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店龍王廟佛牌
門頭溝區文物事業管理所組織修復三家店龍王廟時,在正殿佛龕下,發現大量彩繪佛牌。佛牌分兩類,一類是字,直接書寫各種佛號,500餘幅;另一類是畫,描繪佛、神形象。佛牌規格一般為長60厘米至90厘米,寬25厘米至35厘米,另有一部分為長120厘米,寬15厘米。字佛牌為紙本,畫佛牌為絹本,邊緣裱1厘米至2厘米的藍布邊,既保護了佛牌又使畫面顯得沉穩和諧。佛牌均裱在0.3厘米至0.5厘米的紙板上,紙板用數層古舊紙粘在一起,其中部分採用舊經卷。佛牌背書“三家店龍王廟佛牌”。畫佛牌採用中國傳統的工筆重彩技法,以石青、石綠、石黃、硃砂等石色為主,以植物色為輔。畫面構圖疏密有致,突出主體人物,整個畫面不留空白,在人物背後繪製紅、綠、黃、白、赭五彩祥雲。繪畫技法嫻熟,人物造型準確,神態生動,或喜或怒,或端莊或恐怖。各類佛像端坐蓮台,顯得有些呆板。而各路神仙、羅漢則神態各異,臉譜有紅色、綠色、藍色、黑色,白色、黃色、赭色等,十分生動。諸神或文臣裝束,雙手持笏;或武將打扮,頂盔掛甲,手持各種武器,有劍、弓、刀、槍、斧、鉞、杵等物。身後均有高挑幡旗的侍者,諸神翩翩如生躍然紙上。畫面設色艷麗濃烈,以硃砂、石青、石綠繪製服飾,泥金勾勒紋飾,巧妙合理的用間色過渡,裝飾性強,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觀點。
畫佛牌以各種神像為主,佛像較少,其中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法雲地菩薩、不動地菩薩、現前地菩薩、降龍菩薩、伏虎菩薩、托塔天王、四大金剛、韋馱、二十八宿、諸聖城隍之神、送聖土地之神、羅維神星、計勝星君、雷公、電母、雨神、龍王、鬼王、伏魔大帝(關羽)等諸神,現簡要介紹如下:
1、雷公、風伯
雷公,男性,袒胸露腹,背插雙翅,額生三隻眼,下頜突出,狀若鷹嘴,足為四爪,剛勁有力,右手持錘,左手握鑿,身著紅披帛,紅短裙,形象勇猛威武。風伯,男性,武將裝束,身披黑紅軟甲,背豹皮風囊,與傳統形象的風伯(風婆)相差甚遠。
2、電母、雨師
電母,女性,髮結高挽,面容嬌好,朱紅短襦,花披帛,綠圍腰,黃色素長裙,雙手各拿一面鏡。雨師,男性,身著藍袍,綠裙,左手托杯狀物,身後五彩祥雲。
3、諸聖城隍之神
男性,身穿圓領廣袖大紅長袍,躬身向前,雙手持笏,頭戴黑色展角幞頭,面目和善。身後有綠臉力士,手舉藍色鑲紅邊的幡旗。還有身披藍袍的男童,手托硃砂色的托盤。整幅畫面上黑雲翻滾。
4、韋馱
男性,著金盔寶甲,頭上火焰光環,手拄降魔杵,身後祥雲繚繞,更顯得英俊瀟灑,威風凜凜。
5、井泉龍王之神
畫面繪五人。龍王,男性,藍臉,紅髮,朱唇。紅袍綠披帛,雙手持白玉笏於胸前,端坐在罩著黃綾的紅交椅上。身前二侍童。左童,白臉,頭戴綠幞頭,身穿綠衣,白褲,黑靴。手托藍色玉壺春瓶,瓶內插潔白的珊瑚。右童,綠衣,紅披帛,黃褲,赤腳,手舉三股叉。龍王身後二侍者,右侍者,黑臉,高挑幡旗;左侍者,白臉,紅衣,手捧大印,躬身站立。龍王座前有一口六角形水井,象徵其身份。
6、降龍羅漢
男性,赤面,巨眼,短鬍鬚,袒胸,披大紅袈裟,跣足,坐於青石之上,右手托藍色缽,內插珊瑚,左手捏火焰紋寶珠。羅漢身旁有一露出半個身子的童子,白臉,綠衣,好奇地看著羅漢,情趣生動。羅漢右上方有一條藍色三爪巨龍,綠須,紅舌,張牙舞爪地飛撲過來,雙眼緊盯著羅漢手中的寶珠。
7、伏虎羅漢
羅漢坐山岩之上,白眉白須,面目和善,披石綠色袈裟,右手拄竹結杖,左手撫摸一隻蹲坐在他腳下的猛虎的頭部,老虎顯得特別的溫順。羅漢前有一紅衣侍者,手托一函書,站在一旁。
8、鬼王
頭罩綠光圈,紅髮紅須,全身皆為藍色,面目十分兇惡,著紅衣袒胸,手按開山斧,坐在山岩上,身後黑雲密布。鬼王面前有一人畢恭畢敬地跪著,手舉大紅托盤,盤內整齊碼放著包子。
9、中央土神
白臉,英俊秀美,五彩甲冑,黃披帛,腰橫綠鞘寶劍,手持紅色畫 戟,足登紅綠相間的戰靴。神像後有匹栗色戰馬,侍者高挑長幡。
