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伍鄉

上伍鄉

上伍鄉位於河北省滄州市青縣南部,是青縣的南大門,轄15個行政村,人口1.95萬人,耕地面積4.32萬畝。104國道、京滬鐵路、京杭大運河、子牙新河以及即將動工興建的京滬高速鐵路縱貫鄉域,交通便捷、區位優越。被認定為河北省綠色村莊。

基本信息

轄區代碼

上伍鄉代碼 130922200:~201 上伍村 ~202 下伍村 ~203 清和莊村 ~204 小安頭村 ~205 大王莊村 ~206 小許莊村 ~207 小蘇莊村 ~208 馮官屯村 ~209 周官屯村 ~210 林缺屯村 ~211 李窯村 ~212 小杜莊村 ~213 坑頭村 ~214 歐辛莊村 ~215 周龍莊村

歷史沿革

原為上伍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6年更名周官屯鄉(Zhouguantun Xiang)。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周官屯、上伍、下伍、坑頭、周龍莊、清和莊、小安頭、歐辛莊、小杜莊、李窯、林缺屯、馮官屯、大王莊、小蘇莊、小許莊15個行政村。後又復名上伍鄉。

自然條件

上伍鄉毗鄰京杭大運河,倍受引黃濟津客水滋潤,水豐土肥,人傑地靈。104國道,京滬鐵路,以及即將動工興建的京滬高速鐵路縱貫鄉域,交通便捷,區位優越。

鄉鎮經濟

2005年,上伍鄉黨委、政府致力於和諧社會建設,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立足自身實際,抓住並創造區域優勢,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4年共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80425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10071萬元,增加值19124萬元,稅收492萬元。主導產業:上伍鄉農業抓住特色調結構,壯大龍頭增效益,農業產業化格局得到進一步最佳化確立了“堤內花生堤外樹,建好小區促畜牧”的農業發展思路,突出抓好以奶牛、蛋雞為主的畜牧業,以速生楊、棗樹,為主的林果業,以花生、棉花為主的旱作農業。

1、畜牧養殖業有了新突破。華泰奶牛場從2003年10月成立以來,依靠科學的管理制度和公司+基地+養殖戶的合作模式,迅速發展壯大,奶牛存欄530多頭,日產鮮奶超過3噸,預計到2005年底可實現存欄700頭,並建成省級標準化養殖小區。為配合文明生態村建設,上伍鄉積極做好畜禽外遷工作,並加快完善各村養殖小區建設。到目前,全鄉共有各類養殖小區16個,達到縣級標準的8個,全鄉雞隻存欄39萬隻,豬存欄3286頭,牛存欄3710頭,羊存欄10000隻。

2、林果業出現新亮點。按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經濟林與生態林相結合的原則,大力推進生態綠化建設,基本實現了“村在林中,院在樹中,人居綠中”的目標,尤其是年產8萬立方米中密度纖維板的鑫鑫木業有限公司落戶該鄉後,為上伍鄉速生楊基地林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兩年來,全鄉新植速生楊28萬株,新增綠化面積3500畝,為青縣實施“東部綠化工程”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3、旱作農業有了新發展。近幾年,該鄉的花生、棉花生產一直在農業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鄉農委因勢利導,積極做好新品種引進,新技術培訓等服務文章,實現了花生、棉花“雙萬畝”的目標,成為青縣小有名氣的棉油基地。上伍鄉工業扭住項目求發展,圍繞招商優環境,工業企業飛速發展確立了“現有企業抓技改,盤活存量添活力,對外開放增後勁,強化服務優環境”的發展思路,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傾力築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到目前,全鄉共有二、三產業企業580攤,其中第二產業企業151攤,第三產業429攤,從業人員6049人,基本形成了建築板材、電子機箱、針織服裝、軋鋼製造等8業並舉的局面。2004年共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80425萬元,收入76446萬元,利潤477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1%、18.1%和8.3%。(一)建築裝修板材業由鑫鑫木業有限公司、金海環保建材等3家企業組成,年產值10000萬元,利稅1150萬元。(二)電子機箱業由滄州萬達電路板廠、勝達機箱廠等29家企業構成,年產值9000萬元,利稅900萬元。(三)金屬製造業由滄州恆力液壓機械廠、鑫利五金、滄州慶璉金屬製品等5家企業組成,年產值4000萬元,利稅400萬元。(四)造紙及紙製品廠由青縣板紙廠、新興造紙廠、騰飛紙箱廠等8家企業組成,年產值3500萬元,利稅300萬元。(五)橡塑製品業由滄州中源橡膠製品有限公司、勝利膠廠、李窯化纖織物等13家企業組成,年產值3000萬元,利稅300萬元。(六)針織服裝業由新穎製衣有限公司、大王莊服裝廠等7家企業組成,年產值1200萬元,利稅90萬元。(七)化工業龍頭企業為滄州中天化工,年產值1000萬元,利稅180萬元。(八)運輸業主要由周官屯汽車運輸隊、四通汽車運輸隊、宏達汽車運輸隊、方正汽車運輸隊等5家組成,擁有大型汽車180多部,年創產值1.9億元,利稅1900萬元。

社會事業

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財稅工作在大力發展企業、積極培植稅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嚴防稅源流失,保證稅收及時入庫。計生工作重心下移,促進了“三為主”水平的提高,各項指標一直處於全縣前列。穩定工作注重發揮基層民調組織作用,數年來無一例群體上訪事件,人民安居樂業。教育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四制”體系,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最佳化,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2003年中考一中上線18人,在全縣鄉鎮中學位居第一。公民道德建設再上新台階,湧現了一大批孝教模範、教子模範,“孝敬、友善、誠實、勤儉”的道德風尚更加深入人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