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權力市場經濟的困境

三十年來,作者除了發表了大量的關於改革的新聞報導以外,還發表了數百篇關於改革的評論。 在新華社工作35年,1984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 2001年從新華社退休後,先後擔任《中國改革》等多家雜誌的編委、顧問。

基本信息

書 名: 三十年河東:權力市場經濟的困境
作 者: 楊繼繩 著
出 版 社: 武漢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3-1
I S B N : 9787543045880
定 價: ¥39.80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經歷了改革前後中國兩種政治經濟體制,還有幸對中國三十年改革的整個歷程進行了新聞採訪和跟蹤調查。三十年來,作者除了發表了大量的關於改革的新聞報導以外,還發表了數百篇關於改革的評論。這些評論文章不僅用通俗的文字介紹了有關改革的經濟知識,還不時抨擊了改革中的問題。改革發表時曾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有的文章還引起高層領導人的重視。本書分別從銀行漫談、股市淺說、財富流動、財政隨筆、巨觀經濟、企業改革、當代老闆等十幾個大方面歸納選擇了一百餘篇評論集成此書奉獻給讀者。相信讀者看了這本書後,不僅會加深對中國改革的了解,也會加深對中國過去和未來的思考。

作者簡介

楊繼繩,湖北浠水人。196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新華社工作35年,1984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1992年評為高級記者。從1992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多年兼任中國新聞學院教授,曾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境外大學多次作過訪問學者。在工作期間發表了數以千計的新聞、通訊、特寫、調查報告、報告文學等作品,發表了數百篇政治經濟評論和學術論文。 他寫的調查報告有多篇作為中共中央檔案、中央辦公廳檔案、國務院檔案轉發全國,三十多篇被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胡耀邦、趙紫陽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對實際工作起了重要推動作用。他1986年出版的著作《技術商品與技術市場》(1990年修訂版改名為《技術貿易學》)是國內這一領域的第一本學術專著。他出版的學術專著《鄧小平時代》、《中國當代社會各階層分析》、《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001年從新華社退休後,先後擔任《中國改革》等多家雜誌的編委、顧問。2003年加入《炎黃春秋》雜誌社任副社長至今。

圖書目錄

銀行漫談
夾縫中的財神爺
擠兌風波和銀行“信用”
從櫃坊到錢莊,經營貨幣的商店
貨幣不會自己管理自己
央行“工具箱”里的三大“法寶”
借債還錢竟成了金融改革的關鍵
銀行家的心
居民儲蓄:多彩的稜鏡
RTC不是魔術師
從另一個角度看非法集資
股市隨筆
且看蝴蝶在跳舞
向國有企業傾斜是中國股市的病根
把雞蛋放在哪個筐里
看安然事件,想中國股市
多在分母上做文章
誰為數萬億元買單?
財富流動
平均分配也是一種不公平
從熵的基尼係數說起
“胡雪岩熱”的背後
當代“紅頂商人”
財政漫談
若無遠慮,必有近憂
國債這塊大蛋糕能吃多久
凱恩斯水土不服
何時歡送凱恩斯
中國財政:提高“兩個比重”要慎行
凱恩斯依賴症
巨觀經濟
上游乾涸,下游泛濫
蹺蹺板,兩頭翹
誰來解開生死結?
北方怕熱,南方怕冷
話說“軟著陸”
經濟“大三角”透視
經濟成長要有“限速器”
鞋幫鞋底同時破
市場,市場
市場,魂兮歸來
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
效率最高的經濟體制
平等和效率的適度選擇
權力不能進入市場
發展市場經濟,防止拜金主義
權力市場經濟的教訓
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
“權力市場經濟”中的不公平交易
對外開放
圍牆,圍牆,圍牆
用好外資,也要用好內資
立足內需也要放眼世界
全球化不是霸權全球化
用對內開放迎接對外開放
弱勢群體看匯率
兩隊“外國人”在中國舞台上打架
經濟與社會
從“全民皆師”所想到的
按勞分配,難道是皇帝的新衣?
交通啟示錄
提高城市的廠商控制力
小政府,強政府
私人轎車:無可奈何的選擇
歌廳酒樓,一擲千金何處來?
機制泛談
首鋼,還首都以綠色!
不能以民生代替民主
階層和諧是社會和諧的根本
大聲呼喚 教育公正
媒體怎樣喪失公正
企業改革
依靠產品打天下
誰來解開“九連環”?
廠長應當是商人
麥當勞、餃子和汽車
“三不”啟示錄:用現代信用規範企業關係
國有企業的病態:過度行政干預和“內部人控制”並存
品牌不是空手道
企業管理還是管理企業?
“拿了不該拿的”和“該拿的沒讓拿”
沉重的腳印:中國企業家五十年
關注企業的社會資本
買不斷,管還亂
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公司民有化過程剖析
當代老闆
為民有經濟正名
九十年代新老闆
歷史的鏇梯:中國民有經濟的沉重軌跡
成也家族,敗也家族
不當“流星”,也不要當“明星”
中國私有企業的道德偏差
改革回眸
特色,在歷史合力的延長線上
籬笆、利益與體制
艾哈德童話
改革也有“雞和蛋”的哲理
兩個年之後
集體世襲和不公平交易
謹防權力和資本成為統治中國的暴君
住房改革:永遠吃不完的“最後晚餐”
不應當忘卻的故事
知識經濟
技術應當如何引進
工業技術進步的動力和阻力
一個“主意”值多少錢
高技術未必高效益
不能把知識都裝進經濟這個“籃子”
反一下知識經濟的潮流
“知識”要怎樣進入“經濟”
讓發明家暴富
“資本家”解僱“知本家”
人才,人才
懷才不遇與自用其才
學歷.知識.才能.貢獻
絕頂聰明和絕頂愚蠢
用人的著眼點放在哪裡
騰出腦袋,用於創造
也談“紅道”“黃道”和“黑道”
“人以文名”和“文以人名”
經濟學的左道旁門
奏摺經濟學
論證經濟學
舶來經濟學
地圖經濟學
詮釋經濟學
顯學的危機
“經濟人假設”和“經濟人”現實
熵與社會
所有科學的第一定律
以最少的消費獲取最大的幸福
經濟指導思想的革命
愚蠢地“向地球開戰”
願社會穩定有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