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

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

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是回顧上海人民廣播在60里取得的輝煌成就,整整60年過去了,上海人民廣播也迎來了自己的60歲生日,回憶節目60年來美好的記憶。

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

1949年5月25日,上海電台里第一次傳出“上海解放”的聲音;1949年5月27日,上海電波里第一次傳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的呼號。與時代同聲

(圖)圖片說明:《滑稽王小毛》 圖片說明:《滑稽王小毛

整整60年過去了,上海人民廣播也迎來了自己的60歲生日。期間,電視普及、網路興起、報刊雜誌紅火,但廣播卻一直伴隨著千家萬戶,它用美妙的聲音將信息傳遞給每一位聽眾。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鄒凡揚、施燕聲、夏之平等老廣播人一同追憶那些特殊的時刻。
整整60年過去了,但那個歷史瞬間,恍若就在眼前:“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這個嶄新的台名,在1949年5月27日19時,第一次通過無線電波傳入上海的千家萬戶。

這時,進入上海的解放軍與殘餘的國民黨守軍在北四川路橋南北進行的激戰剛結束。日夜盼望著上海解放的人民民眾正守候在收音機旁,等待收聽最新的訊息。“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這個嶄新呼號的出現,向千千萬萬聽眾宣布:上海已經全部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接管了國民黨的上海廣播電台,上海人民自己的廣播事業已經誕生!

(圖)圖片說明:《刑警803》 圖片說明:《刑警803》

【寫出第一稿】鄒凡揚:23個字寫就解放呼號

1949年5月25日是上海解放的日子,回憶起那一天的特殊經歷,曾任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的鄒凡揚感慨萬千。鄒凡揚1946年奉命打入國民黨辦的報紙,從此開始了新聞生涯。1949年5月24日夜裡,鄒凡揚一夜未眠,趴在窗前看馬路。天蒙蒙亮時,他看到有國民黨的敗兵向東逃竄。10分鐘後,穿著藍灰色軍裝的解放軍戰士緊貼著沿街房屋搜尋前進,一槍未發,戰線迅速東移,上海解放了。

(圖)圖片說明:播音員夏之平(右)與蘇佩圖片說明:播音員夏之平(右)與蘇佩

5月25日清晨,鄒凡揚帶著《解放軍入城布告》從永嘉路跑到常熟路,“那裡有我的一套房子,有一部汽車在那裡,我們地下黨幾個人約好在那個地方集合。”在車子上,鄒凡揚寫下了共23字的稿子――“中國人民解放軍今日凌晨攻入上海市區,大上海解放了”。鄒凡揚到達電台後,原有的播音被終止,改播他的廣播稿,即解放上海的23字新聞和《解放軍入城布告》。

【發出第一聲】施燕聲:播報“上海解放了”

在上海解放前,正在舊上海廣播電台當播音員的施燕聲接到了地下黨向她發出的“保衛電台等待解放”的指示,年僅20歲的施燕聲放棄了隨家人一同去國外定居的機會,決定留在上海。5月24日深夜,滬西剛解放,市中心區還響著槍聲,當時施燕聲正在大西路7號(今延安西路129號)的電台值班。施燕聲清楚地記得,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敗退的敵兵倉皇逃竄。

(圖)1949年,接管上海廣播電台後的留影1949年,接管上海廣播電台後的留影

隨後,施燕聲見一列整齊的隊伍正向電台走來,他們在大門外沿牆肅靜地席地而坐,正是解放軍!施燕聲情不自禁地大聲歡呼:“解放了!解放了!”她立即衝進播音間,打開機器,對著麥克風、對著上海人民、對著全中國,第一個播出了“上海解放了!”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就在同一天,時為中共地下黨領導的“上海廣播樂團”成員徐煒也播報了“上海解放”的訊息。她和幾位同事也來到了電台,利用敵人的廣播電台喊出了“上海解放”的聲音。

【念出第一台】夏之平:帶來解放區播音新風格

5月27日19時,“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這個嶄新的台名第一次通過無線電波傳入上海的千家萬戶,播出這一新台名的正是軍管會派出接管國民黨電台中的一員――夏之平。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原華東新華廣播電台的播音員夏之平在山東、蘇北、蘇南各地作了較長時間的準備。當天到達上海並順利進入電台之後,夏之平與同事蘇佩就開始熟悉播音室的設備情況,“上級對這第一天的播音要求十分嚴格,絕對不許出錯。我的任務是準確清楚地表達檔案內容,包括其中的每一個字;要保持解放區廣播電台的播音風格:莊重、親切、動人,新的播音風格要明顯區別於原上海台的聲音。”

在播出了“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的新台名之後,夏之平當晚的第二項任務是播出三個公告。在丹陽時,夏之平就拿到了這三個檔案,並反覆閱讀和領會。但夏之平認為最大的困難是當時只能直播,“在一個新的環境裡,在這樣重要的時刻,面對千千萬萬聽眾,要做到一字不差地把三個檔案全部順利播出,我並沒有把握。”但到了播出時,夏之平沉著鎮靜地反覆播出這三個公告,沒有出現一次差錯,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

