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是國家首批AAAAA景區,位於三亞市南山,距市區40公里,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遊覽區以北有255國道和海南環島高速公路通過。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共分三大主題公園:南山佛教文化園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傳統文化園區。其主要建築有三亞南山寺、三亞南山海上觀音、觀音文化苑、天竹聖跡、佛名勝景官苑、十方塔林和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

主要景點

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是南山的大門景觀區,是一座仿南北朝建築風格的牌樓。大門外的“不二”和大門內的“一實”系已故著名書法家顧廷龍老先生94歲時書。“一實”是“不二”的對應。在佛教中,對事物認識的規範,稱之為法;修有得道的聖人都是這裡證悟的,又稱之為門。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不二法門是最高境界。從佛教哲學觀來看,“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眾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是佛教認知世界萬事萬物的方法與觀念。
南山寺 南山寺
南山寺 南山寺位於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內,是一座仿盛唐風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臨選址,經國家宗教局批准,於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現有仿唐建築仁王殿、天王殿、鐘樓、轉輪藏、東西爬山廊、東西配殿、金堂等建築群,總建築面積5500㎡。是中國近五十年來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場,也是中國南部最大的寺院。
海上觀音 海上觀音
海上觀音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高108米,1993年,由中國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敬塑。1999年,農曆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舉行了“南山海上觀音”敬造工程開工典禮。工程歷時六載,於2005年4月15日建成,2005年4月24日(農曆三月十六日,準提菩薩誕辰日)舉行盛大開光儀式。觀音聖像被設計為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從每尊的正面看均是一尊觀音聖像,三尊觀音手中分別持珠、持篋、持蓮,代表“慈悲”、“智慧”與“和平”。
金玉觀音閣 金玉觀音閣
金玉觀音閣 金玉觀音閣內供奉著舉世聞名的金玉觀世音,這尊觀世音雕像內鑲釋迦牟尼舍利子,通身像高3.8米,由觀音金身、佛光、千葉寶蓮、紫檀木雕須彌底座四部分組成,耗用黃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鑽石、數千粒紅藍寶石、祖母綠、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異寶,採用中國傳統“宮廷金細工”手工藝製造。
密法歸華堂 密法歸華堂
密法歸華堂 空海紀念苑位於南山108米海上觀音廣場前,占地7000多平方米,是中國首個展示佛教十宗之一“真言宗”東密的建築、壇城、法器及儀軌的文化平台。其主要建築是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日本風格唐風建築“密法歸華堂”。“密法歸華堂”前則安放著一尊高2.8米的日本空海大和尚銅像。
三十三觀音堂 三十三觀音堂
三十三觀音堂 三十三觀音堂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三十三種應化法身群像、人間第一財神龍五爺。三十三觀音群像的主觀音為“乘龍觀音”,高4.3米,其餘三十二尊觀音塑像,每尊高2.3米。三十三觀音像群長50米,重15噸,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的室內觀音群像,已載入大世界基尼斯記錄。群像均採用最先進的大漆材料和最先進的貼金彩鎏工藝。這些觀音造型生動,雕工精細,栩栩如生。
天竺聖跡佛陀館 天竺聖跡佛陀館
天竺聖跡佛陀館 上海世博會尼泊爾國家館遷建三亞南山,成為南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天竺聖跡項目的主要承載,該館以大型佛塔形式為主體,周圍環繞數個代表不同歷史時期的尼泊爾民間房舍,以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為背景,植入佛教發源地的民俗文化節和建築文化,完整地闡釋佛教起源和釋迦牟尼佛偉大、智慧的一生,深度演繹、集中展示佛教起源文化。
長壽谷 長壽谷
長壽谷 長壽谷位於南山東麓,谷線全長2300米。設計者們從不同角度,以“流動”和“靜止”的狀態揭示著傳統“壽”文化的核心。其主要景觀包括:芒果林、長壽林、百年古樹、壽倒三松、百壽堂、百歲階以及1.8米高的銅製“無量壽佛”和一個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實乃救度眾生之水的銅製皮袋“流水尊者”。
南山樹屋 南山樹屋
南山樹屋 南山樹屋建在景區內綿延七公里長的酸豆林自然保護區內,這裡聚集著上千棵有四五百年歷史的酸豆樹林,雖然毗鄰大海,搭建起來的樹屋卻有抵禦颱風的功能,這與酸豆樹自身根系發達,樹頂平整並有一個斜度能有效減緩風力有關。樹屋後期的結構與支撐使用的是國家一級木材,經加工防濕防潮後,以合理並堅固的結構,在酸豆樹上安營紮寨。


