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癰疽發背。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爛外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采葉,鮮用。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3m。莖直立,粗壯,小枝被柔毛。葉互生,三出複葉;小葉片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8-7cm,寬1-3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鈍圓,全緣,上面近無毛,下面有淺棕色毛。總狀花序腋生,上部的呈圓錐狀花序;花萼鍾狀,萼齒5,披針形,被短柔毛;蝶形花冠,黃色或白色,旗瓣與翼瓣基部常帶紫色,翼瓣較旗瓣短,基部有爪,龍骨瓣長於旗瓣;雄蕊10,二體。莢果長圓狀卵形,長約1.5cm,有網脈和長柔毛。花、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叢林下或路旁曠野。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相關論述
《福建民間草藥》:“治癰疽發背,搗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