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物博物館志

在中層崧澤文化的墓地上,發現136座墓葬,按墓位分布現象有東北、北、西北、南和西部5個墓群,是一處氏族墓地。 良渚文化大墓的發現,是福泉山遺址三次發掘最突出的收穫。 良渚文化墓葬均為單人葬小墓,仰身直肢,頭向南,面向東,有隨葬陶器2~7件不等,一般放在下肢旁。

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編文物古蹟
第二編博物館事業
第三編管理
第四編人物
《上海文物博物館志》編纂工作大事記
《上海文物博物館志》編纂評稿審定人員名單
著作權頁

古文化遺址

在上海境內的古文化遺址,迄1995年底已調查發現28處,並對其中12處進行了26次考古發掘。這些古文化遺址,除戚家墩為民國25年(1936年)發現的以外,都是1959年以後,配合開河挖渠,平整土地,以及其他建設工程,通過保護文物宣傳,依靠民眾提供線索,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工作者黃宣佩等人調查發現的。通過調查和發掘,不僅獲得許多古史研究資料和珍貴文物,而且獲得考古學上“崧澤文化”、“馬橋文化”和“戚家墩類型”的命名,填補了上海的考古空白,生動地揭示先民們從事開發活動的歷史景象,將上海的歷史提早到6000年以前,是建國以來考古事業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之一。
遺址的位置,分布上海的中西部(青浦縣11處,松江縣7處,金山縣5處,閔行區2處,奉賢縣2處,浦東新區1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古代海岸遺蹟――岡身之上或其西側,有的傍山,有的深埋於平地之下,有的在地田中形成一個高土墩,可證上海西部不僅由海變陸的年代較早,而且在遠古時代處於沼澤地帶的多水環境。
遺址包含的文化內涵,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馬家浜文化:以首次發現於浙江嘉興馬家浜而命名,屬於新石器時代,社會發展處於母系氏族階段,距今年代約7100~5900年。上海發現的這類文化遺存有青浦縣崧澤遺址下層;福泉山遺址西側的文化層;以及金山縣查山遺址東山坡下文化層等3處。
二、崧澤文化:以上海的青浦縣崧澤遺址的中層文化為典型而命名,新石器時代,處於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階段,距今年代約為5900~5100年,上海發現的這類文化遺存有福泉山遺址下層等7處。
三、良渚文化:以首次發現於浙江餘杭的良渚鎮而命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處於父系氏族社會階段,距今年代約為5100~4200年。上海發現的這類遺存有青浦縣福泉山遺址的高台墓地1~3層等15處。
四、馬橋文化:以上海的閔行區馬橋遺址中層文化作為典型而命名,屬於青銅時代,距今年代約為3800~3100年,大致與中原地區的夏商時代相當,上海發現這類文化遺存16處。
五、幾何印紋陶亭林類型:以上海的金山縣亭林遺址上層文化為典型而命名,屬於西周時代吳越文化,上海共發現13處。
六、幾何印紋陶戚家墩類型:以首次發現於上海的金山縣戚家墩遺址而命名。屬於春秋戰國時代的吳越文化,上海共發現20處。
根據遺址的保存情況和研究價值,其中有崧澤、福泉山、馬橋等14處遺址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地點。

青浦縣

一、崧澤遺址
位於青浦縣青浦鎮東約5公里的崧澤村北側,當地稱為假山墩的土墩上及其周圍農田下。遺址面積,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
[崧澤古文化遺址全景]