南山小月灣 南山小月灣
南山小月灣 南山月灣路是位於南山寺與小月灣之間的彩色旅遊通道,依山傍海,原始的古木巨石保護完好,海上曲廊通往礁石上精美的亭台。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地處北緯N38°39′東經E104°04′,南山文化旅遊區生態恢復與保護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1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的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由低山丘陵經過山麓台地過渡到濱海砂地。低山丘陵區是以花崗岩為母岩的燥紅土。南山佛教文化景區地帶性植被類型為熱帶半常綠季雨林的熱帶稀疏灌叢,成分以熱帶植物區係為主。地形地貌變化較大,致使不同區域的土壤和植被類型差異也較大。沿海岸線向山脊過渡,土壤和植被各有特點,除濱海沙壩和鴨塘村分布著部分喬木外,整個區域的原生植被均被破壞,現殘存生長在南山嶺山頂的大榕樹是原生植被的指示植物。在低山丘陵區,土層較薄,有機質含量主要分布在表層。土壤鹽基飽和度高,綜合肥力差,加之年降雨量分布集中,乾旱季節較長,整體植被由耐旱性植被構成,喬木零星分布,多形成灌叢群落。調查地域內土壤和植被狀況可分為4種類型。

氣候特點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屬熱帶季雨林氣候帶,南海迎風坡,雨量充沛,很少受寒潮影響,常年無霜。由於受南太平洋季風和五指山屏障的影響,乾濕兩季變化顯著。10月份到次年5月,乾旱少雨;4—10月份為降雨量集中期。年平均降水量為1254.3mm,最大年降雨量1987.7mm,最少年降雨量674.0mm。

歷史文化

三亞南山寺是中國最南端的佛教寺院,素有“海天叢林”之稱。佛教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傳入三亞,唐以來,三亞地區曾經建有“大雲寺”、“廣度寺”、“天元寺”、“天寧寺”等寺廟。南山歷來被佛家稱為吉祥福澤之地,與佛教文化有殊勝因緣,自唐代以來,這種因緣通過人、事、物、跡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態表現出來,形成了千年一脈的傳承關係。“鑒真東渡”是南山寺的緣起。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受颱風所阻,於當年十一月漂流到南山登入,修建大雲寺,弘揚佛法,一年半後輾轉北上,終於在第六次渡海赴日獲得成功。

《崖州志》關於南山自產蓮花的歷史記載。據《崖州志》記載:“光緒六年,三亞鴨仔塘忽自產蓮花,三年乃謝。光緒二十五年,復產,愈甚,至今愈茂”。蓮花是佛教的聖花,表示聖潔清淨,又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信眾認為南山自產蓮花是觀世音化身在此顯現,可見南山與佛門的殊勝因緣。

1992年9月,三亞文物收藏家袁金明、袁金華兄弟,在南山東麓發現了一塊奇石,石長30厘米,寬11厘米,厚度3厘米,分別陽刻和陰刻藏文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經考證是唐代“藏經石”,為高僧記誦經典或鎮廟之寶。“藏經石”的發現,印證了唐代以前藏傳佛教已傳入南山,證明了南山與佛教的歷史因緣。

開發利用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

1995年南山公司決策層就提出了“大生態、大文化、大教育、大旅遊”四大理念,全程貫穿於項目的規劃、建設和發展。

南山文化旅遊區總體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13公里。景區規劃、設計由美國紐約城市設計公司(UINY)承擔,由美國景觀規劃設計院(EDSA)修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由美國華盛頓經濟研究諮詢聯合公司(ERA)提供;項目內容策劃分別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央民族大學,以及中國環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等權威機構完成。

2008年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累計投資20億元人民幣,經營面積3平方公里,已建成的核心景觀由“三園一寺一谷一灣”組成,即:觀音文化苑、慈航普渡園、如意吉祥園、南山寺、長壽谷、小月灣;擁有108米高的南山海上觀音、金玉觀世音、天下第一日月同輝龍鳳硯等三個“世界之最”級景點;南山素齋被評為“中國名宴”,南山休閒會館被列入“中國十大度假別墅”。南山文化旅遊區已具備遊覽觀光、休閒度假、接待會議所需的食、住、行、游、購、娛全部服務功能。

旅遊指南

自駕導航

景點位於三亞市的西南20公里處,出了三亞市區往西,進入鳳凰路後轉入225國道,一直往西前進,途中經過西島和天涯海角遊覽區後即可到達。

背包指引

在三亞市區主幹道解放路可乘三亞至南山的小巴,或者乘坐新國線雙層觀光巴士即可直達。

景區門票

成人150元/人;1.2-1.4米兒童78元/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