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巷祠
地理位置
上巷祠即是林氏宗祠,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溪南鎮南砂鄉南社村。祠堂坐西北面東南,前有祠埕,左邊是天后廟。歷史沿革
由於年代久遠,人為破壞,族譜散失等原因,林氏宗祠建於何時暫時無考。但根據本鄉其他族姓記載與傳說,可以推測,祠堂大約建於元末明初。祠堂建築形制為潮汕地區傳統的四點金格局,兩進三間,進了大門有門廳左右是門房,穿過中門是祠院,左右迴廊,正後大廳,左右廂廳,建有一抱印拜亭連線正廳。大廳梁架為三載五木瓜形制。大門屋耳為左右木局,中間火局,大廳及兩廊也是木局。林氏宗祠自建成後一直是上巷林氏族人的聖地,但在清初斥地時遭到破壞。海禁解除後又重新修復,恢復祭祀。
“五四”運動之後,女子教育受到社會的重視,南砂於20世紀20年代便於祠堂址創辦了“端勤女子學校”,數年後該校併入報國學校,男女開始同校學習。
到解放與文革破除封建迷信等政治活動,祠堂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破環,祠內神龕與祖先牌位畫像被毀,祭器被盜,被毀。木雕隔扇門被拆,屋頂嵌瓷,牆壁彩畫,梁架木雕被破壞嚴重。碑刻楹聯與殘存木雕大門匾額用貝灰塗抹,門樓肚裝飾全部被毀,石鼓被毀,僅剩基座,也已經風化嚴重,祠前廣場被圈占,面積不足原來一半,僅餘三分之一。
祠堂之後改做他用,生產隊址,活動室,鑼鼓室,私人作坊,等等使祠堂在以後的歲月里持續遭受破壞。
文物遺存
碑刻
現上巷祠記憶體有一石碑刻,嵌在右迴廊牆裡。名“永思碑”,內容書寫族裡名人,祠堂等事宜。壁畫
祠堂有壁畫多處,但大多數是屋檐下的畫帶較簡單。而規模較大的有三處,位於大廳神龕後的壁畫,由於年代久遠,損毀嚴重已經看不太清楚內容。位於左右廂廳龜亭牆壁壁畫,左邊的壁畫已經脫落(不排除人為破壞)而右邊的壁畫畫的是,一位身著漢族官員服飾的男子與一位執紼的貴族婦女,但也殘破斑駁了。楹聯
位於大門石柱有一副對聯:蓮陽分派流風遠,南砂名垂惠澤長。傳說
插葦擇祠址
相傳當年上巷林宗公要建祠堂,請來風水先生擇址,風水先生最後選中了位於今西社林氏大宗祠和今上巷祠兩處地方,吩咐說在兩地插下各一根蘆葦,明天將兩處的蘆葦拔起,哪裡的蘆葦根底就在那裡建祠堂,此話被在一旁的養鴨母人(林氏大宗公)聽到,隔天天未亮,養鴨人便將兩地的的蘆葦拔起,發現今林氏大宗祠的蘆葦根多且壯,而今上巷祠處的蘆葦根則較少,遂把根多的蘆葦根削去,重新插下,天明上巷林宗公來視察看到今上巷祠處的蘆葦根多,便將祠堂建在了那裡,這就是今天的上巷祠了。南砂上巷林氏由來
南砂上巷林氏是自蓮陽(南洋)即今天蓮上鎮上巷鄉遷來的,遷來時間大概為宋代(南宋)。至於為什麼稱上巷林則是為了區分另一支從福建莆田遷來南砂的林氏。上巷林氏雖遷來南砂很久了,但其人口繁衍緩慢,至今人口不多,遠不及慢來的林氏,現在族人主要居於南砂南社和北社。也有遷到外地創祖的。
名人
林某,科舉時代的歲進士(舉人),由於資料不詳不知名與事跡(其事跡載於永思碑)。前泰國警察總監鑾察,打幹哥頌警上將,祖籍澄海南砂鄉。
其實上巷林氏不止這些名人,但由於年代久遠,族譜被毀散失,資料稀少等原因,暫時只能列出以上兩位。
支祠
玉祖公祠
玉祖公祠簡稱玉祖祠,位於北社,面宮前池,眺獅象山,左靠上巷林大宅(俗稱紅窗里),右臨文武帝廟。約建於清末民初,面闊三間兩進,左右火巷。現在也殘破不堪。上巷林氏宗祠現狀與倡議
現狀
祠堂由於歷史久遠,加上幾十年來的人為破壞與自然侵蝕已經殘破不堪,現在作為私人作坊,祠埕被占,祠堂內外種上了樹木,一遇到颳風下雨天氣,樹枝搖晃刮落屋瓦,樹木生長擠壓穿透祠堂地基,屋頂爬滿藤蔓,根穿進屋頂造成漏雨,幾近崩塌。倡議
欣逢盛世,現在政府也在鼓勵支持修繕保護文物古蹟。希望上巷林氏族人團結一致,成立宗親理事會,修繕祖祠,慎終追遠,崇功報德,發揚祖宗美德,啟迪後代。祖祠的重光擔子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了。不要等到塌了,沒了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