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黃河支流洮河的支流]

三岔河[黃河支流洮河的支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岔河,黃河支流洮河的支流,在甘肅省康樂縣境內,源於尖石山南麓(臨洮縣資料謂:保兒子山北麓)東北向,流經康樂縣、臨洮縣,在河口注入洮河,全長約56公里。是康樂縣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

幹流概況

三岔河位置及流向 三岔河位置及流向

三岔河主幹上游有三支:胭脂河、中砥河,蘇家集河,在康樂縣城東北交匯合稱三岔河。其中蘇家集河最長,為正源。蘇家集河上游又有三支:八松河、藥水河、鳴鹿河。應以八松河為正支。八松河,源於尖石山南麓(臨洮縣資料謂:保兒子山北麓),源頭為泉眼,流量0.02立方米/秒.出天津峽,經扎子河,納溝,匯草場溝支流在扎麻崖與藥水河相匯。至崖張家匯周家溝小溪,至半坡匯古洞溝溪流,至劉家廟匯蘆子溝溪流,過蘇集鎮,始稱蘇集河。蘇集河全長46.42公里,積水面積318.75平方公里。

蘇集河東北流,至魚咀山,右納鳴鹿河,至康樂縣城東,始稱三岔河。三岔河右納胭脂河,再經高家集左匯流川河。東流至杜家咀出境。三岔河主幹長12公里。積水面積88.6平方公里。

三岔河在西十里舖流入臨洮縣,在河口注入洮河,全長約56公里,臨洮境內長3.5公里,河床寬1.5公里,河床比降為14‰。

水文特徵

蘇集河流斷面,平均徑流量5705萬立方米,平均流量1.81立方米/秒,徑流深179毫米,徑流係數0.25降水量720毫米,河道比降9.9%。河口斷面,平均徑流量422萬立方米.平均流量3.5立方米/秒,徑流深4.8毫米,徑流係數0.086,降水量560毫米,比降9.45%.

自然災害

1979年10月2日至4日j縣城降水60.5毫米,沿山一帶87毫米.蘇集河暴漲,流量增至230立方米/秒,胭脂河與中砥河流量為212立方米/秒,三岔河流量達到467立方米/秒;是50年來最大的一次洪峰。毀糧271萬公斤左右,衝倒房屋2022間,死6人,傷3人,死畜9頭、羊92隻,損失樹木、橋涵、電信、農電線路甚多。

主要支流

藥水河,源於抱兒子山南麓,出藥水峽,在菜子溝門匯中溝、菜子溝溪流,至扎麻崖匯入八松河。

胭脂河:源於白石山南麓,由普巴河和草灘河匯集而成。普巴河經前墩灣、普巴、至馬集;草灘河經車場溝、草灘、在馬家集匯合,至縣城東匯入三岔河.全長36.5公里,積水面積163.43平方公里,1平均徑流量2805萬立方米,平均流量0.89立方米/秒。徑流深127毫米,徑流係數0.255,降水675毫米,比降12.9%。

鳴鹿河,源於尖石山南麓右側青龍崖下,源頭有泉水3眼,流量約0.2立方米/秒.出石峽至東溝門匯大東溝溪流,至松城匯胡麻溝溪流,至魚咀山南入蘇集河,

中砥河:源於石墩山右側滑坡溝,經三條溝、上灣、苦土麻,匯小東溝溪流,至縣城匯入胭脂河,長24.8公里,積水面積65.15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907萬立方米,平均流量O.29立方米/秒,徑流深139毫米,徑流係數0.2,降水量690毫米。

流川河:源於塔莊,流經上新莊、徐家溝,新莊,馮馬家,於交咀匯老樹溝支流,經蘇家匯二甲溝小溪,又經清水溝匯菜子溝小溪,經高家集匯人三岔河,全長34.9公里。積水面積105.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880萬立方米,徑流係數0.14,平均流量0.28立方米/秒,徑流深83.6毫米,降水610毫米.

