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善

上帝之善

《上帝之善》是一部由[美]史蒂芬·朗所著的書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信息

作者:[美]史蒂芬·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標題:神學、教會與社會秩序
原作名:The goodness of God : theology, church, and the social order
譯者:段素革/李晨旭
出版年:2017-11-1
定價:85
裝幀:平裝
ISBN:9787208149076

內容簡介

由史蒂芬·朗著的《上帝之善(神學教會與社會秩序)/經典與文明》提出關於善的各類問題,並從哲學、社會學、倫理學、神學多角度加以回答,思路新穎,闡釋邏輯性強且生動。本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偏重“理論”,涉及關於善的哲學和神學傳統。它從倫理學角度來闡釋“善”的含義,認為倫理學是對善的追求和對惡的規避。作者通過援引來自哲學、小說、神學及聖經中的各種資源,遵循聖奧古斯丁、阿奎那、康德、尼采等偉大思想家的思路,認為善與惡之間並不存在一種必然的聯繫,善比惡更加基本,因為上帝的創造本身是善的,而惡就似一個無理數,荒謬而無法解釋;與惡相比較,於我們的存在而言,善是基本的,惡至多是善的喪失狀態。但是,僅僅通過倫理學這門哲學學科,我們不能夠解釋善所具有的迷人的魅力,而神學則考慮這種神秘的、迷人的善呼喚我們去追尋它,而不是某種單單通過我們的意志努力而去實現、定義、創造或解釋的善。基督教神學將這個善稱為“上帝”。第二部分闡述了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那些思考的實踐意義。在解釋了具有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過程之後,既提出了傳統以來基督教對於社會秩序問題的各種回應,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案例,如家庭、種族、戰爭與和平、經濟、警務等,以此闡釋教會與其他社會組織的關係。有些問題可能只限於美國,有些卻是國際範圍的問題。

目錄

作為社會建構的道德準則 2.上帝、善以及作為存在之超越屬性的善 3.善與聖靈 4.存在沒有上帝的善嗎 5.存在沒有善的上帝嗎? 6.惡中存有團結嗎 7.善的追尋 第一部分 倫理學從屬於神學 1.超越惡,去追求一種令人著迷的善 1.1 以“催眠之器具”看待善惡 1.2 “被捲入” 1.3 被捲入悲劇性的命運 1.4 超越惡 1.5 向著令人著迷的善 被捲入對上帝的追尋 1.6 互競的視野/可供選擇的不同追求 2.康德對宗教的道德革命 追尋自由 2.1 批駁一種狹隘的神學 康德的批判問題的有用性 2.2 “亦此亦彼”的神學 2.3 康德之問 感性對象可以是神學對象嗎? 2.4 康德的回答及其對宗教的道德革命 上帝只能通過自由而被思索 2.5 克服康德哲學之過 2.6 對康德答案的重複 公共神學家 2.7 馬克斯.斯塔克豪斯的普遍道德秩序 2.8 羅納德.蒂曼的教條主義的政治自由主義 2.9 伊斯梅爾·加西亞 《尊嚴:拉丁美洲眼中的倫理學》 2.10 作為公共身份的教會 2.11 倫理學從屬於神學 作為神學家的托馬斯.阿奎那 2.12 忘掉康德的答案,記住康德的問題 2.13 耶穌 國之善、國之需、國之敵 3 通過神聖性之美來超越惡 真神、真? 3.1.上帝、自由、善惡 3.2 惡的現實存在 3.3 基督論之為人論 3.4 一種天主教教會學的選擇? 3.5 雙重效應 康德哲學的追尋再探 3.6 對象與意圖 3.7 自由僅僅是“別無可失”的另一種說法 3.8 “你們便如神,能知善惡” 3.9 墮落 3.10 靈知(諾斯替)主義關於善的內在性 3.11 作為非本質屬性的惡 3.12 惡的救贖 4.作為“悔改”的基督教倫理學 4.1 修復的聖職 4.2 正經的悔改 4.3 作為一種德性的悔改 4.4 悔改的丟失 4.5 最低限主義與禮儀書傳統 4.6 這是倫理學嗎 第二部分 教會與其他社會組織 5.教會 欲望的安排 5.1 十二使徒的形成 一次新的創造 5.2 教會的失敗 5.3 以嬰孩洗禮還是成人洗禮來變更統治者呢 5.4 不團結 教會的標誌之 5.5 社會組織的正常秩序及教會的非必要性 5.6 合理欲望——超自然德性的順從 5.7 諸罪宗 5.8 恩惠與真福 5.9 恩惠的社會組織 5.10 掌控欲望 6.家庭 6.1 教會的社會再生產 6.2 婚姻之善 6.3 誰是我們要侍奉的主 6.4 作為偶像崇拜以及不合之根源的家庭 種族的產生 6.5 一、聖、公、使徒陸的黑人或白人的教會 6.6 另一種可選擇的家庭生活方式 6.7 忠誠的反對派 6.8 基於公民秩序理由的反對 6.9 福音的再希臘化 6.10 對希臘精神的基督教再改造 6.11 墮胎 人類肉體的商品化 6.12 墮胎 治國術還是教會政治 6.13 死之尊嚴 6.14 按經濟學的語言來講,老齡化是稀缺資源的最優配置 6.15 迫在眉睫的社會保障危機 6.16 按神學的語言來講,死亡是對博愛的參與 6.17 尊敬長者 6.18 處於衝突中的語言

