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三言”、“二拍”是我國古代流傳頗廣的短篇小說集。“三言”是指明代馮夢龍所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規模宏大的白話短篇小說總集,也是白話短篇小說發展歷程上由民間藝人的口頭藝術轉為文人作家的案頭文學的第一座豐碑。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複雜,從各個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編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是作者根據野史筆記、文言小說和當時的社會傳聞創作的,主體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財富和享樂的社會風氣,同時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人們渴望愛情和平等的自由主義思想。“三言二拍”總計四百多萬字,收錄故事盡200篇。《三言二拍》從中選取71篇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和可讀性的故事,可以幫助讀者去粗取精、一管窺豹。
三言
每集四十篇,共120篇。輯錄了宋元明以來的文言筆記、傳奇小說、戲曲、歷史故事、乃至社會傳聞再創作而成。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複雜,從各個角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所收錄的作品,無論是宋元舊篇,還是明代新作和馮夢龍擬作,都程度不同地經過馮夢龍增刪和潤飾。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複雜。有對封建官僚醜惡的譴責和對正直官吏德行的讚揚,有對友誼、愛情的歌頌和對背信棄義、負心行為的斥責。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寫了市井百姓的生活。如《施潤澤灘闕遇友》、《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賣油郎獨占花魁》等。在這些作品裡,強調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應該得到尊重,所宣揚的道德標準、婚姻原則,與封建禮教、傳統觀念是相違悖的。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識的體現。三言中每一章都講了一個道理,但有的章節穢語甚多,而有的則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比如《醒世恆言》中有一章《賣油郎獨占花魁》講了油郎秦重尋父、花魁娘子尋夫從良過程中兩人從相識到相愛的美好故事。“三言”中的優秀作品,既重視故事完整,情節曲折和細節豐富,又調動了多種表現手段,刻畫人物性格。它的刊行,推動了短篇小說的發展和繁榮,標誌著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民族風格和特點已經形成。
二拍
每集40卷,共80卷。作者根據野史筆記、聞言小說和當時的社會傳聞創作的,主題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財富和享樂的社會風氣,同時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人們渴望愛情和平等的自由主義思想。“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意識。如《轉運漢巧遇洞庭紅》寫商人泛海經商事,可以看出明末商人們追求錢財的強烈欲望。《烏將軍一飯必酬》、《疊居奇程客得助》等重視商業描寫,在以往的短篇小說中非常罕見。有些作品提出在愛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觀點。如《李將軍錯認舅》,描寫了劉翠翠和金定忠貞不渝的愛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棄“門當戶對”的習俗陳規而和金定結合,後翠翠被李將軍虜去作妾,金定又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翠翠。但迫於將軍權勢,不得以夫妻相認,最後以雙雙殉情來表示他們之間的至死不渝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奉勸世人行好事,到頭原是自周全”的勸諭思想是貫穿“二拍”始終的精髓,如卷十五《韓侍郎婢作夫人》的開頭中說的一婦人因受商人幫助救出了丈夫,在她去答謝商人的一剎那,商人臥室的房牆倒了,要不是因婦人來答謝的時間巧合,恐怕商人就一命嗚呼了,這種行好就有好報的教諭“二拍”中描寫的很到位。“二拍”善於組織情節,因此多數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語言也較生動。但從總的藝術魅力來說,它比“三言”差得多。
藝術性
將平凡的故事寫得曲折多變
1.常常採用誤會巧合的手法。
2.為了使故事情節巧妙多變,作者運用一些“小道具”貫穿始終,使整個故事既結構完整,又波瀾迭起。如《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中的珍珠衫。
3.悲劇性和喜劇性的情節相互穿插,創造出一種“奇趣”。
體式和語言的變化
馮夢龍在加工、編寫“三言”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突破了說話人的話本模式,而重塑了一種專供普通人案頭閱讀的、白話短篇小說的文體。語言通俗貼切。
三言二拍的歷史意義
在明代中後期,通俗小說的創作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其中馮夢龍的“三言”就是它們的傑出代表。從表面上看,“三言”主要是對宋元話本,明代擬話本進行編輯,但實際上,馮夢龍在對其進行編輯的同時,進行了一定的修訂。編輯與修訂便是馮夢龍的文本重構。從“三言”中我們可以看出馮夢龍的思想極為複雜,但是,我們仍可以從中分辨出其思想的總體結構形式,這便是:以近古新興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構傳統文化思想的同時,又以吸納了釋道的儒家思想為主導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三言”即是馮夢龍那種思想形式下的獨具特色的小說藝術形式,我們可以把它概括為:儒雅與世俗互攝互涵的中和審美形式。這具體體現在"三言"的審美情感形式,敘事結構模式等諸方面。
作者簡介
馮夢龍
(1574~1646年),名夢龍,字猶龍,別署龍子猶,明末長洲人,一生致力於通俗文學的創作編輯,作品頗豐,其中以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最為著名。《蘇州府志·人物誌》中曾稱馮夢龍先生為“才情跌宕,詩文麗藻,尤明經學”。
凌濛初
(1580~1644),明末小說家。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自幼聰明好學,12歲入學,18歲補廩膳生。55歲以優貢授上海縣丞,63歲任徐州通判,並分署房村。明末農民起義,他與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對抗,最後憂憤吐血而死。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