2009年,上海人民廣播走過了60個春秋。這是上海人民廣播事業繁榮發展的60年,也是一代代廣播人不斷探索、開拓創新,用智慧和心血創造輝煌的60年。在風華正茂的時代,開拓者們是以怎樣的精神、才智和氣魄,創立起了上海的廣播事業?每一次重大變革與開拓創新,前輩們經歷了怎樣的深思熟慮與探索實踐?5月22日,由集團主辦、節目資料中心和技術運營中心承辦的“紀念上海人民廣播60周年:老廣播人口述歷史項目成果發布會暨廣播媒資管理系統開通儀式”即將在廣播大廈三樓隆重召開,讓我們一起回顧上海人民廣播的60年發展之路,共同傳承這些富有價值的歷史印跡和精神財富!

(圖)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

【60年節目記憶】

聽早新聞知天下事

1962年,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開辦《新聞和本市報紙摘要》節目。1993年2月,990千赫播出《早新聞》節目,由30分鐘擴展為1小時,定名為《990早新聞》。在當年初冬的一個大霧天早晨,黃浦江上的輪渡全線停航了,騎腳踏車或坐公車靠輪渡擺渡上班的市民過不了江。

(圖)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

SMG廣播新聞中心首席記者江小青當時趕到了現場直播交通狀況,“通過我們的早新聞,向全市通告,這一天如果因為大霧、因為交通而遲到的,都不算遲到。這一則新聞當時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因為沒有媒體能夠像廣播這樣快速地傳遞。”

 

 阿富根開講上海話

1961年,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開播了一檔為上海郊區農民度身定製的滬語廣播節目《阿富根談生產》,為節目中的阿富根和小妹播音的是上海電台滬語播音員萬仰祖和錢英菲,很多聽眾就乾脆把他們也叫成阿富根和小妹了。之後,“阿富根”又經歷了從《阿富根談生產》到《阿富根談家常》,再到《談天說地阿富根》、《阿富根的幸福生活》的變遷。

聽眾貢獻私人珍藏

《立體聲之友》於1982年6月開辦,1987年開始介紹當時歐美、日本等的流行音樂,並邀請聽眾做主持,還採用了“聽眾朋友”這一稱呼,以拉近與觀眾間的距離。這個節目的創辦與已故老編輯馮秉友密不可分,了解內情的人都會感慨馮秉友“不容易”,因為他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立體聲之友》開播以後,馮秉友意識到電台的節目庫存無法滿足播出的需要,電台訂購新音樂節目的資金也很有限,於是,他開展了立體聲之友的空中大交流,動員聽眾獻出私人的珍藏,通過電台的電波與廣大的知音分享。

煩心事催生王小毛

1987年5月,《滑稽王小毛》作為固定節目開播,節目涉及內容廣泛,還兼具廣播劇的表現手段和滑稽戲放噱頭等特色,深受聽眾歡迎。但“王小毛”的誕生卻和廣播人的一件煩心事有關係。據製作人葛明銘回憶,當時電台的文藝節目都是將舞台的演出錄下後再播出去,劇團的生產量遠遠跟不上播出量。最終,葛明銘想到了自給自足,“我們可以辦一個自己生產的節目,我愛生產幾集就生產幾集,每天能夠給聽眾新的東西。”

 

 電波里走來智勇衛士

1990年,電波里又走來了智勇雙全的衛士《刑警803》。由於這部廣播劇影響很大,上海人已習慣性稱呼上海的刑偵警察為803。導演雷國芬表示,節目開播後的每天下午五點半,無論你到哪裡,都能聽到《刑警803》的主題歌。“這部廣播劇從1990年到現在還在堅持生產,它的時間跨度之長、規模之大、集數之多、影響之深遠,都是絕無僅有的。”

紀念上海人民廣播60周年:

2008年9月,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節目資料中心暨上海音像資料館正式啟動了“紀念上海人民廣播60周年:老廣播人口述歷史”項目,旨在建立起一份全面、真實、生動的有關上海人民廣播發展60年的歷史檔案,該項目同時得到了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的重視和扶持。作為獻禮上海人民廣播60周年的重大項目之一,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廣播媒資管理系統於2008年5月獲準正式立項,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所屬的節目資料中心(暨上海音像資料館)和技術運營中心共同開發建設。以上兩大項目均被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列為紀念上海人民廣播6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歷時一年多的積極努力,這兩個項目都取得了可喜和寶貴的成果。

