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張鄉

上張鄉

浙江省仙居縣上張鄉位於台州市西部,全鄉總面積1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53公頃,坡度少於25°的低緩坡地867公頃,下轄32個行政村,總人口13000多人,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3602元。

基本信息

簡介

浙江省仙居縣上張鄉地理位置浙江省仙居縣上張鄉地理位置

區位條件

上張鄉距仙居縣城25公里,南與溫州市永嘉縣接壤,41省道仙清線穿境而過,地理位置較為優越,交通條件較為便捷。正在加緊施工中的諸(諸暨)永(永嘉)高速公路建成後,上張鄉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現。

生態環境

上張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鄉,全鄉平均海拔460米。境內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土壤潔淨。全鄉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共有森林面積12萬多畝。

建制沿革

明代屬開元鄉。

清代為十九都、二十都 的一部。

民國時為上張鄉。

解放初建鄉,1958年建為公社,1983改制上張鄉。

經濟

特色經濟

生態農業:目前,全鄉已初步形成了高山蔬菜、高山水果、竹筍有機茶稻田養魚等8大高效生態農業產業鏈,面積共20000多畝。同時,在全國鄉鎮級第一個完成了農業生態地質環境調查項目,查明礦泉水水源地3處、可開發利用頁岩和玄武岩儲量180萬立方、富硒富鍺山地36000畝,為我鄉加速農業產業規劃和最佳化結構調整奠定基礎。

鄉村旅遊:六畝田、姚岸、苗遼的農家樂已正式掛牌營業。投資50多萬元,建設了一座占地面積220平方米、五間二層的縣委舊址紀念館,配備了8畝的附屬設施,並於7月8日開館。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爭取打響以休閒避暑度假農家樂為主題的多功能複合型鄉村游品牌。

重點項目:積極實施有效的項目投資拉動,全面推進康莊工程、旱地墾造、農居點整治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完成了12個村、路基路面總長24多公里的康莊工程建設,切實改善交通條件。完成了5個村的農村飲水工程,改善山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全面實施湯口、楊柳下、竹園下等村的千畝旱地墾造工程,和朱思岙、六畝田、太如平等村的30畝農居點整治,實現自然資源重組開發。先後籌集資金158餘萬元,全面完成村級辦公場所建設任務,目前全鄉32個村均擁有活動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辦公場所,實施了寬頻村村通工程,搭建了農村遠程教育平台,深入開展了村級辦公規範化建設,為今後農村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定的陣地基礎。

支柱產業

上張鄉立足山區實際,發揮生態優勢,推進以千畝高山蔬菜、千畝稻田養魚、千畝高山西瓜等為重點的生態農業基地建設。同時,在楊柳下、善音、西塘、米坑等村,發動家家戶戶進行“種植水果、養豬、養雞、養魚”和“優質米種植+養魚”等立體生態農業發展,每戶養雞(全放養)不超過30隻、肉豬不超過3頭(禁止用飼料),努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帶。建成米坑、田洋等村的200畝山地微蓄微灌蔬菜核心示範基地,姚岸100畝香榧基地,苗遼100畝“雪蓮果”水果型蕃薯基地,方山50畝日本藤稔二代葡萄基地,不斷增強新品種、新科技對生態農業發展的貢獻率。注重對現有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引導扶持,推動“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農業發展模式,拉長農業產業鏈。加強全鄉13000畝竹筍兩用林和5000畝楊梅的撫育管理工作,新增、改造了竹筍兩用林1000畝,抓好41省道沿線生態景觀林的撫育與管理,不斷最佳化生態環境。高度重視農民素質工程建設,至目前,已先後邀請農林專家來鄉授課9次,受訓700多人次,內容涉及高山蔬菜、毛竹、楊梅的栽培管理和稻田養魚等各個層面;組織核心農戶、販銷大戶到諸暨學習考察香榧生產經營技術,進一步拓寬民眾視野,增強農民自主發展能力。

