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1-5):文字編》共八支簡,內容由《鬼神之明》和《融師有成氏》兩篇合成。前篇《鬼神之明》的結束語輿後篇《融師有成氏》的首句同在第五簡上,篇間由墨節劃分。舉世矚目的上海博物館藏故國楚竹書,是近百年來所發現的戰國簡牘中數量最大、內容極為豐富的文物史料。數年前,在香港文物市場被發現,由上海博物館搶救回歸。經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高精度測試,竹簡年代屬戰國後期,被學術界公認為國之重寶,具有震撼性的考古發現。這批竹簡總八十餘種,包括原存書題二十餘篇,全部是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前原始的戰國古籍,內容涉及歷史、哲學、宗教、文學、音樂、語言文字、軍事等,是極為珍貴的佚書,其文獻價值極高,是各個文化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資料。這次刊出的竹書中完殘簡約一千二百餘枚,字數達三萬五千餘字,集眾多戰國書手墨跡,風格端雅秀美,行款疏密得宜,亦當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者介紹
李守奎,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1962年出生於河北省陽原縣。1990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先後師從劉禾先生,王鳳陽先生、閻玉山先生學習訓詁學,漢字學、音韻學,1993年獲碩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吉林大學中文系任教。1994年考入吉林大學古籍所,先後師從姚孝遂先生和吳振武先生學習古文字,1997年獲博士學位。2005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多年致力於古文字考釋和漢字理論的研究。至今為止,在《江漢考古》,《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古文字研究》、《簡帛研究》等學術出版物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楚文字編》一部,古籍整理《尸子譯註》和《法言譯註》兩部,其中《楚文字編》2004年獲吉林省政府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多種獎項。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項目等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