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時遭倭寇之亂,僧眾散去,寺亦日漸傾圮。萬曆時住持洞聞重建寂照堂,未幾移主興福寺。萬曆三十八年(1610),漢月法藏自無錫來此棲隱,主僧見其氣宇非凡,遂延請住持三峰。漢月法藏禪律兼修,為士民所欽仰,趙承謙趙用賢父子、陸尊禮、包福民等合邑善信大力護持,倡緣勸募,增擴寺基,建設殿堂寮舍,重塑金身。自明末至清康熙間,次第建成天王殿、千華殿、大悲殿、準提閣,松演堂、禪堂、精進堂、丈室、山門,並建養生堂,荼毗窯、普同塔院,凡棲真梵修退養送葬之所畢備。漢月法藏從明高僧蓮池大師受戒,後得到天童寺高僧密雲圓悟和尚印證,傳為法嗣。漢月法藏圓寂後,有董其昌和黃宗羲書寫的塔銘。三峰禪法獨特,道風大振,遠近響慕,與杭州靈隱、寧波天童鼎峙,為明清時期臨濟一系祖庭。
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南巡,住持超揆迎駕蘇州,賜御書“三峰清涼禪寺” 匾額,始改稱今名。時大雄寶殿因工大費鉅,至乾隆五年始克落成,後又續建地藏殿、羅漢堂、功德堂、法堂等。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請得欽頒龍藏全經共七百三十函,由邑人戶部侍郎蔣賜棨照例代交印刷,並建藏經閣貯藏。鹹豐十年(1860)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主體建築毀於兵火,住持藥龕聯合鄉民巡邏,余屋得以保全。同治十二年重建寂照堂,請帝師翁同龢書匾並撰書楹聯,原件已毀,現已請其玄孫翁萬戈先生重書,翁同龢晚年又將家藏元僧世殊銀字《楞嚴經》六卷補書四冊送交三峰寺保存,2007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珍貴古籍。藥龕和尚為重建大雄寶殿,積貲勸募30餘年始復舊觀,並編纂《三峰清涼禪寺志》,與其入室弟子宗仰在寺內設刻經處校刊佛經。
歷史上三峰清涼禪寺全盛時有屋千餘間,常住僧眾及四方參學者多至千人,齋田一千七百多畝,下院四處,並管領中峰禪院、白雀寺、智林寺等屬院15處,蔚為吳越間一大叢林。1949年後,仍有僧人住持,七十年代初廢。三峰清涼禪寺風景宜人,有著名的萬松林,虞山十八景之“三峰松翠”和“三峰三十景”等。2001年5月,政府批准在原址修復三峰清涼禪寺。歷時五年,一期工程於2006年10月竣工,2006年11月28日,舉行三峰清涼禪寺佛像開光暨落成慶典。新落成的三峰清涼禪寺占地50畝,總投資3000多萬元,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寺院保持了明代建築風貌,煥然一新,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曲折迴廊,竹林花木,幽雅清靜,無上清涼。
山門前的照壁,寬21米,高7.3米,為省內巨型照壁之一,正面鐫刻趙朴初手書“心經”;面對山門“大願成滿,百福莊嚴”八個大字,乃近代愛國高僧弘一大師所書。正門為三門殿,上懸清代孫鎬所題“三峰”匾額,三門殿前有青石浮雕虞山十八景之“三峰松翠”並保存兩棵名貴樹種“梓桐”。天王殿正面上懸“最上一門” 匾額,乃舊跡,左右兩側為鐘樓、鼓樓。大殿前場地上矗立由高錫青銅鑄造的萬年寶鼎,總高6.2米,重約7.5噸。大雄寶殿飛檐斗拱,翹角凌空,繞以玉石迴廊,流丹映碧,氣勢恢宏。殿內供奉三世佛,左藥師右彌陀,釋迦佛居中,莊嚴肅穆,慈憫安詳。大殿面積1100平方米,架構皆花梨巨木,共有紅木柱子66根,最高柱子為15米,是江南地區最大的紅木結構大殿。南面不遠處有舊跡“挑水潭”,為歷代僧人飲水、澆菜所用,潭水清澈鑒人。兼之重建開光之日,寺廟即倡導文明敬香,寺內未設天庫,進寺禮佛信眾受贈三支清香一對蠟燭,既免去山林環抱之本寺火災之虞,更給這清涼勝境平添了幾分悠然雅致。
歷史上三峰一系高僧輩出,明清時代有梵伊弘致、一默弘成、問石弘乘、在可弘證、頂目弘徹、澹予弘垣、剖石弘壁、具德弘禮、繼起弘儲、潭吉弘忍、碩機弘聖、碩揆原志、檗庵正志、貫一禪師,有與翁同龢交往密切的藥龕禪師等;近現代有雪參禪師、逸溪禪師,有愛國名僧,曾支持過孫中山革命的“烏目山僧”宗仰和尚,有現在海外的超塵法師。歷代高僧最著名的當數中興三峰的漢月法藏禪師。
