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萬物[哲學名詞]

三生萬物[哲學名詞]

來源於《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首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道德經的核心,不明白這句話就不可能讀懂道德經。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 然而“三生萬物”這一詞耐人尋味,其或許揭示了事實的“三元性“。當代中國有部分學者注意到了這一點,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龐朴的“一分為三”學說 。

譯文及注釋

道生一[1],一生二[2],二生三[3],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4],沖氣以為和[5]。

[譯文]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

[注釋]

[1]一: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這一概念的數字表示,即道是絕對無偶的。

[2]二:指陰氣、陽氣。“道”的本身包含著對立的兩方面。陰陽二氣所含育的統一體即是“道”。因此,對立著的雙方都包含在“一”中。

[3]三:即是由兩個對立的方面相互矛盾衝突所產生的第三者,進而生成萬物。

[4]負陰而抱陽:背陰而向陽。

[5]沖氣以為和:沖,衝突、交融。此句意為陰陽二氣互相衝突交和而成為均勻和諧狀態,從而形成新的統一體。

龐朴與三分法

2015年1月9日20時49分,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儒學研究權威龐朴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濟南逝世,享年87歲。

龐朴,字若木。中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文化史家、哲學史家、方以智研究專家。致力於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簡帛方研究。他提出中國人的思維是 三分統一 而不是二元對立的,這是他影響最大的" 一分為三"學說。

他的主要著作有《儒家辯證法研究》、《稂莠集》、《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白馬非馬--中國名辯思潮》、《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等。

龐朴認為,應該保住我們的文化,守住我們的傳統。丟掉自己的文化,就丟掉了整個民族。

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授予了他當前儒學研究領域的最高獎項"孔子文化獎"。

“龐朴先生有著強烈的文化自覺,他一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溫情和敬意。”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學典表示,龐先生是近30年來儒學復興的主要推動者和引領者。

王學典說,龐朴先生的去世是中國儒學研究、思想史研究、傳統文化研究的重大損失,留下的空白在很長時間內很難被填補。

依照世界的真實三分去觀察世界和處理問題,是為三分法。——龐朴《三分法》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四分只可以說是三分。——龐朴《四聖二諦與三分》

“三分的四種形態”:

(1)三實,即三個都是實體。(三個實體間有相互克制或相互補充的關係。)

(2)兩實一虛,即兩個實體,一個虛體。(龐朴先生舉了“看不見的手”, “雞三足”, “堯舜三眸子”的例子)

(3)兩虛一實。

(4)“正反合”。

[編者認為,前面三種“三分”都是簡單的三分,最後的“正反合”體現出來的才算是真正的三分法)

“中庸的四種形式”:

(1)A而B;

(2)A而不B;

(3)不A不B;

(4)既A又B。

[編者以為:(1)是強調矛盾AB的“同一”(內視的“一”),而(2)強調的是矛盾AB的“統一”(外視的“一”)]

“統合對立面的三種基本樣式”:

包:對立的兩方面A和B,以肯定的方式互相關聯,組成的亦A亦B式的統一體。

超:對立的兩方面A和B,以否定的方式互相關聯,組成的非A非B式的統一體。(超越於對立雙方之上。)

導:由於對立面的性質特殊,其統一者取對立雙方中的一方為主,來統攝對立的兩個方面,形成為A統ab的樣式。(譬如善和惡,你不能用“包”的形式來統一它,亦為善亦為惡;也不能用“超”的形式來統一它,既不為善又不為惡。而只能根據價值判斷,以至善來統攝善惡、主導善惡,形成一種亦包亦超式的統一樣式。)

[編者註:“包”與“超”亦可以理解為一類東西;最後的“導”可理解為“主導”式的、先定性的內容。又如真實與虛假,也不能用“包”或“超”的形式來統一,而可以根據價值判斷,用“絕對真實”來統攝它們;物質與精神,或者是所謂的“思維與存在”,亦可被“存在”所統攝——這裡的“價值判斷”就是“存在世界”觀——把物質與精神合而為一,進而消除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劃(當然,不能阻擋這種區劃的產生)]

——中國古有"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之說。說始於一而不說始於零,因為對零作為一個數的認識,是很晚的事;而終於十,當然是十進制決定了的。最有意思也最值得注意的是成於三。為什麼會成於三?又怎么樣成於三?

