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嶽陽三眼橋
簡介
三眼橋,因其三孔聯綴,俗稱三眼橋。三眼橋位於市東郊奇家嶺附近,橫跨南湖水面,如長虹臥波。此橋始建於宋朝慶曆年(公元1041-1048年)間。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方鈍主持重修三眼橋。全橋為東西走向,由麻條石砌成,橋中有三孔,每孔跨徑13米,高度15米,寬6.5米,長56米。橋面用麻石板鋪墊,兩邊護以80厘米的石欄。橋兩頭各有石獅一對,栩栩如生。全橋建築精美,構造堅固。在重建過程中,方鈍出資出力,功不可沒。張德容在《重修三眼橋記》中說:“明嘉靖間,知俯蕭晚修之,而邑人方鈍贊焉。”方鈍死後葬在此橋以北的螺絲山上,後人撰聯:“日受千人拱手,夜觀萬盞明燈。”表示對他的尊敬和懷念之情。 重建後的三眼橋,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任憑風吹浪打,滄海桑田,仍不裂不損。1996年,岳興公路改修,南湖大橋落成。二橋並肩而立,一橋年輕,一橋古老。成為南湖上獨特的風景。
湖南三眼橋上建橋上橋被叫停
在沒有取得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同意的情況下,湖南嶽陽市園林部門擅自在當地一座千年古橋上建造“橋上橋”。此事經民眾網上舉報後,被當地文物保護管理部門緊急叫停。
位於岳陽市區東郊的三眼橋,又名萬年橋,始建於宋朝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 橫跨南湖650米長的大堤中,是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岳陽市啟動市區南湖沿湖風光帶建設,三眼橋段是其重要建設工程。但作為核心的三眼橋文物本體破敗不堪、環境條件極差。今年4月,當地園林部門開始在三眼橋橋面架設木質棧道和護欄,以三眼橋為依託,進行城市公園建設。
當地文物考古專家陳湘源得知這一情況後,通過網路呼籲停止工程建設,救救千年古橋。當地文物保護部門調查發現,施工單位在三眼橋橋面架設木質棧道和護欄的做法並沒有得到省文物局批准,且對三眼橋環境風貌造成影響,要求立即停止施工。
岳陽市文物管理處副主任歐繼凡介紹,文物保護法規定,涉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本體、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其他工程建設,必須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事先徵得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的同意,否則不可施工。
廣東南海三眼橋
三眼橋在廣東南海鹽步鎮河東村,始建於明未,清代重修。為紅砂岩石砌築的墩拱式石橋,長28.2米,寬3.2米,高5米,兩墩三孔,拱橋的橋面和壁拱用紅砂岩日字形疊砌成,拱壁,橋墩以花崗石為基底,橋面無橋欄。
漢陽三眼橋
武漢人或許都知道江岸區有個三眼橋,殊不知漢陽琴斷河上有比江岸更早的三眼橋,且至今河上兩座相鄰的三眼橋尚存。
關於古三眼橋的來歷,漢陽民間還流傳著一段動人的傳說:古時漢陽縣某大鹽商有個 如花似玉的女兒,她拒絕嫁給官家的浪蕩公子,逃婚到一漁船,與年輕漁夫相愛成親。他倆打魚兼營鹽運,後成為擁有3條鹽船的鹽商。
數年後,丈夫陪妻子回娘家,來到平塘渡,渡船停在河對岸,要等人坐滿才划過來。姑娘思親心切,便隔岸與擺渡人商談,貪心的擺渡人提出給足10兩銀子,才肯專程接送他們。
年輕漁夫聽罷,好不心煩:“我將來一定要在這裡建一座橋,在橋上賣茶賣湯也罷。”事後,小兩口真的賣掉3條鹽船,出巨資在此修起3孔石橋,在橋上賣茶賣魚湯,一直到老。鄉民們由此便將此橋喚作“三鹽橋”。因橋下為3孔,天長日久,又被稱作“三眼橋”。
關於漢陽三眼橋,舊志多有記載。清乾隆《漢陽府志》載:“三眼石橋:在平塘渡,邑人劉肇遠建。”
今此橋連線的漢(陽)蔡(甸)路,在隋唐時是漢陽城通往京城的一條驛道,琴斷河上的平塘渡就坐落在這條古驛道上,為官差和四方百姓過往的重要渡口。此河道水漲時寬達六七百丈,枯水期最窄處也有數十丈。顯然,架橋並非易事。
明成化年初,漢水改道,平塘渡水流減弱,人們便在此築堤修橋。三眼橋始建於何年不詳,乾隆年間的《漢陽府志》也未曾述及。
