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演變
據村碑介紹:明成化年間,孫姓遷此定居,原名刷乾村。1953 年改稱法山。因重名,冠以上字,故名上法山。 抗日戰爭初期,上法山村隸屬博山區;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 立,上法山村劃歸茶業人民公社;1984年茶業公社改為茶業辦事處, 上法山村隸屬茶業辦事處茶業口鄉;2001年茶業口鄉、腰關鄉合併為茶業口鎮,上法山村隸屬茶業口鎮。全村姓氏較多,除孫、吳、常三大姓外,還有朱、楊、馬、李、 高、開、劉、宋等,故當莊親較多,關係融洽,和睦相處。
地理環境
上法山村四面環山,北有"北馬頭",東有羅鍋嶺,南有骨委崖。據老人講,前些年有人發現"北馬頭"峭壁上有拴船的板子,傳說這 個地方過去曾是一片汪洋。村東羅鍋嶺的取名,顧名思義,外形像個 大羅鍋,嶺頂較為平坦,面積較大,有柏樹、杏樹上萬棵,長勢茂 盛,四季常青。骨委在村的正南方向,距村有三里多路,遠看很像一 個大蘑菇。據說,山崖西側有一山洞,深不可測,曾有人進去過,步 入中途,懼怕內有怪物,只好退回。崖頂非常開闊,梯田層層,莊稼 長勢喜人。上法山村大部分住戶分居南北,一條東西小河將全村分為 兩部分,即村南、村北。村東一里外,有一中型水庫,修建於1962 年。青壯年勞動力上千人,陣勢浩大,大幹5年修建而成。至今有 40年的歷史了,依然堅固如初。村內借水庫修成北乾渠,水渠全長 4側多米,灌溉面積達5∞多畝。
經濟建設
上法山村重視發展農業。建國初期,上法山村從互助組、初級社到 高級社,再到人民公社,工作開展順利,但村民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在 吃大鍋飯的年代,全村整修大寨田1ω畝,退林還田ω余畝,興修水利,發展基礎設施,打機井、攔河截流、修建水池,為村民種植提供了便利。封山育林,綠化面積曾達到余畝。黨的十一屆三全會以後,陸續添置拖拉機、磨麵機、粉碎機。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使用良種和化 肥,糧食畝產突增,不但解決了村民的溫飽,而且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 入,生活水平日新月異。
文藝活動
上法山村人注重文化, 早在1953年,就創辦了萊蕪 梆子劇團,起初有十幾人, 後來發展到幾十人,人稱 "民間戲劇之鄉"。演出的劇 目有《側美案》、《長板坡》、 《樊里花征西》、《全家福》 等20多個。他們不僅唱古裝' 戲還唱現代戲,如《紅燈 記》、《沙家洪》、《智取威虎山》等。在六七十年代,為 了讓村民不忘過去的苦,珍 情今天的幸福生活,還演出 了《血淚仇》。黨的十一屆 三中全會以後,又自編自演 了許多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的文藝節目,表現出了他們較為高超的演唱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