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原平市崞陽鎮上吉村
上吉村是山西省原平市崞陽鎮46村之一,該村位於崞陽鎮北一公里處,全村共230戶人家,有620人,有耕地面積890畝。
該村地埋位置獨特,東掖國道,西臨湖泉。南抱河塘,北依良田。環境之美,猶如蘇杭,區區小村。人傑地靈。景泰物阜,村民歷來以耕耘為主,兼造紙、商貿運輸、農副安排之巧,管理之善,無工業污染,空氣清晰,其有很好的發展綠色農業的廣闊前景。
近年來,該村以科學發展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地、鎮關於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因地制宜,開展新農村建設發展,主要從以下幾點做了工作。
一、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打井1眼,修水庫1座,安裝變壓器兩台。使全村890畝地變水澆地,為農業增產,為農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改善人居環境,建沼氣,改廁,該圈,該廚,安裝了自來水,使全村村民用上了安全、衛生、清潔的飲用水。
三、醫療衛生通訊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全村98%村民參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95%村民通了電話及閉路電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鎮上吉村
上吉村位於小陶鎮北部,距離鎮區7公里,是永安進入小陶的第一站。全村分為5個村民小組沒,125戶,436人。耕地面積617畝,林地面積5308畝,其中毛竹林142畝,以柑桔類為主的果樹248畝。2005年村財收入30.9萬元,村民人均收入4437元。
近年來,全村農民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村兩委的領導下,在農業上村民以發展“早稻—再生稻—萵苣”這一高效模式產業為主,率先在全鎮創造出畝產值近5000元的栽培模式。全村有果園面積200多畝,也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在工業上,現有水泥管加工專業戶5戶,從事撈沙專業10戶,從事鏟車、鉤車專業3戶,從事個體經營15戶。2006年新開工業園一個,面積約為70畝,現已引進一家外資企業,可增加村財收入3萬元,可解決村民就業30餘人。預計2006年村財收入達3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4700元。[1] 旅遊資源也日益近增.
3、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黃山鎮上吉村
上吉自然村隸屬於黃山鎮五台居委會,屬於壩區。位於黃山鎮南邊,距離五台居委會2.5公里,距離黃山鎮6公里。國土面積有9.1平方公里,海拔2395米,年平均氣溫12.6℃,年降水量953.9毫米。
自然資源
到2006年底,全村無耕地,擁有林地5400畝,其中無經濟林果地;無水面面積;有荒山荒地500畝,其他面積200畝。具有城郊優勢。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四通,村內無路燈。全村沒有通自來水,有8戶飲用井水,有8戶通電,有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有農用運輸車61輛,拖拉機15輛,機車12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8戶。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5萬元,其中:畜牧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54.8%(其中,2006年內出欄肉豬30頭,出欄肉牛1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1.3萬元,占總收入的72.9%;工資性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129%。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農民收入以交通運輸及勞務輸出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0.6%),在省內務工2人。
人口衛生
到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8戶,鄉村人口537人,其中男性248人,女性289人。其中農業人口15人,勞動力312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其中納西族526人,漢族8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37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529人,五保戶2戶。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8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玉龍中學,中學生就讀到民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到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9人,其中小學生41人,中學生48人。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2006年末集體總收入8萬元,有固定資產1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