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2mm。胸部橙黃色,腹部黑褐色。觸角7節褐色,第3節黃色,前胸背板前角有短粗鬃1對,后角2對。前翅灰色,有時基部稍淡,前翅上脈基鬃4+3根,端鬃3根,下脈鬃15-16根,足色淡於體色。腹部腹板具附鬃。第5至8節兩側6有微彎梳,第8節背板後緣梳兩側退化。雄蟲黃色,體較雌蟲略小。
卵
淡黃色,腎形,細小。
若蟲
體型與成蟲相似,但體較小,色淡褐,無翅,眼較退化,觸角節數較少。
發生規律
黃胸薊馬的成蟲和若蟲一般都隱蔽在花中,雌蟲將卵產在花蕊或花瓣的表皮內,危害時用口器銼碎植物表皮吸取汁液。此蟲害多發於高溫乾旱季節。
三色堇黃胸薊馬一年生10多代,熱帶地區年生20多代,在溫室可常年發生。以成蟲在枯枝落葉下越冬。翌年3月初開始活動為害。
防治方法
用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殺螟松1500倍液,每隔10天噴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