut Franco-Chinois d’Industrie et de Commerce),直譯為“中法工商學院”,意蘊“通”商、“惠”工,性質為“中法兩國政府的合作事業”,目的為“造就實業界有用之人才”。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於1921年3月10日正式開學,學校設工、商兩科,工科下設土木工程科和機械電氣科,各科課程悉仿法國以法文教授;學校一切設備(如實驗工廠設備、教學儀器、圖書等),亦依歐制頗臻完善;畢業學生除由中政府擇優錄用外,有志深造者還可派到法國或比利時的高等理工大學進一步深造。辦學經費由中法兩國政府平均分擔,並設中法校長各1人,中方校長由中國政府任命,法方校長由法國政府任命;中法教師人數相等,職員則全部為中國人。隨後經歷了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1923年—1929年)、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1929—1931年)和中法國立工學院(1931年—1940年)等階段。法國人梅鵬(Charles B. Maybon)、薛藩(Henri Civet),中國人張保熙(留學比利時)、朱炎(留學比利時)、褚民誼(留學日本及法國)等先後擔任法、中方校長一職。中法國立工學院(法文名為Institut Technique Franco-Chinois de Shanghai)時期,學校院系和課程的設定按工業大學的要求和標準,設機械電機系和土木工程系,另設附屬高級中學、法文補習班。1940年6月30日起,中法國立工學院停辦。1940年秋,由中法兩國政府派人員組成“中法國立工學院院產保管委員會”,負責保管學校財產。工學院關閉後,其校舍或工廠一部分被中法大學藥學專修科、法國在滬企業、法童實業學校等相關單位借用。1943年8月汪偽政權收回法租界後,工學院課堂大樓及學生宿舍成為法軍臨時兵營。1943年秋,為確保中法共有財產不落入敵偽手中,中法國立工學院校友自發成立“校友會復校運動委員會”,並創辦“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承接之,其經費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和社會熱心人士資助,教職員多為前工學院教員,原中法工學院數學教師林治平任校長。1945年初,林治平病逝,由原工學院校友陳廷驤繼任中法高工校長。抗戰勝利後,中法聯合辦校的校舍和設備以及中法高工(包括機械、電機、土木3個班)被接收,中國政府主導成立“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具有赴法勤工儉學經歷的夏述虞被任命為國立高機首任校長。解放前,學校始終注重實科教育,強調善事利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曾為學校題詞:“因物致用”;時任國民政府內政部部長的黃紹竑更讚譽為:“有棟樑氣”。
解放後,學校幾經易名和發展,先後經歷“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上海機械製造學校”等階段,1983年升格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學校和華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上海理工大學。
學校介紹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醫學堂舉行了開學典禮,次年又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其德文名稱及學生畢業文憑上的印章為“德國醫學堂”)。1912年工學堂建成,醫、工兩學堂合併成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並先後開設機電科、土木科和機師科。1920年,中法兩國政府將原同濟德文醫工學堂改建為“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於1921年3月10日正式開學。此後,學校歷經“中法國立工業專門學校”、“中法國立工業專科學校”、“中法國立工學院”、“私立中法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
新中國成立後,學校歷經“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械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器製造學校”、“上海機械製造學校”等階段,1983年升格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套用型人才培養很有特色的學校。1993年10月,電氣技術專業被國家教委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1996年5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同屬機械工業部的華東工業大學(原上海機械學院)與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立上海理工大學。1998年9月,按“中央與地方共建,上海市管理為主”的原則,學校由機械工業部劃轉上海市管理。此後,上海理工大學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2016年成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學校概況
上海機械專科學校前身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創辦於1907年。1912年增設工科,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0年更名中法國立工學院。1945年改名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解放後,學校歸華東工業部領導,1949年12月改名華東工業部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以培養中等技術幹部為目標。1953年,學校由第一機械工業部領導,先後改名為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1958年9月升格為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1959年6月改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器製造學校。1977年12月7日,學校更名上海機器製造學校。先後為第一機械工業部、機械工業部領導的全國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83年由上海機器製造學校改制而成,隸屬機械工業部。校址在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195號,占地面積50多畝。設有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和管理工程3系8個大專專業。學校與德國漢堡市、上海南匯縣及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定,實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辦學方針,設有若干教研室、研究室和1家附屬工廠。截至1990年,有在校學生1266人,教師213人(其中副教授28人)。1993年2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1995年,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占地4.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設有13個專業,有3個國家教委遴選試點專業。教職工649人,其中專任教師211人,教授5人,副教授41人,高級工程師13人,副研究員4人。專科學生2112人。