所謂數成於三,是說無論客觀世界的事物本身還是主觀世界對事物的認識,起先都是從一開始,或者叫從混沌開始。然後顯露出對立兩端,或者是認識上的首先注意到兩端,斯為二。進而因兩端而有中間而知中間,事物演化完成或被完全認知,此之謂成於三。抽象為數,便是由一而二而三,到了三,告一段落。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是這個意思。三生萬物者,"三"體現為"萬物","萬物"皆是一個"三 "也。

—— 事實是,世界本來便是三分的。中間和兩端,本是相比較而存在,經指認而得名的。人們在認識上,會有一個先後的次序,事物的存在,也常有隱顯的不同,但一分為三的事實,則是客觀的無處不在的。

但是,由於二分法的先入為主,人們習慣於稱"中"為"中介",僅僅視之為兩極之間起聯繫作用的居間環節,或者是事物變化過程的中間階段;喜歡強調一切差異都在居間環節融合,一切對立都經中間階段而互相過渡;等等。就是說,"中"的存在,仿佛只是為了兩極,"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在於它的能"介",而無視其所以能介的根據,無視其存在的自性。因而,他們否認三分的真實性。殊不知,中之為中,與左右之為左右完全一樣,自其關係視之,固是相對的;自其存在視之,則具絕對性。中之能介,中之能融,便正是它獨立於左右之外、獨立發揮作用的表現,而絕非其附屬於左右之下、仰賴左右鼻息的結果。

也是由於二分法的先入為主,人們還習慣於相信中介環節是暫時的,必將向兩極分化而最終歸結為二元的天下。熟知的說法如小資產階級大量地、不斷地、每日每時地向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分化之論,便最為經典。這一見解很可寶貴,因為它能從運動變化來觀察世界,指出三分的界限不是僵死的,而是變動的,無疑十分正確;只是它忘記了,中間、兩端之間的流動,決不可能只是單向的。既然能有中介向兩極的分化,也就必然會有兩極向中間的聚攏;小資產階級固然在每日每時分化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未嘗不每日每時分泌出小資產階級來;其動因完全是共同的。要知道,由於運動變化,中間狀態作為中間狀態,必與兩端處於此漲彼消此消彼漲的相對關係中,共同組成一個三段的整體;如果某一段不見了,那便意味著整體已發生徹底變化而不復存在,任何一段單獨先自退出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更有一種從二分出發的觀點,指中間為惡,務必除之而後快者。那就是政治學說中的中間派最危險論,和文學上的反中間人物論。這是標準的左派幼稚病。我們知道,幼兒能夠分辨簡單的好和壞,是他的認識從混沌向有序的可喜進步,但幼兒還無力識別好壞之間的居間環節;儘管在多數情況下,中間常是多數的。從幼兒到成人,需要經歷艱苦的成長過程。肯於承認兩派之間的中間派之存在的合理性,也是需要過程的。

辯證法的超越

讀了龐朴先生關於三分法的論述,發現有許多觀點與我不謀而合,深感喜悅。

常認為辯證法是思維的最高形式,其實不然,無論是辯證法還是陰陽學說都是基於“二分”的,不能反映全然表現世界的真實,世界的真實應在於“三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今天我們重讀老子,會發現其意味深長。為什麼說“三”是“數之成”?為什麼古代中國的“三”大多時候都代表著“多”的意思?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我覺得,“三生萬物”是辯證法的超越:“三”化成萬物時回歸了“一”,使我們重新觸及、把握到整體的世界。

思想發展史之我見:由混沌一體帶來的對“一”、“神”的認識→一分為二的直觀認識→一分為二的“辯證”認識→認識到“三”這個相對獨立體→一分為三的“統一”認識,並懂得“三合三分”(我所認為的方法論終點)

“三合三分”概括起來十分簡單,形式上也符合“三分”:

(1)一分為二,一分為三,一分為多

(2)二合為一,三合為一,多合為一

看起來有點好笑,研究哲學方法論這么多年,就研究出這個?不然,沒這么簡單,這恰恰是對思想史的概括,你看辯證法是不是“一分為二”和“二合為一”?後現代是不是“一分為多”和“多合為一”?未來的發展必定是“一分為三”和“三合為一”——在“維護秩序”和“破壞秩序”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進而自然理解“三合三分”的哲學思想史觀。

根據具體問題如何具體運用“二”或者“三”還是“多”的方法,這仍是哲學需要繼續探討的問題。

“道”的維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0維,0維並非沒有維,是虛無,是意識的糾纏態;

1維是無中生“有”;

2維是分別心,區分了我和你;

有了“你和我”的糾纏,於是萬物應他(它)而生,而他(它)就是這個3。

有了我寫你讀,於是我們之間就產生了糾纏,正因為這種糾纏,萬物因你我二人而生,當下的糾纏關係就是我寫,你讀,你在讀(處理信息)的過程,也就是糾纏坍塌的過程,坍塌的結果就是物化為記憶(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