7.市場 7.1 象徵著利益交換的耶穌 7.2 聖餐禮的實現 7.3 角色的反轉 7.4 公有制 7.5 質詢傳統 7.6 資本主義的設計 7.7 普世的教會與普世的市場 7.8 政治(非)現實主義 7.9 一種普世經濟的文化邏輯 7.10 國家與軍事力量 7.1l 教會 7.12 教會印記與市場創痕 8.城邦 8.1 皇帝的去神聖化 8.2 神性的再現 政教合權 8.3 刀劍的力量 8.4 上帝與暴力 8.5 作為實踐虔誠之心的戰爭 8.6 從斯巴達到克勞塞維茨 8.7 暴力的讓與 8.8 作為國家工程的信仰自由 8.9 現代戰爭 8.10 謙卑的邏輯 把相對的東西變成絕對的,這是引發戰爭的根源嗎 8.11 作為補救的謙卑 8.12 犯罪與懲罰,悔改與和解 結論 簡略參考書目

1.

作為社會建構的道德準則 2.上帝、善以及作為存在之超越屬性的善 3.善與聖靈 4.存在沒有上帝的善嗎 5.存在沒有善的上帝嗎? 6.惡中存有團結嗎 7.善的追尋 第一部分 倫理學從屬於神學 1.超越惡,去追求一種令人著迷的善 1.1 以“催眠之器具”看待善惡 1.2 “被捲入” 1.3 被捲入悲劇性的命運 1.4 超越惡 1.5 向著令人著迷的善 被捲入對上帝的追尋 1.6 互競的視野/可供選擇的不同追求 2.康德對宗教的道德革命 追尋自由 2.1 批駁一種狹隘的神學 康德的批判問題的有用性 2.2 “亦此亦彼”的神學 2.3 康德之問 感性對象可以是神學對象嗎? 2.4 康德的回答及其對宗教的道德革命 上帝只能通過自由而被思索 2.5 克服康德哲學之過 2.6 對康德答案的重複 公共神學家 2.7 馬克斯.斯塔克豪斯的普遍道德秩序 2.8 羅納德.蒂曼的教條主義的政治自由主義 2.9 伊斯梅爾·加西亞 《尊嚴:拉丁美洲眼中的倫理學》 2.10 作為公共身份的教會 2.11 倫理學從屬於神學 作為神學家的托馬斯.阿奎那 2.12 忘掉康德的答案,記住康德的問題 2.13 耶穌 國之善、國之需、國之敵 3 通過神聖性之美來超越惡 真神、真? 3.1.上帝、自由、善惡 3.2 惡的現實存在 3.3 基督論之為人論 3.4 一種天主教教會學的選擇? 3.5 雙重效應 康德哲學的追尋再探 3.6 對象與意圖 3.7 自由僅僅是“別無可失”的另一種說法 3.8 “你們便如神,能知善惡” 3.9 墮落 3.10 靈知(諾斯替)主義關於善的內在性 3.11 作為非本質屬性的惡 3.12 惡的救贖 4.作為“悔改”的基督教倫理學 4.1 修復的聖職 4.2 正經的悔改 4.3 作為一種德性的悔改 4.4 悔改的丟失 4.5 最低限主義與禮儀書傳統 4.6 這是倫理學嗎 第二部分 教會與其他社會組織 5.教會 欲望的安排 5.1 十二使徒的形成 一次新的創造 5.2 教會的失敗 5.3 以嬰孩洗禮還是成人洗禮來變更統治者呢 5.4 不團結 教會的標誌之 5.5 社會組織的正常秩序及教會的非必要性 5.6 合理欲望——超自然德性的順從 5.7 諸罪宗 5.8 恩惠與真福 5.9 恩惠的社會組織 5.10 掌控欲望 6.家庭 6.1 教會的社會再生產 6.2 婚姻之善 6.3 誰是我們要侍奉的主 6.4 作為偶像崇拜以及不合之根源的家庭 種族的產生 6.5 一、聖、公、使徒陸的黑人或白人的教會 6.6 另一種可選擇的家庭生活方式 6.7 忠誠的反對派 6.8 基於公民秩序理由的反對 6.9 福音的再希臘化 6.10 對希臘精神的基督教再改造 6.11 墮胎 人類肉體的商品化 6.12 墮胎 治國術還是教會政治 6.13 死之尊嚴 6.14 按經濟學的語言來講,老齡化是稀缺資源的最優配置 6.15 迫在眉睫的社會保障危機 6.16 按神學的語言來講,死亡是對博愛的參與 6.17 尊敬長者 6.18 處於衝突中的語言

7.市場 7.1 象徵著利益交換的耶穌 7.2 聖餐禮的實現 7.3 角色的反轉 7.4 公有制 7.5 質詢傳統 7.6 資本主義的設計 7.7 普世的教會與普世的市場 7.8 政治(非)現實主義 7.9 一種普世經濟的文化邏輯 7.10 國家與軍事力量 7.1l 教會 7.12 教會印記與市場創痕 8.城邦 8.1 皇帝的去神聖化 8.2 神性的再現 政教合權 8.3 刀劍的力量 8.4 上帝與暴力 8.5 作為實踐虔誠之心的戰爭 8.6 從斯巴達到克勞塞維茨 8.7 暴力的讓與 8.8 作為國家工程的信仰自由 8.9 現代戰爭 8.10 謙卑的邏輯 把相對的東西變成絕對的,這是引發戰爭的根源嗎 8.11 作為補救的謙卑 8.12 犯罪與懲罰,悔改與和解 結論 簡略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