“老廣播人口述歷史”項目旨在通過採訪拍攝上海廣播領域的一批老前輩,回溯和記錄人民廣播事業不平凡的發展歷史。共完成了對42位上海老廣播人(夏之平、錢乃立、施燕聲、施歲華、黃其、張芝,哈麗蓮、陳醇、楊啟民、范惠鳳、鄧平生、郭冰、何占春、吳仲華、葛錦帆、周濟、郭在精、賴素娟、賀稚桂、劉繼漢、高宇、楊愛珍李學成、章焜華、張馳、徐煒、龔敏芝、陳紹楚、許克正、周維城、趙志芳、陸進雲、陸玉珍、孫桂芬、蔣澤漢、第一批廣播合唱團和第一批劇團成員)的採訪拍攝工作。他們中有早期的電台領導和第一代播音員、編輯、記者,錄音師等,基本涵蓋了當時所有的專業工種,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前輩們當年的創業歷史、廣播事業的成長軌跡和改革發展的精彩片段。該項目受到老廣播人的充分肯定和支持配合,並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項目共形成錄像帶39盤、DVD視頻光碟35盤、音頻光碟34盤、圖片資料32盤,採訪的總時長65個多小時。
“廣播媒資管理系統”項目旨在建立一個面向整個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廣播各頻率、實現音頻資料高效管理和全面共享的數位化業務平台,促進集團廣播內容資源的開發與增值。系統將實現廣播內容資源的多渠道、高質量採集、收錄、篩選,針對廣播的播出節目、製作素材建立起 “存儲、管理、服務” 的長效機制,從而使集團廣播資源得到更為便捷高效的檢索利用。節目資料中心從2006年起對十幾萬小時開盤帶、磁帶、唱片等媒介的音頻資料進行的數位化轉存,為廣播媒資管理系統打下了厚實的內容基礎。廣播媒資管理系統在集團媒體資產系統建設的總體規劃和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將為上海廣播事業的新一輪發展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2009年5月22日,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節目資料中心舉辦“紀念上海人民廣播60周年:老廣播人口述歷史項目成果發布會暨廣播媒資管理系統開通儀式”,集中展示由節目資料中心承擔完成的項目成果。市委宣傳部、文廣集團、傳媒集團等眾多領導屆時將到會祝賀並講話!

今年是上海解放60周年上海廣播的誕生60周年紀念

也是上海廣播的誕生60周年紀念。昨天晚上,一場題為《與時代同聲——紀念上海人民廣播六十周年盛典》活動在上海東視劇場隆重舉行。

晚會氣氛歡樂而飽含感懷,老、中、青三代廣播人滬上共聚一堂,在懷念中記憶上海廣播走過的六十年風雨路,並對上海廣播事業未來的發展寄予期望。秦暢、渠成、夢曉、阿彥、方舟等多位滬上著名廣播主持人回憶了他們不平凡的廣播生涯,中國內地著名藝人孔祥東、水木年華則講述了他們與廣播的不解情緣,並帶來精彩演出。

經歷了上海廣播六十年變遷的中國第一代廣播人向大家回憶說,上海人民廣播的電波是隨著解放上海的隆隆炮聲開始傳送的。解放初期,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除對上海地區廣播外,還承擔對華東地區廣播任務。當時,華東人民廣播電台成立後,連同上海電台的5套節目共辦6套節目,後在調整中又增加到9套,每天播出時間最多時達122小時44分。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上海電台建立了以新聞綜合台為骨幹的8個系列台,1992年東方廣播電台成立,到1993年底,上海電台、東方電台共辦節目11套,每天總播出時間達185小時。1996年,上海廣播大廈建成使用,廣播制播方式逐步進入採訪、錄製、播出和管理信息化的嶄新時代。

回顧廣播60年不平凡的歲月,一代又一代廣播工作者先後創辦了一大批名牌欄目,湧現了一大批深受民眾喜愛的名記者名播音員。1961年,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開播了一檔為上海郊區農民度身定製的滬語廣播節目《阿富根談生產》,深得廣大聽眾的歡迎和喜愛。1982年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創辦星期廣播音樂會,1983年又開辦了《星期戲曲廣播會》,成為了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文藝節目的兩大品牌。1987年,充滿原創精神的廣播喜劇小品《滑稽王小毛》開始為聽眾帶去歡樂。1990年,大型系列廣播劇《刑警803》獨闢蹊徑地走出一條通俗廣播劇的道路,影響遍及全國。1992年,《990早新聞》、《市民與社會》等一大批貼近百姓的知名品牌誕生。1993年,第一屆《東方風雲榜》開播,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個原創音樂排行榜。

從1949到2009,這電波已穿越了60年光陰,為了紀念這難忘的六十年,今年五月下旬,一系列活動將陸續在申城舉行。包括“老廣播人口述歷史”項目成果發布會暨“SMG廣播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啟動儀式;由業界專家共同探討廣播節目形態、商業模式、技術等問題,探索廣播未來發展之路的《廣播創新論壇》;以“聲音的可能性”為主題的“東方暢想”全國廣播創新擂台賽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