[崧澤遺址出土馬家浜文化寬沿陶釜、陶爐簞]
[崧澤遺址出土崧澤文化陶器自左至右:劃編織紋罐、鑿形足鼎、折肩折腹壺、鏤孔豆、花瓣足壺]
1957年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在青浦縣進行考古調查時,在長闊各約90米、高約4米的假山墩上採集到數片新石器時代的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陶片;1958年市出版局飼養場在村北挖掘魚塘又發現了鹿角、陶片和石器,從而認定該處存在古文化遺址。1960年11月市文管會在該地試掘後,隨即於1961、1974~1976年、1987年和1994~1995年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面積合計1031平方米。發掘探明:在假山墩內有三層古文化堆積:上層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戚家墩類型文化;中層是新石器時代的墓地,屬於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十分典型,今已被考古界命名為“崧澤文化”;下層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村落遺址。
在下層村落遺址中,發現了古人使用的石斧、玉�和夾砂紅陶釜、陶爐簞以及泥質紅陶豆和盆等器物。所見石斧厚實,方梯形,底邊從兩面磨出刃口,器身中間琢一孔,製作技術比較原始;玉�環形,一側開一缺口,是耳上佩帶的飾件;陶釜作圓筒形,敞口,深腹圜底,肩部有一對小方耳,耳下突出一周寬沿,可以擱置在灶眼上炊煮;爐簞長方形,中部有五根爐條,兩側各有一豎耳;陶豆和陶盆均為素麵,器表有紅褐色陶衣。這些器物都顯示出馬家浜文化的特徵。此外在一灰坑中,發現了人工培植的粳稻和秈稻穀粒與草莖,以及發現了兩口圓筒形土井,是中國已知年代最早的水井。下層的碳14年代測定為5985±140年。據孢粉分析,為中亞熱帶溫熱潮濕的氣候,比目前年平均溫度高2~3℃。下層馬家浜文化的發現,把上海地區古史研究的年代提早到6000年前。
在中層崧澤文化的墓地上,發現136座墓葬,按墓位分布現象有東北、北、西北、南和西部5個墓群,是一處氏族墓地。每一座墓基本葬1人,葬2人的僅2座。埋葬方式是將人體平放在地上,堆土掩埋。人骨仰身直肢,頭向東南,周圍放置數件生前使用的斧、錛等石器和鼎、豆、罐、壺、杯等陶器。有的人骨口內還有玉�,頸部佩戴玉璜,手臂上有玉鐲,與黃河流域挖土坑埋葬的習俗不同。出土的陶器以灰黑色為主,使用泥條盤疊加輪修方法製成。器上的紋飾盛行壓劃編織紋;鏤刻圓形和凹弧邊三角形的鏤孔;彩繪寬頻紋、波浪紋等紅褐色圖案;以及飾鋸齒形的堆紋。
陶器的種類:有鼎、釜、�、豆、碗、簋、盆、瓶、壺、杯、觚、�、罐和沉濾器等。其中扁鏟形足或凹弧形足的罐形鼎,小口折腹小平底,腹部有一周鋸齒形堆紋的罐;把手很高,把手上部作多節形,下部有圓形和弧邊三角形鏤孔的豆;瓦棱形腹,花瓣形圈足的壺和杯,均被列為崧澤文化的主要特徵。
陶器的器壁上常見穀殼和草屑的印痕,在陶製器皿中又有較多淘米使用的沉濾器,可見古人以稻米為主食,種植水稻已是主要生產活動。生產工具只見斧、錛、鑿,大致尚未脫離鋤耕農業階段。在墓葬或遺址中發現的動物骨骼有許多家豬的牙床和骨骼,豬的飼養也成為生產活動的一部分。
在136座墓葬中,隨葬器物種類和數量無很大差異。當時氏族成員還是實行共同勞動,平均分配。
經對人骨架保存較好的50座墓中的52具人骨作年齡和性別鑑定,兩座2人合葬墓都是女性與兒童合葬,反映子女從母的習俗;從隨葬器物的數量看,男性平均每座5~6件,女性每座6件,略多於男性,並且有玉器和彩繪陶器等隨葬,說明當時女性在社會上仍處於受尊重的地位,尚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從人骨的年齡分析,屬於老年4人,中年16人,成年14人,青年9人,兒童8人,大部分死亡在中青年階段,可見當時與自然界的鬥爭還很艱苦。
