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九十年代末,江蘇省海安縣學生體育協會針對一些學校場地條件差、器材比較貧乏、學生人數多等實際狀況,研究開發了一項新穎別致的能在城鄉學校普遍開展、適合廣大青少年身心特點的球類運動——三門球運動。三門球運動作為一項新興運動項目,在體育教學、課外活動和訓練競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套用,既豐富了學校體育教育,又豐富了學生課餘體育生活。之所以能迅速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和體育工作者所接受,主要是因為該運動具有鮮明的實用性、益智性和較強的觀賞性。
實用特點
1、它的技、戰術不太複雜,簡便易學,稍微了解基本規則就能上場比賽,在遊戲對抗中享受樂趣,同時在運用中掌握基本的技、戰術。
2、它對全面發展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有較大的價值。由於對抗激烈,攻守轉換快速突然,防守陣營的聯合轉化不斷,需要在各種距離和複雜狀況下運用各種方式射門,必須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和體能。而棱形球體反彈方向捉摸不定,攻守轉換的瞬息變化,對於培養學生快速反應能力和靈活性有明顯作用。
3、益智性是該運動的又一特性。它始終處在一個三方較量的態勢之中,三個隊都想獲勝,矛盾尤顯尖銳和複雜。在比賽中要鬥勇,更要鬥智,既要本隊團結協作,又要隨時準備聯合兩隊中任何一方來阻止另一隊的進攻。在反覆的對抗中,參與著積極而深刻的審時度勢,靈活而周密的運籌角逐,無疑有利於智力,提高思維的整體意識和應變能力。
4、三門球運動具有較強的觀賞性。由於三門球運動對抗激烈,變化多端莫測,對抗形式獨特,計分方法別致以及競賽結果不可預知等因素,這就對三門球產生了新奇和刺激,富有現代的氣息,場面激烈耐看,符合現代人的欣賞品位和心理。
技術特點
三門球運動由奔跑、投射、跳躍、抱攔、擺脫等動作構成的技術體系,在戰略思想指導下通過戰術組合而成,能促進身心健康及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門球技術包括進攻和防守兩大部分。進攻技術包括射門、傳接球和擺脫等。防守技術包括防守對手、封搶打斷球以及抱攔等。
三門球戰術同樣包括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兩大體系。進攻戰術包括進攻的基礎配合、快攻、佯攻與轉移等,而進攻戰術形成的掩護、突破分球、轉移、交叉換位等正是構成全隊進攻戰術的基礎。防守戰術則包括防守的基礎配合、協防、防快攻等,合圍、堵截、區域協同等乃是防守戰術形成的基礎。
場地
三門球球場的半徑為12-15米。在球場圓周界線上等距離設有三個白色球門,兩球門中點的直線據離為25.98米。球門後安裝白色球網。球門寬2米,高1.6米(或寬1.8米、高1.4米)。球門橫樑正中分別安裝長0.5米、高0.15米的紅、綠、黃標誌牌。球場中央設有半徑3米的中圈。每個球門前設有一個以球門底線中點為圓心,4米半徑的禁區。在每兩個球門之間界線的中點外1米處,設高1.6米的分界旗。分界旗為等腰三角形,底邊長0。6米,高0.3米。在紅、綠兩球門間為紅、綠色,在綠、黃兩球門間為綠、黃色,在黃、紅兩球門間為黃、紅色。三門球運動所用球為正三稜體,棱長0.16米或0.12米),頂部為弧形,用皮革製成,可充氣,重量不少於250克,不多於300克(或200克至250克)。
比賽
三門球比賽共分三節,每節10分鐘。兩節之間休息5分鐘。每隊出場5 名球員。每節開始由裁判員在中圈擲球,獲得球的一隊為進攻方,其餘兩隊均為防守方。進攻方可將球向場上任何方向傳遞、滾動或持球跑動,以射門得分為目的。每場次參賽各方的基礎分均為80分,進攻方每射中一次則防守兩方分別被扣減1分。如果連續攻破自己的防守兩方門則進攻方加2分。比賽過程中進攻方被防守一方或兩方抱住造成持球超過5秒,則進攻方被扣1分。某方球門被攻破後,由該方在門前禁區內發球繼續比賽。防守方則通過搶斷、封堵球、抱、拉持球隊員的軀幹或上肢,圍擋進攻隊員的跑動來阻止進攻方射門。每節比賽結束,按順時針方向輪換場地,輪換場地時要更換分界旗和球門上的標誌牌,最後以全場比賽得分多少確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