旅遊資源

概況

上張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是仙居縣委舊址所在地,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是紅十三軍活動的主要地區。近年來,上張鄉文化事業發展迅速,現有文化活動中心,門球隊、腰鼓隊等多個團體,為提高全民健身運動和不斷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需要,連年來經常組織舉辦戲曲、門球、籃球、腰鼓等比賽,通過開展各項文化活動,使廣大人民民眾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也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了一批藝術人才,為宣傳上張、建設上張做出積極的貢獻。

旅遊資源

(1)紅色旅遊資源——中共仙居縣委舊址

中共仙居縣委舊址座落在上張鄉姚岸村,2006年7月8日,正式開館運行,並被評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開館後,先後接待縣、鄉兩級及各類大專院校的學生,開展黨的生日等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開館後,先後接待縣、鄉兩級及各類大專院校的學生,開展黨的生日等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成效顯著。

(2)鄉村旅遊——農家樂

上張鄉村旅遊業日漸繁榮,六畝田、姚岸、苗遼的農家樂已正式掛牌營業,融吃、住為一體,集休閒、避暑於一身,可享受“推門即見景,憑窗可攬勝”、“臥居山林間,坐看雲起時”的愜意,是一個以休閒避暑度假農家樂為主題的多功能複合型鄉村旅遊勝地。

(3)古越岩畫

古越巨型岩畫位於上張鄉西塘村山坡石壁之上,是由百越先民在2000年前遺留下來的。據行內人士考證,這處岩畫是東南沿海發現的迄今為止最大的一處岩畫。

這些巨型岩畫位於上張鄉西塘村高山塘、大岩塔嶺和冷水灣頭的海拔六七百米的岩壁上,面積大約有1000多平方米。該處岩壁呈深黑色,溝溝坎坎里寫滿了滄桑,岩壁上刻滿了各種圖案。有的像柴刀、犁耙等生產工具,有的像蛇、龍等動物,有的則像棋盤、房子。

上張鄉的岩畫,面積達到了1000平方米,這為研究東南沿海地區,甚至全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藝術,尤其是古代越族人的生活提供了依據。

紀念館——中共仙居縣委舊址紀念館

中共仙居縣委舊址座落在上張鄉姚岸村,是仙居縣革命老區,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是紅十三軍活動的主要地區,1948年中共仙臨黃邊區委員會成立後,邊區委曾多次在此辦公,並與國民黨反動統治進行了不懈的鬥爭。1949年6月18日,中共仙居縣委進駐上張鄉姚岸村,設立臨時縣委,做好解放仙居的接管工作。期間,橫溪、田市、朱溪、下各等四個區在此籌建。姚岸村為仙居解放作出重要貢獻。7月8日,仙居縣城解放後,中共仙居縣委撤離姚岸村。

為讓後人牢記這段歷史,2004年10月中旬,仙居縣委決定在姚岸村重修中共仙居縣委舊址紀念館,紀念館從2005年開始籌建,到2006年7月建成。重建後的仙居縣委舊址為5間磚木結構樓房,占地面積230平方米。整個基地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總投資500多萬元,包括主建築仙居縣委舊址紀念館、烈士紀念碑、古樹群落、體育場地等。目前已被列為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館藏文物有當年紅十三軍和浙南遊擊隊三五支隊戰鬥用過的刀、槍等實物,同時擺列了當年的農具,如蓑衣、草鞋及製作工具、搗球、犁具等;陳設有原縣委工作人員的生活設施;文字介紹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