中層的碳14測定年代為距今5860±245和5180±140年。孢粉分析,早期屬中亞熱帶溫熱濕潤氣候;中期為溫帶的溫涼氣候,比目前氣候涼乾;晚期為中亞熱帶溫熱濕潤氣候,比目前溫度高約1~2℃。
在上層發現的春秋戰國時代的硬陶豆、硬陶罐,原始瓷盒與瓷豆,以及拍印回字紋、曲折紋、斜方格紋、米篩紋和米字紋等印紋硬陶陶片,與金山縣戚家墩遺址出土的陶瓷器特徵大致相似。
1962年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地點。
二、福泉山遺址
位於青浦縣的重固鎮西側,是一座東西長約94米、南北84米、高約7.5米的大土墩。1962年市文物保管委員會開展文物普查時發現其中蘊藏古文化遺址。1977年,當地學生在土山東側勞動,掘出崧澤文化的陶罐與陶壺。1979年,市文物保管委員會進行試掘,探明在福泉山的周圍農田下,西部有馬家浜文化層;北部有崧澤和良渚文化層;東部有良渚文化層;南部有馬橋和吳越文化層。至於吳越文化和漢代的墓葬,各處都有。遺址範圍大體以福泉山為中心,東西長約500米,南北約3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1982年,配合當地挖土築路工程,對福泉山進行第一次發掘。1983~1984年以及1986~1987年,為研究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又做了第二、第三次發掘。三次發掘面積達2235平方米,發現福泉山是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古人在崧澤古遺址上堆築的一座高台墓地,其下有崧澤文化的居住遺蹟1處,墓葬18座,其上有良渚文化墓葬32座,此處還有吳越文化墓2座、楚文化墓4座、西漢墓96座、唐墓1座、宋墓3座,文化內涵極為豐富。
崧澤文化居住遺址,地上殘留四塊木柱的墊板和一些小樹條;居址的西南角有一堆廢棄物,內有灰燼紅燒土、陶器的碎片、殘玉璜、陶網墜、骨錐以及食後丟棄的豬、鹿、魚、龜等動物的碎骨。居址的東北有一個灶塘;圓形灶穴,一端有一條出灰口,灶塘內壁被火燒紅,並充滿炭灰,灶旁有一件破碎的烹飪用的盆形角尺形足大陶鼎。居址的北側是17座墓葬,南側僅見1座,埋葬方式與崧澤遺址墓地相同,多數為單人在平地上堆土掩埋,但有2人和3人合葬墓各1座,挖土坑用棺具的2座。如第16號墓的2具人骨,是男女合葬,東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面向左側;西是成年女性,側身,面向右側。隨葬器物4件,1件夾砂灰褐陶大鼎置於兩者的頭前,2件陶網墜在兩者中間腰下,1件骨鏃在女性頭骨的左上角。隨葬品的位置說明財產為男女共有。第23號墓的3具人骨架,是子女從父合葬。中間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頭向左側,兩側各依附1個兒童。左側兒童仰身直肢,右側兒童側身,與成年男子骨架貼身,墓中未見隨葬器物。這些男女合葬與子女從父合葬實例,反映上海地區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逐步過渡的概況,這一層的碳14測定年代為距今5620±110,5555±110和5295±120年。
