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壬
三壬,腹相用語,謂下腹膨大貌。袁珙《人象賦》曰:“腹圓厚如圓箕兮,有三壬之超絕;若皮粗而上重兮,或雀腹而貧病之遭邊。”
三甲
三甲,背相用語,謂背部豐厚平闊貌。《神相全編》的“十觀”:“背如三甲,項後肉厚,兩肩繃肉厚。” 《神相全編》四"相背"曰: "三甲、壘字也。"
[三壬三甲]
在古代相學中,三壬、三甲皆為福壽之相。《三國志·魏書·管輅傳》載:三國魏中著名術士管輅曾自相曰:"吾額上無主骨,眼中無守精,鼻無樑柱,腳無天根,背無三甲,腹無三壬,皆不壽之驗。"古籍中三壬、三甲常合稱壬甲"。宋詩人陸游《醉中自贈》云:"富貴猶宜早退休,一生齟齬更何求?賦形未至欠壬甲,語命寧須憎鬥牛。"意謂自己壬甲有欠,命相不佳,因此一生齟齬、百事不順。
三壬的描述
術數家語。言人腹部有三壬,乃長壽之徵。《三國志·魏志·管輅傳》:“吾額上無生骨,眼中無守精,鼻無樑柱,腳無天根,背無三甲,腹無三壬,此皆不壽之驗。” 唐 劉禹錫 《樂天是月長齋遂為聯句》詩:“鑒容稱 四皓 ,捫腹有三壬。” 宋 陸游 《冬日感興十韻》:“夢魂來二豎,相法欠三壬。”
三甲的描述
(1).術數家用語。三甲為壽相之徵。《三國志·魏志·管輅傳》:“背無三甲,腹無三壬,此皆不壽之驗。” 宋 王安石 《追傷河中使君修撰陸公》詩之三:“主張壽祿無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參見“ 三壬 ”。
(2).自 宋 太平興國 八年始,進士殿試後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稱三甲。見《宋史·選舉志一》。也指殿試的第三等。《續通典·選舉三》:“ 明代取士規制與元略同。廷試亦曰殿試,分一、二、三甲為次。一甲止三人,曰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俱賜進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人,賜進士、同進士出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一·初選方面》:“ 順治 己丑會試後,以兩 廣初定需人,遂用新進士候銓者,二甲授參議,三甲授知府。”
(3).甲午、甲辰、甲寅的合稱。甲午(公元1894年) 中日之戰, 清廷與日本簽訂辱國的《馬關條約》;甲辰(公元1904年) 日俄之戰, 日本奪取沙俄在東三省南部的控制權;甲寅(公元1914年) 日德之戰,日本奪取德國 在山東的控制權。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此三甲紀念,實吾民沒齒不忘者也。”
三壬三甲厚重
天地有中氣,第一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漢鬥牛間。正是使君初度,如見中州河嶽,綠鬢又朱顏。莖露一杯酒,清徹瑞人寰。大暑退,潢潦淨,彩雲斑。三壬三甲厚重,屹立不動如山。從此五風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寢鎮獅蠻。起舞願公壽,未可願公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