民間藝術

(1)周氏宗祠木雕

歷史沿革:方山周氏宗祠,建造於清朝,具體年代不祥,宗祠建築中的木雕藝術十分花哨華麗,雕工十分精湛,藝術水平很高。方山宗祠是方山周氏先人集資建造的,當時遍請了附近各村及“下三府”杭州地區的木雕藝人近40多人,歷經2個多月精心細雕而成,雕刻藝術嘆為現止。宗祠占地約540平方,座北朝南,門樓、門廳、大廳、東西兩廂,四個部份,門廳保存完好,屋頂為硬山式兩坡頂,內部為穹頂的弧形,造型氣派、大方;柱頭拱檐枋雕飾十分花哨華麗,內客有龍鳳花草等,皆矯健靈動,瑰麗豪雄。所有雕刻刻工十分精湛,藝術水平很高。大廳、硬山式屋頂,抬梁式結構、柱頭拱、牛腿、黃樑上雕刻著龍鳳花草。人物等。變態多姿,奇趣黃生,雕刻風格遒勁高邁,而又清麗細緻,栩栩如生、形象其切動人,其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地理環境:方山宗祠位於方山村內。方山村地處山區。山區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為以木料結構的宗祠祠堂建造提供了極為方便的原材料。據現存方山村老人敘述當時方山村民特別喜愛木工雕刻,本村也有木雕藝人,在人力不足情況下,遍請40多人起雕刻 。
製作工藝流程:選好木料,取好材配,]刨光,用鉛筆在木料上進行素描,把要刻的人物鳥類,花卉等用素描方法描在木料上,根據線條,用雕刀刻,木鋸條鋸(一種很細的木據雕刻藝人的專用鋸條),進行拋光(砂紙搓)上漆、描繪。

工藝材質:以木回樹,香樟,楓樹等闊葉林樹種為主,因這幾種闊林質地柔和、潔白。

保存發展情況:該周氏宗祠的木雕保存比較完整,許許多雕刻風格遒勁,清麗細緻栩栩如生,形象真切動人,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2)扁擔短柱

歷史沿革:來歷相傳神仙李鐵拐雲遊到上張馬安山,見一農夫雙手提著兩框東西吃力往下趕,李鐵拐把平日自己的鐵拐放在肩上省力,於是建議農夫破一根木頭來擔,果然省力不少。但是路遠卻站不穩,李鐵拐將自己的鐵拐給農夫一用,效果更佳,這位聰明的農夫從此發明了扁擔短柱。扁擔短柱何時產生具體年代無法考證。流傳用於上張山區人民的是世世代代,祖祖輩輩相應傳承下不斷擴大勞動工具,目前,在上張山區勞動農民仍然在使用。是勞動人民在勞作過程中自己創造的一種減輕肩挑勞作的壓力,緩解勞動強度,實際上是利用了力學中的槓桿原理。

地理環境:上張是山區、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有大量的材製作扁擔短柱。山區農民運貨回家、送貨出門都是肩挑的,因此,扁擔短柱是山區農民在肩挑過程中起到緩解勞累的作用。

製作工藝流程:先取一根直徑10多公分,長8尺的硬質闊葉林,一破兩半,中間部份留厚,兩頭用斧頭削平削扁,最用刨打光,兩頭的梢頭上鑽4個孔釘,粗竹打樁,便成扁擔。如果生樹,做成粗坯綁在房柱上涼乾,防止變型。扁擔分成三種,兩頭尖的叫扁挑,兩頭沒梢的叫扁沖,有梢的才叫扁擔。

短柱工藝原理,取一根直徑5公分大的小雜術長短與人肩部相平,在樹丫處的下部用刀做好平槽,頂部做平,增加扁擔的接觸面。扁擔、短柱的作作用就是利用人體肩部的力量,增加人體的負擔數量,達到減輕用力的限度。實際上就是利用力學中的槓桿原理,這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工藝材質:用來製作扁擔短短柱的原材料大部份是以闊葉林的硬質木材為主,硬質木材,如:力柴、抗力柴等,質硬堅固。

保存發展情況:目前,山區農民大部份都在用。

聯繫人:徐南何上張鄉徐山村

(3)打岩號子

歷史沿革:打岩號子,產生於打岩人,在打岩,搬石頭等勞動中按照自己的勞動節奏,自然而形成的一種流傳於民間的激勵自己勞動潛能,緩解疲勞的順口溜。古時,打岩沒機械,山區人民為了建設自己家園,一般一家人或親戚朋友一起上山手工開採岩石,為了緩解勞動的辛苦和枯燥,便有這樣形式。