良渚文化大墓的發現,是福泉山遺址三次發掘最突出的收穫。32座墓都埋葬在人工堆築的高台墓地上,與良渚平民都葬於平地的不同。中心部位是二組上下層層疊壓的墓群,其他墓葬分布在周圍。葬式是挖土坑埋葬,並有凹弧形大木上下相合的棺具,棺內有斧、鉞、琮、璧、錐形器、冠形器、半圓形器、帶鉤、紡輪以及珠、管、墜、環、鐲等玉、石器隨葬,棺外有鼎、�、豆、盤、壺、杯、罐、盒、簋、熏爐等陶器。墓坑外靠近南壁往往還有1件祭祀用的大口尖底缸。這些玉器和陶器,工藝水平極高,如青玉鳥紋神像琮,玉質淡綠色,半透明,琮的四角以角線為中心,各雕琢一位神像,神像的上下四角細刻四隻飛鳥,紋飾有主紋和填紋,有淺浮雕和線刻,呈現極高的雕琢技巧,器表還作細緻拋光,反射出一種玻璃般的光澤。1件黑衣灰陶闊把翹流壺,造形類似立鳥,器表烏黑髮亮,顯現金屬般光澤,通體細刻曲折紋和鳥紋,也是良渚黑陶工藝的代表作品。這些高規格的埋葬,反映墓主人具有特殊地位。在土墩中心墓群的上面,尚有燎祭的祭壇。祭壇南北長7.3米,東西最寬處5.2米,作階梯形。自北而南自下而上,有三級台階,每級周圍散亂地堆積經過切割的土塊,形成不規則的方圓形,最高一層的東南角,有一塊長1米、寬0.4米,厚約0.1米,上下面平整的土塊平台,平台下有1件祭祀用的大口尖底陶缸。這些土塊都被大火燒紅,並且每一層台面都撤有介殼屑,但未見殘留的草灰,在土墩的北坡上,則有一個大灰坑,坑長約19.25米,寬約7.5米,四邊較淺,中間較深,坑中心有一個略呈圓形的小土台,徑約1米、高1.15米,坑中滿填純淨的草灰,而坑壁、坑底,連同中間土台,無任何火燒痕跡,坑中積灰為山上燎祭後清掃堆此。在土墩東山腳下,還有一堆從海岸遺蹟岡身上取來的介殼屑。這些遺蹟是研究當時祭祀方式的重要資料。土墩中心部位的二組墓群中,還出現用人殉作祭祀的現象;139號墓的棺內人骨架,是成年男性,仰身直肢,頭向南,隨葬器物數量多,且很珍貴,頭骨口內有瑪瑙�1件,上下肢骨上分二行放置石、玉、鉞12件,手臂上有玉鐲,頭前有玉錐形器,身上還有玉管和小飾片多粒,足後棺外有一堆精緻的陶器。而在墓坑和木棺的東北角上面,另有1具人骨,是青年女性,屈身,上下肢彎曲而分開,似跪著倒下的樣子,頭向西北。頭頂上有玉環1件,面頰骨有玉飾片1粒,頸部和下肢骨上各有玉管2件,是在墓主掩埋後,以人牲作祭祀的現象。145號墓,在長方形的墓坑北端,另有一個長0.97米、寬0.8米、深0.37米的小坑,坑內塞入2具人骨,一為青年女性,一為少年,都是頭向東,屈身屈腿,雙手朝後,面頰向上,呈反縛掙扎狀,身旁無任何隨葬器物,當是145號墓主的人殉祭祀坑。福泉山是一座早於夏代的使用上萬人工堆築的良渚文化顯貴墓地,發現的各種跡象是研究中國國家起源的新資料。
戰國時代的吳越文化墓2座,發現於福泉山西約50米的莊涇港附近,墓的土坑痕跡與棺木人骨已難以辨認,僅見米字紋、麻布紋硬陶壇,陶紡輪,夾砂紅陶繩紋釜,原始瓷碗和瓷杯等隨葬器物兩堆。特徵與金山縣戚家墩遺址出土的吳越文化器物相似,應是上海吳越族人的遺物。
戰國晚期楚墓4座,為土坑墓,其中青福1號墓人骨保存尚好,頭北向,仰身直肢,在緊貼頭骨頂和左耳旁各有玉璧1件,前一件為雲紋白玉璧,後一件是雙尾龍紋綠玉璧。人骨右側,自北向南放置灰陶壺、盒、鼎、豆各2件,罐1件。隨葬器物的器形,鼎帶蓋,蓋上有鼻紐,器腹二側有一對長方形附耳,腹下部附3隻長足,足上部略為外拐,飾獸面紋,下端作蹄形;壺侈口,短頸、圈足,肩與腹下部飾數道弦紋,肩部附雙耳;盒扁圓形,蓋上有道凹弦紋,底附圈足;豆作淺盤形,喇叭形圈足。這些器物都具有楚文化的特徵,顯示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後上海地區出現的楚文化面貌。
西漢墓葬96座,均為長方形土坑墓,清理後坑內隱約可見棺木與人骨痕跡,隨葬器物分別置於棺木一側,或頭前足後,有半瓷半陶的鼎、壺、盒、瓿、灰陶罐、泥質半兩錢,五銖錢與麟趾金,以及青銅鏡、銅帶鉤等,個別還發現了泥黽、陶紡輪、鐵劍、鐵削、銅鈴、銅套印、石�、石硯和琉璃小珠。其中第108號墓比較突出,土坑接近正方形,坑內北半部可見一具棺木痕跡,棺內人骨架朽蝕,人骨似為頭向西。骨架旁有鐵劍、銅鏡各1件,琉璃珠1串。坑內南半部有大量隨葬器,靠近棺木有1件銅矛,矛柄下端之銅鐓尚在,可知矛長約1.9米。銅矛上鑄雙尾龍紋,極為精緻。另1件是木殳,與矛並行,木質亦朽,遺留兩端的銅箍。在此2件兵器之南,有半瓷半陶鼎5件、瓿2件、盒4件、罐2件、灰陶罐1件、銅洗1件。其中置於東側的一件罐內,滿貯銅五銖錢。另在鼎盒近旁,有一堆泥五銖錢。在靠近東坑壁處,還有數塊礪石與1件鐵削。唐墓1座是券頂磚室,平面呈腰鼓形,已遭破壞,墓內殘存弧面白玉戒指1件,雙股銀髮釵1件,四系、鼓腰形青釉瓶2件,開元通寶錢100餘枚。