治理開發

民國期間在康樂縣境三岔河、蘇集河,中砥河、胭·脂河、流川河、楊家河、冶木河等流域,私人修立式和平輪水磨486盤,人、畜力石碾32個承擔全縣的麵粉和糜谷加工。

民國及其以前,康樂縣水利建設甚微,水力僅用於磨麵。蘇家集河、胭脂河、三岔河兩岸利用地勢挖渠引水灌溉,水田不過萬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以發展小型水利為主,至1954年底,新修改修渠道29條,灌地2.3萬畝。1955年至1957年發展骨幹工程,先後修成豐臺、康城、吳坪、斜用灘、城坪、臨康等渠。發展水地2.8萬畝。1958年大躍進中興修南嶺、藥水、天津、後墩灣、東梁、槐溝、紫溝、麻家峽等8大幹渠、完成乾渠73.1公里,土石259萬多立方米。1973年至1976年完成打井提灌工程496處,裝機11462馬力,發展有效灌溉面積4.1萬畝。由於渠系不配套,經營管理跟不上,許多工程沒有發揮效益。截止1985年底,共修渠道43條,水庫5座,塘壩18座,提灌工程274處,發展有效灌溉面積8.6萬畝,保灌面積7.39萬畝,實灌面積5萬畝。

灌溉渠系

豐臺渠, 1954年4月臨夏專區派員勘察測量,當地農戶按畝投工修建。1955年10月竣工通水,次年發揮效益。從東溝門攔鳴鹿河水人渠,經鳴鹿,蘇集、八丹、附城4鄉12村,至石王村王家溝口出水。全長21公里。原設計流量0.8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積1.2萬畝,後經挖潛配套,新增有效面積846畝。到1985年底,實際有效面積1.1萬畝:保灌面積1.05萬畝。歷年平均實灌面積萬畝左右。

康城渠,1955年9月13日開工,1956年上半年建成。從五答子攔蘇家集河水入渠,經五答子、井寨子,段家坪、道家、辛雍家,何家溝、苟家井、沙塄、吳家川、范家坪,高家坪至賈家溝t:l出水,全長16公里。原設計流量0.4立方米/秒,有效面積8200畝。

九坪渠,從裴家灘截引八松河水入渠,經雙寨坪,何家坪、塔關坪、田家坪.余家坪、楊家坪、五答子坪、彭家坪、段家坪九坪故名.1966年建成。長15公里。支渠2條,長8公里。設計流量0.5立方米/秒,有效面積6500畝,保灌面積5000畝。國家累計投資544765元,畝均84元。渠道地形複雜,盤繞五座小山,跨越十條澗溝,經常出現塌陷滑坡、渠道淤塞。平時除春秋季節及時清淤外,灌水時節組織專業隊養護。通過逐步改造更新,使乾支渠日趨完善。

流川陽、陰窪渠,1966年春建成陽窪渠。從窯里馬家引流川河水入渠,經團結、古城、蘇家、清水、窪下、三十鋪陽窪、灌地1900畝。同年秋建成陰窪渠。從譚家水庫引水,至黃刺溝退水,灌地1400畝。胭脂東、西千渠1967年8月建成西乾渠。從蘇河村引普巴河水,經晏家,,-塔廟、康家灘、馬集、西坡、劉王家、自家至斜路村鐵骨坪退水,長12.4公里,灌地4000畝.東乾渠從奔扎村引普巴河水,經吊地灣、莊頭、寺下家、蒲家、那那海、寨子、至大莊退水,長6.5公里,灌地6800畝。

臨康渠,分南渠和北渠,建於1955年6月。南渠從吳坪村磨渠引三岔河水,經馬蓮灘、邊家,段家河、二十鋪、杜家咀至臨洮縣境,長5公里,灌地1600畝。北渠引虎關電廠渠水,經張家、‘王家、杜家灣、椿樹至臨洮縣境,長6公里,灌地千餘畝。兩條渠道管理較好,效益高。

吳坪渠,1964年10月建成。從三岔河12:I引水,經桑家、姬家林、周家窯,吳坪,馬蓮灘至邊家出水,長6.5公里。設計流量0.2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積1790畝。