據傳說,從前在上張生活著一個名叫張三仙的能人,一天路過寺前,(現為善音村)看到一夥人很吃力地在打岩(敲岩)搬岩、為他們編了順口溜:嗨喲……,桐籽花開像酒蠱,嗨喲……,梔籽開花像毛蚣,於是便流傳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號子內容越來越豐富。

上張的打岩號子據打岩人敘述,是上輩人流傳相承下來的,主要形式是三人為一組,一人拿鐵桿、兩人揮捶,揮錘二人輪流唱,一人一句,一般針對過路人,特別女人經過編的順口溜。象:十八小豬、大面娘等。以詼諧、嬉要的語言,來減輕勞強度。到了二十世紀60年代初,大躍進時期,甚是鼎盛立,農村基本建設開展的如火如荼,如:造地,興修水利,這都是以岩石頭為主要建造材料,因而打岩人、劈岩人、石工、石匠、越來越多。現在由於現代技術迅速發展,手工操作也越來越少,在上張流傳,能唱這種號子也為數不多,大概還有60來人。

目前繼承與發展情況:目前,會打岩的人大概有60來人,分布在上張鄉的善音村、方山村、姚岸村、湯口等村、主要以善音為主。

1、 日出東方一點紅,漂漂四海影無蹤。三歲寒童千兩重,寶珠過海去京東。

2、桐籽開花象酒蠱,梔籽開花象毛蚣。紫爿開花滿山紅,敢柒開花白濛濛,女人開花月月紅。

3、大姑娘大表嫂,眉毛彎彎象把刀。兩隔壁床頭前,指頭尖尖難做人。

4、十八小豬麵皮黃,手套戒指十八雙。有人問我戒指何處來,一個戒指一個郎。生好小豬蒼蜂腰(蜜蜂),半斤米飯賴得做,放掉織機千斤重,肚上載郎輕如風。生好小豬長蠻長,賽過深山冷岙竹桿娘(草名),長長竹竿沒處用,短短竹乾做文章。生好小豬麵皮黃,賽過深山冷岙毛竹種。毛竹重頭(竹底下)出好筍,小豬越老越風光。

5、老太婆匹豬娘肚,越吃越越會補。

表演形式和特徵:工具是鐵桿、鐵錘、麻繩。在形式上打岩一般三人一組,上山打岩採石,一人提拿鐵乾,二人較流一人一句唱,拿鐵乾一個附和著。是伴隨打岩節奏而歌唱,一種帶有呼號歌曲,沒有音符即興呼號。形式上採取比喻擬人、順口溜方式、以詼諧、嬉耍語言取悅、自悅。

(4)斗笠

歷史沿革:斗笠是農家重要的生活用具,製作斗笠便是一種安身立命的手藝,不是每個人都能會的。在上張有這樣一首打油詩:馬安山大娘(年輕人)涼帽精,上張大娘換點心,善音大娘草蓆精。這說明做斗笠的都是農村婦女,在上張、馬安山村做斗笠最多的,目前該村還有20餘人會做,根據老人敘述,做斗笠的手藝是祖輩一代一代相傳下來,也不知那個朝代產生,到了二十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做斗笠的人數最多,把斗笠拿到到市場上賣,剛開始是三角、後來3元(80年代),6元(90年代)現在是10元左右。斗笠有好幾種,有園頂的、尖頂的、大的、小的、不等,在上張流行的斗笠一般都園項,園直徑60cm公斤左右。
地理環境:上張是山區鄉,農民大多都以農業生產為主,並且山區雨水較多。同時,上張是一個盛產生毛竹的鄉,目前毛竹有13000多畝,為製作斗笠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製作工藝流程:首先到毛竹山上砍來毛竹,用蔑刀刮皮乾淨;其次是,把毛竹截成(用木鋸)80公斤左右長,三是劈竹,破成細細蔑條,並用夾刀將蔑條刮光滑,放置在涼帽蓋上進行紡織。四是把棕麗葉放在熱水中浸沉1個時間左右,使棕葉和軟,上下兩面都編好後,把頂放在涼帽(斗笠)筒上,棕衣毛、棕葉均勻地分攤在兩層篾條之間。五是用破成細條的竹條3條封口(用上)斗笠就園滿完成了。製作一個斗笠,大的需要2—3個小時左右,一天能制3個斗笠。工具:蔑刀一把、斗笠鍋蓋一個、四尺櫈一條、竹鋸一把、刮刀一付、斗笠頂竹1隻,斗笠筒一隻,剪刀一把。