10、不動地菩薩
全畫以綠色為主,祥雲繚繞,菩薩頭像後有黃色神光圈。菩薩禿頂,重眉鳳目,虬髯,袒胸,懷抱一紅壺,綠衣紫袈裟,跣足,坐在黑牛身上,牛呈臥姿。身後二侍童,右者袒胸露腹,著藍衣,紅帶,手舉紅幡旗。左者藍衣白帶,手捧紅托盤。
11、法雲地菩薩
面目與不動地菩薩相似,著綠衣,大紅袈裟,黃裙。赤足坐臥鹿身上,鹿正回首看著菩薩,像是在等待命令。身後二侍者,右者巨眼巨鼻,藍衣紅披帛,皂靴,高挑長幡。左者眉清目秀,著淡藍衣,手托一紅色船狀物。
12、普賢菩薩
女性,在五彩寶蓋和朱紅佛光圈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端莊秀麗。頭戴冠,手持碧玉如意,披綠袍,著紅裙,赤足踏兩朵紅蓮花,坐在白象身上。象臥地,神態非常和善。
13、文殊菩薩
女性,臉白而秀美,藍發,鳳目下視。手拿蓮花,著紅衣,藍披帛,綠裙,赤足,坐在金獅身上,獅子眼露凶光,口露獠牙,顯得威武兇悍。菩薩身旁畫山石,綠樹,鮮花,賦有原野氣息。
14、中央勾陳神君
為白須老者,慈眉善目,臉帶微笑,手托八卦陰陽魚,身披畫滿仙鶴的道服,非常艷麗。
15、正東青龍神君
藍臉,紅眉,巨眼,綠髮,身披紅鎧甲,綠雲頭戰靴,手拿朱紅寶劍,顯得威風凜凜。
16、東北勾芒神君
頭戴五流冕,三綹長髯,手握笏板,身著廣袖藍衣。
17、東南炎帝神君
面目清秀,三綹長髯,頭戴黑幞頭,手握芭蕉扇,穿藍衣,紫袍,紅蔽膝,黃裙,紅鞋,身披瓔珞。
18、正南朱雀神君
鳥頭,紅臉綠髮,身披魚鱗甲,外罩紅戰袍,雲頭靴,手提紅鉞。
19、正西白虎神君
虎頭,內穿紅衣,外罩綠袍,手提大刀。
20、西南少皋神君
女性,髮結高挽,頭飾鮮花,朱鳳,臉色白潤,眉與眼間距很大,不合比例。白上衣,綠披帛,手持笏板。
21、正北坎玄武神君
臉栗色,白眉,環眼巨鼻,口露獠牙,上唇兩側有觸鬚,相貌古怪,身披紅甲冑,手提水火棍。
此外還有反映地獄環境的水陸道場畫,畫面採用冷色調,黑雲環繞豐都城,使地獄更顯得森嚴恐怖。閻王端坐交椅,判官側立,根據生前表現,給予不同的歸宿。生前做好事的平安過奈何橋,投生到好人家;生前做惡事的,則根據不同情節倍受煎熬。或被推下奈何橋,讓毒蛇巨蟒,水怪吞食;或由小鬼扔進火燒池焚燒;或挑入油鍋,鍋下烈火熊熊,鍋內飄著數根白骨;或捆在柱子上開膛挖心、割舌,鮮血淋淋,其下還有毒蛇,惡犬等在一旁;還有的被推入臼內搗成肉泥,或放在夾板中鋸為兩片;另有被封凍在冰山之中。其刑慘不忍睹,令人不寒而慄。這些佛牌每屆廟會時,懸掛於外,供人觀賞,藉此勸人積德行善.
字佛牌分為14式:
1、黃底,無任何紋飾,用硃砂色書寫佛名。
2、藍底,上部飾金團龍,兩側飾金行龍,下部為須彌座,中間粘金字。
3、白底,五彩花紋飾,上部畫傘蓋,下設須彌座,中間用硃砂寫佛號。
4、黃底絹本,上部畫團龍,兩側繪行龍,均為綠色,方須彌座。
5、綠底,上部飾金行龍,兩側繪紅白相間的雲紋,中間金字。
6、黃底,上畫寶蓋,下設須彌座,中間墨書佛號。
7、紅底,無紋飾,中間粘金字。
8、藍底,上部飾金寶蓋,兩側有銀行龍,下部為金銀八角須彌座,中間粘金字。
9、藍底,上部飾金團龍,兩側金鳳鳥,下部方須彌座,中間金字。
10、藍底,上部飾團龍,下部方須彌座,均用銀箔,中間金字。
11、黃底,龍與須彌座均為金色,中間用硃砂書寫。
12、綠底,上部金寶蓋,下設須彌座,中間金字。
13、藍底,上部畫紅寶蓋,下為方須彌座,中間金字。
14、特殊尺寸佛牌,呈長條狀,上部書南無某某佛,中部為“秉教沙門”,下部為“封”,均為金字。佛牌上的字均為楷書,字型秀美,豐腴。金字、金龍或其它金紋飾,全部用金箔刻,粘在佛牌上。銀紋飾則為銀箔刻,刻工非常精細,貼上牢固至今仍無脫落。佛牌上大量使用金箔、銀箔,在深底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富麗堂皇,更增加了人們對神的敬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