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川劇團

成立重慶市三峽川劇團成立於1952年,原名萬縣市川劇團,1998年易名為重慶市三峽川劇團,屬於國有專業表演團體,現為重慶市專業川劇表演團體之一。 簡介三峽川劇團歷史悠久,藝術實力深厚,在原四川省及現重慶市頗有知名度。 劇團長期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致力於“出人、出戲、出精品”,開展各種形式演出,歷年來在全國、四川省、重慶市獲各種等次獎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成立

重慶市三峽川劇團成立於1952年,原名萬縣市川劇團,1998年易名為重慶市三峽川劇團,屬於國有專業表演團體,現為重慶市專業川劇表演團體之一。

簡介

三峽川劇團歷史悠久,藝術實力深厚,在原四川省及現重慶市頗有知名度。劇團現有演職員44人,其中國家二級演(奏)員9名(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國家三級演(奏)員26名(中級專業技術職稱)。我團尤以一批1992年進團的四川省川劇學校畢業生充實了劇團藝術實力。劇團負重拼搏,求生存、求發展,常年堅持演出,取得了一系列不俗成績。
劇團長期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致力於“出人、出戲、出精品”,開展各種形式演出,歷年來在全國、四川省、重慶市獲各種等次獎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型神話劇《巫山玉笛》、《三峽神女》先後被收入《中國文藝年鑑》。1978年現代川劇《碧血紅花》獲四川省文藝調演演出一等獎、創作二等獎,並獲四川省優秀文藝作品獎;1986年傳統川劇《跪門吃草》獲四川省青少年比賽三等獎;1990年自創神話川劇《三峽神女》獲四川省第五屆振興川劇匯演導演獎、演員獎;1996年自創川劇小品《馬工頭送禮》獲全國戲曲小品比賽(文化部主辦)優秀作品三等獎、導演獎,同時還獲四川省第五屆戲劇小品賽優秀演出、優秀編劇、優秀導演、優秀演員全部最高獎、中國劇協‘95重鋼杯百優小品電視大賽’百優獎;1999年自創川劇小品《墳頭上的山菊花》(三峽移民題材)獲中國劇協‘99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小品小戲’三等獎;2002年川劇折子戲《武松殺嫂》代表重慶市參加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地方戲精品折子戲評比展演暨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主演譚繼瓊獲二等獎;2003年川劇折子戲《迎賢店》、《太廟驚魂》參加由全國戲曲表演學會主辦的“全國國花杯中青年演員戲曲大賽”一舉奪得兩個十佳金獎和金、銀、銅獎各一個;1996年至2000年參加歷屆重慶市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舞台藝術之星大賽,分獲一、二、三等獎;2007年小川劇《選村官》獲重慶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現代戲匯演優秀演出獎,譚繼瓊、張國躍獲優秀表演獎;2008年與甘寧鎮合作,《甘寧吹打樂》獲重慶市第三屆鄉村文藝匯演二等獎;此節目已被評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品《一個人的婚禮》、《討價還價》分獲重慶市首屆小品大賽表演一、二等獎,創作三等獎,為萬州成為重慶首屆小品基地而作出了努力。
本團長期活躍在川、渝東片區,也曾到成都、重慶、武漢、上海等城市演出,引起轟動。近年來,劇團以川劇節目為主,兼以小品、歌舞、魔術等其他藝術形式,每年編排5—6個新節目,為政府招商引資、三峽移民宣傳、全國各種會議、接待國家部委、省市領導、節假日演出,同時開展各種形式的商業性演出,從本轄區拓展到周邊區縣,既鍛鍊了隊伍、凝聚了人心,又樹立了萬州文化品牌形象。同時與萬州旅遊部門合作曾於1992年國際觀光年接待外賓演出數月、2006年代表萬州組織川劇精品節目與旅遊部門聯合開展在上海的旅遊推介會的專場演出,2007年和萬州區旅遊局共同打造了一台具有民俗、民風的大型歌舞節目接待了數萬人次的外賓,助推了萬州區的旅遊發展。
劇團根據重慶市委宣傳部部署的抓大戲、出精品的戰略目標正全力組織排練大型川劇《鳴鳳》,全團上下齊心協力,克服了重重困難,講團結、講奉獻,堅決要把川劇這面旗幟扛下去,在區委、區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鳴鳳》初戰告捷,紛紛獲得全國專家和市專家的好評。作為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重慶市三峽川劇團的川劇《鳴鳳》受邀參加2012年全國優秀劇目展演,10月30日、31日晚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的演出引起熱烈反響。

現任團長

譚繼瓊,女,38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專,二級演員,重慶三峽川劇團團長、黨支部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