工藝材質:毛竹:毛竹原地要細,要求用三年竹,生長在南山黃泥土層的竹,竹節要少,細、平、才能有韌性。

棕麗毛:棕樹是一種喬木,它的毛細密用作斗笠的夾層。

棕麗竹:是一種喬木闊葉它的葉可以用作斗笠和夾層。

保存發展情況:目前,能做斗笠的人越來越少,戴斗笠的人也越來越少,但山區農村也是比較普遍的,上張範圍還有40人左右會做斗笠。

(5)澆頭面

歷史沿革:澆頭面是流傳在仙居的一種招待客人的一種美食。相傳神仙呂洞賓雲遊到仙居磨菇岩,因飢餓難忍,走進一農夫家,看見主人正在吃麵,有客人到,主人準備重新燒菜,呂洞賓見主人的牆上掛有黃花菜,筍衣等物,便親自動手,將黃花菜、筍衣、豬肉合在一起,準備當作下酒菜,匆忙的主人卻將倒在面上面,呂洞賓一吃,果然味道不同,因黃花菜,筍衣,豆腐乾等熏焦故稱焦頭面、後來人們認為焦頭面不好聽,故用譯音澆頭面來命名,故稱澆頭面。

製作工藝流程:取雞蛋、金針人即黃化菜,臘肉、筍乾絲、豆腐、豆腐乾、為材料,先把雞蛋打散糊成布龍狀叫煎雞蛋,金針用溫水泡開,臘肉切成細條炒乾煎豆腐,把這些東西炒熟後,放進水,做成湯汁叫面澆頭,而米麵或麥面燒好後,把這些澆頭倒在面上面,即叫澆頭面。

工藝材質:原料是雞蛋、黃花菜、豬肉或鮮肉,筍乾、筍絲、豆腐、豆腐乾、香茹、米麵或表面。

保存發展情況:山區人民熱情好客,都用澆頭面接待客人,在上張普遍流傳。

(6)竹階

歷史沿革:竹階是我縣山區民眾自己發明的一種省力省功的勞動工具。據一些老年人傳說,在沒有發明竹階以前,人們打豆一直用手搓或木棒敲,這種方法吃力又費時,而且效果也不佳,於是人們在勞動中得到啟發,把打夯的方法移用到打豆中來,但是打夯的夯是木頭做的,容易將豆打扁或者打碎,一些頭腦靈活的人從竹枝有彈性中找到靈感,將打夯用的木頭改成竹枝的條,這樣既省力又不把豆打碎。於是發明了竹階彈豆。

製作工藝流程:取一丈二長的竹梢,在粗的一頭二尺處,用鋸鋸斷三分之二,留一小部份,變成竹藝用火加熱,使之彎曲、備用。取10根左右的粗竹枝條,去掉所有的小竹枝,粗略打光,在中間部位加熱,按順時針方向鏇轉使之彎曲。取三個大小一段的鐵絲圈,沒有鐵絲圈的用藤也可代替,取一把30公分長的硬質木頭,做成一長一短的凹槽,短的做成滑輪狀的凸槽,爭取做好圓狀,將木枝彎曲的部位套在長凸槽時,經過鐵絲圈,編組織成竹排形狀,然後將竹梢頂部的彎曲的竹片與本滑輪相套,就做成了竹階。

工藝材質:毛竹身上的毛竹條,要粗粗的這種,做好竹階後,既硬又韌;手把柄用木頭做一般用杉木做。因杉木燥後輕揮階打豆時重量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