漢月法藏,佛教禪宗史上臨濟宗大師,江蘇無錫人,俗姓蘇,字漢月,又字於密,法藏是其號,晚年又自號天山。生於明萬曆元年(1573),崇禎八年(1635)圓寂,康熙朝追謚鏡通禪師。漢月15歲正式投歸佛門,因悟道和最初弘法皆在常熟三峰,世人多以“三峰和尚”稱之。
三峰漢月及門人(主要是漢月)的學說,在明末禪林中自成一家之言,被後人以“宗派”稱之。漢月一生中在三峰居住的時間最長,其禪法思想的基本形成也是在三峰,所以當時人們稱其學說,多以“三峰學說”或“三峰禪法”稱之。特別是漢月與當時的禪宗正統、天童寺密雲圓悟展開激烈爭辯後,因兩方皆屬臨濟宗,故人們稱漢月一係為“三峰宗”。而“三峰宗”此一名稱,正式記載則始見於清雍正所著的《御選語錄》之附錄中。
漢月著作在專業禪師中是比較豐富的,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嘉興藏》中有《三峰藏和尚語錄》十六卷,包括《廣錄》和《五宗原》。《卍續藏》則保存了《五宗原》、《濟宗頌語》、《於密滲施食旨概》、《修習瑜珈集要施食壇儀》、《弘戒法儀》及《傳授三壇弘戒法儀》。至於《智證傳提語》與《梵網一線》只在《語錄》中提到名字,現在已無法觀其全貌了。
相關詞條
-
三峰清涼寺
三峰清涼禪寺,座落於常熟市虞山北麓,離城六、七里許,南臨興福寺;北臨龍殿、小石洞;上臨祖師山藏海寺,合烏目峰、龍母峰、中峰而得之名,舊名三峰禪院,相傳建...
地理環境 建築結構 修復狀況 -
法淨禪寺
法淨禪寺,昔名“中天竺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在天竺山和靈隱寺之間,有三座天竺寺。中天竺在三天竺中是“老三”,規模上無法和上、下天竺相匹敵,但卻有自己的特色。
寺廟簡介 景點描述 杭州寺廟 寺廟重修 成立歷史 -
國禪寺
潮州開元鎮國禪寺始建於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原即敕名開元寺,明代改開元鎮國禪寺後延用至今,但一般仍習慣以“開元寺”稱之。相傳最初敕建此寺時,占地...
概序 開元鎮國禪寺格局 開元鎮國禪寺建築 開元鎮國禪寺文物鑑賞 開元鎮國禪寺歷代方丈簡歷 -
龍華禪寺[龍華禪寺]
龍華禪寺地處龍華山頂,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羊牯鎮南端,南與上杭縣官莊鄉毗鄰,北與武平縣桃溪、湘店接壤,地三縣六鄉結合部,龍華山系武夷山南端延伸,位於長...
福建龍巖龍華寺 上海市龍華寺 -
開元鎮國禪寺
開元鎮國禪寺始建於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原即敕名開元寺,明代改開元鎮國禪寺後延用至今,但一般仍習慣以“開元寺”稱之。相傳最初敕建此寺時,占地百畝...
歷史沿革 規模建制 歷代方丈 -
普光禪寺
普光禪寺,坐落在湖南張家界永定區城東,前有天門山,後有福德山(即今子五台),是一座歷史悠久,名聲遠播的寺廟,故有“江南名剎”之稱。又名普光寺,原是一片古...
歷史 主要景觀 佛教聖地 -
普光禪寺[湖南]
普光禪寺,坐落在湖南張家界永定區城東,前有天門山,後有福德山(即今子五台),是一座歷史悠久,名聲遠播的寺廟,故有“江南名剎”之稱。又名普光寺,原是一片古...
簡介 歷史 主要景觀 佛教聖地 -
三峰寺[江蘇省常熟市三峰寺]
三峰清涼寺因地處虞山第三峰,故名。三峰清涼禪寺始建於我國佛教鼎盛時期...雅士到此尋訪勝跡。兩朝帝師翁同龢晚年即常來寺內“聞思閣”閉門讀書。三峰清涼禪寺既是信徒進香祈禱的場所,更是高僧弘揚佛法培育僧才的地方。自明代以來...
-
普光禪寺[湖南張家界境內寺院]
普光禪寺,坐落在湖南張家界永定區城東,前有天門山,後有福德山(即今子五台),是一座歷史悠久,名聲遠播的寺廟,故有“江南名剎”之稱。又名普光寺,原是一片古...
歷史 主要景觀 佛教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