宋墓3座,有2座屬北宋時代,其中一座是長方形土坑墓,坑內可辨棺木與人骨痕跡,棺中骨頭向北,仰身直肢,頭骨頂部有鉛髮簪1件,東北角有釉色滋潤、造型優美的越窯蓮花形蓋罐、瓷盒、漆器各1件,在棺內還散灑至道元寶、鹹豐元寶、祥符通寶、宋元通寶、乾元重寶、景德元寶、皇宋通寶、景�元寶和開元通寶等唐與北宋銅錢27枚。棺外東北角有釉陶瓶1件。另一座為磚室墓,僅殘存墓底,出土風字形石硯、四系青釉瓶、海獸葡萄銅鏡各1件,祥符元寶、至道元寶等宋代銅錢3枚。有一座為南宋磚室墓,破壞嚴重,僅存一部分。墓底發現鐵牛2件,平頭圓錐形白玉簪、青釉瓶、鐵買地券各1件,紹興通寶錢10枚。
1962年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地點。
[福泉山古文化遺址全景]
[福泉山遺址第一次發掘全景]
[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出土的玉琮(上) 玉璧(中) 玉鉞(下)]
[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出土的陶器自左至右:雙鼻壺、闊把壺、魚鰭足鼎、高柄罐、刻劃鳥紋豆。]
[福泉山戰國楚墓頭前隨葬琉璃璧,足後隨葬陶器鍅、鼎、盒、豆、杯、勺、瓮、陶俑頭]
三、寺前村遺址
位於青浦縣青浦鎮以北約4公里,大盈鄉天一村東北側,遺址面積大約2萬平方米。1966年發現。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先後進行了兩次發掘,1966年發掘53平方米,1991年發掘139.5平方米。
遺址所在,地勢高爽,最高處比周圍地面高約1.5米,寺溪河環繞遺址東、西、北三面。遺址的地層堆積中心區分為6層,自上而下第一層為宋代以後堆積,第二層唐宋時期,第三層春秋戰國戚家墩文化層,第四層為西周亭林類型文化層,第五層良渚文化層,第六層崧澤文化層。兩次發掘發現崧澤文化墓葬1座、窖穴1個,良渚文化墓葬4座、水井2口,戰國時期墓葬1座,唐墓2座,宋代水井5口。
崧澤文化墓葬人骨架保存完好,無隨葬品。窖穴1個,口近正方形,邊長約1.2米,內埋魚骨、獸骨等,是當時儲藏食物之處。
良渚文化墓葬均為單人葬小墓,仰身直肢,頭向南,面向東,有隨葬陶器2~7件不等,一般放在下肢旁。其中,3號墓墓主為老年女性,除隨葬鼎、雙鼻壺、盆、豆、罐6件陶器外,口內還含小玉管1件。4號墓隨葬的1件雙鼻壺,壺頸上刻劃雲雷紋、曲折紋和圓渦紋,非常精緻。水井2座,井身均為直筒形,深約2米,井壁有竹斡和蘆葦痕跡,是用竹、蘆葦編成的井圈殘跡。
戰國時期墓葬1座,人骨已朽蝕不存,隨葬品呈南北向排列,種類有印紋硬陶壇、黑陶盆、原始青瓷碗等。硬陶壇飾方格紋,瓷碗施黃綠色釉,深直腹,內有鏇紋,是這個時期硬陶與原始瓷的典型風格。小型唐墓2座,各有唐乾符四年(877年)和永泰二年(766年)磚刻墓志銘1方。有青釉罐、赭釉四系執壺、青釉雙系執壺等隨葬品。宋代水井中1、2號井結構保存較好,井深380厘米、直徑90厘米,共有11層磚砌井圈,每層由7塊井磚錯縫側砌而成,井底平鋪一層大磚。4號井的下半部出土了4件龍泉窯粉青釉瓷器,有1件鬲爐、2件長頸瓶和1件瓜棱腹注子,這批青瓷造形優美、釉色晶瑩,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與觀賞價值。
從遺址地層中採樣所作的孢粉分析,遺址各個時期的植被環境和氣候:崧澤文化時期,以常綠落葉混交林為主,氣候暖濕。良渚文化時期,植被為以落葉樹為主的針葉落葉混交林,氣候溫乾。西周春秋時期,氣候偏涼乾或溫乾偏涼、唐宋及以後,轉為溫濕和暖濕氣候。
1977年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地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