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三峽大學),行政名稱水電科學研究院,是將三峽大學水利水電工程、水工結構工程、岩土工程、管理 科學與工程、技術經濟與管理等碩士點和重點學科中有關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的相關學科和實驗室的優勢整合組建而成,原為三峽大學校級重點實驗室,2003年11月通過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評審。2007年順利通過湖北省科技廳、教育廳組織的專家組的評估驗收。
研究方向
本實驗室根據水電工程科學發展趨勢和現有工作基礎,面向水電工程建設的國家需求,針對我國“西電東送”、“ 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施工中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開展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方面的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和高新技術的研究與 開發,提煉出以下幾個研究方向:
1.水電工程信息化施工
(1)施工過程計算機仿真
(2)大體積混凝土溫控及防裂最佳化技術
(3)施工過程多 媒體技術
(4)施工反饋設計理論與方法
2. 邊坡及其植被恢復技術
(1)陡高邊坡變形機理及加固技術
(2)爆破新技術
(3)邊坡植被 恢復技術及施工工藝
3.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安全與管理技術
(1)光纖檢測技術
(2)安全監測及評價
(3) 病險庫壩修復技術
(4) 管理信息系統
研究內容
1.在施工技術領域:主要進行水電工程信息化施工研究和邊坡加固植被恢復技術的研究開發,包括 施工過程計算機多媒體仿真、大體積混凝土溫控及防裂最佳化技術、施工質量與進度控制及其最佳化技術、施工反饋設計理論與方法、陡高邊坡變形機理及加固技術、爆破新 技術、邊坡植被恢復技術及施工工藝等,研究成果力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最佳化技術研究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對於人工及天然坡體的加固及植被 恢復技術研究,形成實用化技術及自主智慧財產權。
2.在管理技術領域:主要進行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安全與管理技術方面的研究,包括光纖檢測技術、安全監測及 評價、病險庫壩修復技術、管理信息系統、施工企業發展戰略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研究隊伍
本實驗中心現有固定研究人員32人 ,其中,高級職稱30人,中級職稱2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26人。已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基本素質較高、結構較為合理的研究團隊,具有從事水電工程施工與 管理科學的基礎研究和套用開發以及科技創新的潛力和優勢。
其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11人組成,其中校內專家5人,校外專家6人。
近幾年來,我實驗室 圍繞湖北省科技發展規劃和我校重點科研發展方向,確定人才引進計畫,重點是引進和培養學科帶頭人;加快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工作,形成合理的學科人才梯隊;更加重 視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工作,大力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從而為實驗室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實驗室資產
實驗室自2003年立項建設以來,在原校級實驗室的基礎上,學校累計投入建設經費750萬元,其中用於基礎軟體平台開發和先進儀器設備購置500萬元。目前實驗室面積達3000m2,擁有的儀器設備價值1100萬元,其中新增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38台套,利用機時率都在60%以上。現正在進行水工模型實驗大廳的水循環系統基礎設施改造建設,以及築壩材料實驗室、仿真實驗室等的完善配套工作。
特色及水平
本實驗室立足於我國水電工程建設中的施工技術、施工管理理論及套用等領域的套用基礎研究及套用推廣研究,走產、學、研一體化的道路,服務於我國重大水電工程建設實踐,形成水電工程施工領域若干核心技術、並致力於解決水電工程施工中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總體學術水平居國際先進水平。
通過立項建設,形成在國內居於 先進水平的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領域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實驗和研究基地,為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研究與推廣、水電工程管理技術研究與套用提供實驗平台與技術支持, 使實驗室成為科技研究與社會服務的重要力量,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凝聚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展示三峽大學水電特色的重要視窗。
在研究成果方面,實驗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與自然科學獎9項,其中特等獎一項,一等獎4項;出版學術著作6部、教材8部;獲準專利15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發表論文250多篇,其中SCI收錄12篇,EI收錄59篇,ISTP收錄7篇。這些成果能夠很好地服務於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