享譽全國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在徐強同志擔任校長期間(1983-1991),有兩件事情享譽全國。
第一件事,徐強就任上海機械專科學校校長之後,還兼任全國高工專管理與財會協會主任、全國高工專管理與財會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他提出“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辦學方針。現在看來或許沒什麼新意,但在當時高等專科學校裡面沒有提過,國家教委也沒有這個提法,“科研”一般不提,機械工業部認為國家教委沒提過,你們學校提出後辦不到該怎么辦?還是不能全面提,但徐強校長堅持“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方針。教學、生產結合這個是一個優良傳統,學校從德國人辦學(德文醫學堂)開始,就一直有這個優良傳統。後來改為德文醫工學堂,德國人辦學很明確,購入最先進的醫療機器,講究實踐,學與用相結合。辦工科首先是籌集資金,工科實驗的機器、儀器都需要資金,學校有這個優良傳統,開展勤工儉學,講求教學、生產結合,生產柴油機、車床之類。在他任期之內,學校在高等專科學校之中,生產方面數一數二。學校還在莘莊辦了一個占地48畝的車間。由於學校的生產很不錯,機械工業部也同意了這個舉措。莘莊的校辦工廠辦的不錯,教學相結合,同學去實踐,教師去工廠,一起去開發產品,效果很理想。後來工廠搬到南匯,規模也很大,2008年的產值已達上億。
“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辦學方針是很成功,對學校的發展很有利,還有幾個例子可以佐證:
1991年國家教委、國家科委聯合召開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會議,主要是本科院校參加,全國只有三所高專參加,其中之一就是上海機械專科學校。國家教委到上海訊問高專情況,上海市科教黨委推薦學校參加,當時學校與上海的企業聯繫很緊密,經常幫他們進行科研、技術改造。1992年國家教委和機械工業部在學校召開高等專科學校的科研工作討論會,機械工業部主持,這說明不僅也可以提“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方針,並要在高等專科學校中推廣這個方針。後來在上海的科技工作會議上學校也受到好評。1994年國家教委再次召開全國高校科技工作會議,高專中只有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參加,學校也受到國家教委表揚。
第二件事,在徐強校長任期,學校逐步面向國際交流。那時剛剛改革開放,大學進行國際交流的很少。學校的目標不但要在國內爭一流,還要加強國際知名度。那時提“三個面向”:面向企業、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企業,學校與許多企業關係很熟悉,關係很密切;面向社會,1997年上海理工大學和南匯區合作,由區政府出錢建了南匯校區;和南匯關係的開始就是在他任校長期間,到南匯培養幹部,後來在南匯辦了校區;面向世界,國際交流,1984年學校和美國簽訂合作協定,1985年和德國漢堡簽訂合作協定。上海理工大學中德學院就是在當時起步,兩個學校間的合作已經開始。當時上海市比較支持學校的這個舉動,上海市和漢堡欲結為兄弟城市,在此之前,也要需有些當地單位的交流,而上海機專正是恰好充當這個角色。當時簽訂協定的地址不是在上海機專,而是在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也在其中。後來1989年眾所周知的風波之後,有一段時間是斷絕來往,不久又鏇即恢復,恢復的第一步就是上海機專訪問漢堡。1989年,由專科學校主持召開的上海國際工程技術教育會議,德國的一個校長與徐強校長一同主持,主要由徐強負責,當時7個國家參加,這也說明學校走向了世界。
歷史回眸
回眸時間長河,揭開歷史畫卷,復興校園的歷史可追溯至1907年6月3日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12年,學堂增設工科,校名改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法兩國於1920年開始在同濟德文醫工學堂的校址聯合辦學,校名為“中法國立工學院”。1946年,中法聯合辦校的校舍和設備被接收,成立“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簡稱“國立高機”)。
解放後,學校幾經易名和發展,先後經歷“華東工業部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上海第一機器工業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器製造學校”、“上海機器製造學校”等階段。1983年,改名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6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5月,與華東工業大學(原上海機械學院)合併,組建上海理工大學,成為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
校園雖學脈曲折,但人文精神如一。解放前,學校始終注重實科教育,強調善事利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曾為學校題詞:“因物致用”;時任國民政府內政部部長的黃紹竑更讚譽為:“有棟樑氣”。解放後,學校應新中國工業振興的需求,積極調整專業,改革辦學思路,致力於工業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
從復興園不同時期出來的學生,後來大都有良好的表現,湧現出一批科學家、教育家、實業家、工程師和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其中錢令希、田炳耕、周立偉、閔乃本、蘇定強等院士,中國鋼結構事業開拓者陳紹蕃,公路橋樑專家孫玉泰,“畢升印刷獎”獲得者施旦民,心繫祖國的實業家楊霖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復興校園不同辦學時期均倡導肩擔道義、富民強國的精神。中法國立工學院“八德”校訓: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國立高機“四維”校訓:禮義廉恥;今日上海理工大學校訓:信義勤愛,思學志遠,這些均很好地詮釋了這種人文精神。她將激勵所有的上海理工大學人在創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大學的征程中奮勇前行。
學報期刊
《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雜誌(半年刊)由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主辦,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網》等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雜誌集權威性、理論性與專業性於一體,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是作者科研、晉級等方面的權威依據。1996年5月,原《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與原《華東工業大學學報》合併,更名為《上海理工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