水庫塘壩

藥水水庫,位於八松鄉蔥灘村蒿臨公路32公里處。主要給九坪渠,康城渠、豐臺渠補充水源。庫區以上為臨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林業總場林區.大壩建在三岔河支流藥水河上.大壩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7.8平方公里。設計總庫容330萬立方米,壩高42米,壩頂寬4米,壩軸線長369米。1970年10月清基,開挖基礎。1972年開始粘土斜牆回填,放水涵洞的基礎開挖完畢後開始砌築。1973年底涵洞全部竣工.大壩夯築上升到12米。1974年,大壩上升到18米。1976年底壩高達22米,總庫容9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80萬立方米。歷時6年半一次性有效庫容73萬立方米。因財力問題,決定停建。據工期資料統計,1975年、1976年續建。

下灘灘水庫,位於上灣鄉下灘灘村中砥河上游。庫區流域面積18.34平方公里,內為次生灌木林,植被良好。1972年建成。壩高8.5米。總庫容27.3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3.3萬元。1981年加高和加固大壩,並延長放水涵洞。

姚姚溝水庫,位於蘇集鄉姚姚溝,1971年5月建成。壩高10.5米,總庫容15.1萬立方米,給九坪渠下段補充水源,受益康豐鄉楊台和段家坪村。渠長7.2公里,有效面積0.31萬畝。1983年進行除險加固後運行良好。’

山莊水庫,位於白王鄉老樹溝山莊村。建在流川河支流蔡家寨溪流上。1971年10月建成。壩高11.5米。總庫容11.6萬立方米。陽窪渠為配套渠道,長9公里,有效灌溉面積0.8萬畝,保灌面積0.6萬畝。國家投資3.2萬元。

曹家水庫,位於白王鄉流川河上游的曹家村。1971年10月建成。庫區內高寒陰濕,植被覆蓋,河水含沙量低,多年來淤積很少。壩高11.8米,庫容21.4萬立方米。配有曹家陽窪渠,長7.5公里,有效面積0.12萬畝,並給譚家塘壩補充水源。

小水電站

高家集電站,1958年秋,國家投資6萬元,民眾投工5.5萬個,於次年建成發電。引三岔河水,流量0.5立方米/秒,渠長1.5公里,裝12千瓦發電機1台,年利用率2960小時,發電4萬多度。1970年5月更換舊機組為48千瓦新機組,年發電量30多萬度,供電範圍擴大到縣城。1976年因設備損壞停運行。

虎關電站,1970年在虎關公社關北村張家莊籌建,次年7月1日建成。在虎狼關口攔堵三岔河水,澆築高6.6米,長62米滾水壩一座,渠長1.8公里,流量2.5立方米/秒,最大水量5.6立方米/秒,利用水頭14米,進水閘2孔,沖刷問、溢洪陡坡,壓力前池各l座,壓力管道22.7米,工程量7.2萬立方米,耗用水泥49噸,鋼材4噸、木材45立方米、投工6.4萬個.從臨夏西川電站調撥150千瓦發電機組、水輪機組各l套,架設高壓線路10公里,低壓線路3公里,安裝變壓器4台,容量270千伏安,年發電量50萬度,總造價33萬多元。除嚴冬水量太小不能發電外,一般運行正常.1982年更換兩台新機組,裝機300千瓦,年發電108—140萬度。是年9月與大電網併網供電,年均收入2.7萬元.

扎麻崖電站,1974年10月引扎子河水建成.渠長2公里,利用水頭26米,流量0.4立方米/秒,裝機75千瓦;變壓器2台,容量80千伏安;、架輸電線路20.41公里。供5個大隊33個生產隊、300戶社員照明。平均年發電量4萬多度,收入5000餘元,運行正常。

河谷交通

康樂縣古時處中原與甘南地區的邊境,古絲綢之路南道——狄道經過縣境,其中臨潭道經過三岔河水系河俗谷。從陝西關中入隴,經天水、隴西、臨洮、越洮水,經康樂虎關、流川,過長龍山到大夏(今廣河縣)至罕達西域。

狄道臨潭道有兩條。一為從臨洮經康樂虎關,三岔河,轉南順胭脂河谷翻朱家山沿倒流河谷南下,經足古川、山神廟越蓮花山、甘溝,達臨潭舊城,亦可沿蘇集河谷進扎子河,越白石山直達甘南。別一條從狄道南鄉渡洮河,經潘家集,進入康樂朱家山、河口,過陰古渡121,經峽城、九甸峽、新堡通岷縣中寨集,南行抵四川松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