清道光年間重建此橋。今尚存的三眼橋閘上刻有“建於1839年,修復於1955年,由漢陽縣人民政府出資修復”字樣。
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在原三眼橋北側約 10米處又建起一座公路橋,也稱三眼橋。
三眼橋歷經數百年,橋名早已衍化成地名,今為永豐街的一個行政村。三眼橋村所轄 5個自然灣就分布在橋西琴斷嶺兩旁。古老的三眼橋,見證著琴斷河畔知音文化的源遠流長,見證著這裡發生的辛亥陽夏保衛戰的悲壯一幕,也見證著城市郊區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實為漢陽區不可多得的寶貴歷史文化遺蹟之一。
武漢江漢區三眼橋
簡介
漢口三眼橋位於漢口江漢區、三眼橋是同名的兩座三孔橋,因武漢人不習慣於說“孔”,而更習慣於說“眼”,所以就稱為“三眼橋”。為區別,則在第一座橋名冠一“前“字。談到橋,必須先談河,因橋是河上之橋,這河就是黃孝河。
黃孝河是在天然水道基礎上隨城市發展逐步改建形成的。武漢人習慣於叫湖為湖淌 子。明崇禎八年(1635年)漢陽府通判袁昌倡議修築。上自橋口,下至堤口,約長11里的長堤,堤外是玉帶河。而城外的18個湖淌子由連通港串成了一道河流,人稱“十八淌子”。從黃陂、孝感來漢的人,坐船經十八淌子來到漢口,直達漢口的中心“土壋”(今民眾樂園西南有土壋巷)往北經鴨蛋殼(今漢口模範路內亞單角)。十八淌子這就是最早的黃孝河。該河寬窄不一。在窄的地方,兩船要相擦而過。每臨秋冬水淺之時,還需人工拉縴才能行走。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鄂督張之洞主持修建後湖長堤,切斷黃孝河了的清水源頭。京漢鐵路通車後,漢口與黃、孝間的水運逐漸為鐵路所取代。十八淌子的功能轉變為蓄水泄洪。
1931年大水淹沒了整個漢口,當年冬季為排除市郊上萬畝農田漬水,在北湖至三眼橋之間開溝挖渠,形成了一條新河段,舊稱“換子湖新河”,同時在黃孝河終端岱家山安裝了4台蒸汽機帶動的小泵,總排水能力約1立方米/秒。這是人們今天所稱的黃孝河。為方便兩岸往來,便在黃孝河上修了兩座三孔橋——前三眼橋和三眼橋。1956年,黃孝河的流域匯水面積擴大到84.6平方公里。黃孝河自廟墩開始,流經礄口、江漢、江岸3個城區,到岱家山為止,而後經府河匯入長江,全長12.4公里,河寬15—30米,水深3米,最大排泄能力為20—30立方米/秒。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1981年,黃孝河流域承擔著漢口130多萬人口的生活污水和433家工廠廢水的排放,平均日污水量在40~50萬噸,甚至於日污水量達77萬噸之多,未經處理,排入河道,又無清水源頭,河水常年缺氧泛黑,蚊蠅孳生,臭氣逼人,環境衛生日益惡化。被人們稱之為“武漢的‘龍鬚溝’”。
黃孝河工程與三眼橋遺址
1979年,市政府自責成市建設局組織專人對黃孝河進行調查勘測,形成治理黃孝河工程的總體方案。1983年10月,中共武漢市委、市人民政府確定按“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分段建設、逐年實施”的方針,全面治理黃孝河。成立以湖北省省長黃知真為名譽指揮長、武漢市市長吳官正為指揮長、中共武漢市委第一書記王群為政委、副市長王傑、姜兆基、何浣芬為副指揮長的武漢市治理黃孝河工程指揮部。採取“先支流,後幹流,先上游,後下游”的施工程式,集中力量完成機場河分流工程與黃孝河主體工程,再陸續配套,分期實施。組織駐漢部隊、軍事院校的官兵參加挖河清淤的義務勞動。市政、水利、水產、建築專業隊伍2萬多人參與分段施工,使全部明渠於1988年5月建成通水。
黃孝河工程歷時8年建成,不僅使漢口70%以上城區消除了嚴重漬水災害,百萬市民得以安居樂業。同時,由於黃孝河的綜合治理和建設大道、青年路的開闢,使黃孝河兩岸近10平方公里地區的開發價值大增。
黃孝河工程完成後,原前三眼橋的遺址尚存。當你走到小藍鯨健康美食城(雜技廳店)門前時,你會發現該店門正對的台北路兩邊有一小段人行道特別突出。這就是原前三眼橋的人行道。上世紀80年代,這兩小段人行道是對稱的,很惹人眼。建設大道從亨龍太子大酒店至武漢雜技廳背後,有與建設大道平行,與台北路垂直的兩條路,這兩條相距不到20~30米的道路,一條叫黃孝南路,一條叫黃孝北路,實際上,是黃孝河的南北兩岸。前三眼橋的遺址正好橫跨黃孝河南、北兩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