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佛

三世佛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根據印度哲學,時間和空間是混淆起來的。,因此三世佛分為以空間計算的“橫三世佛”與以時間計算的“縱三世佛”。阿彌陀佛,也叫燃燈古佛,主管西方過去佛國極樂世界。

基本信息

簡介

橫三世佛:指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另一說是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

東方藥師佛

東方藥師佛東方藥師佛
主管東方淨琉璃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號稱東方三聖。一般祈禱於藥師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現世安樂。藥師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災、延壽、去病,許多老者、病人都會禮拜藥師佛,以求健康長壽。

釋迦牟尼佛

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號稱華嚴三聖;他是這個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他的法身是藏傳佛教崇敬的大日如來。

西方阿彌陀佛

西方阿彌陀佛西方阿彌陀佛
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聖。一般祈禱於阿彌陀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死後的解脫。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願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迴,故亦號“接引佛”,也因為此佛有無量壽命與光明,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在藏傳佛教,他被稱為月巴墨佛,也是長壽的象徵。

縱三世佛

縱三世佛:指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燃燈佛

燃燈佛(又名“定光佛”、“錠光佛”等)在已過去的莊嚴劫為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曾在過去世預言釋迦牟尼未來將成佛,是授記釋迦牟尼佛之師。許多佛、菩薩都曾是燃燈佛弟子。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現在佛賢劫為第四佛,與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佛法濟度娑婆世界所有眾生。

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未來佛是賢劫中的第五佛,彌勒時代尚未來臨以前,還在兜率內院為菩薩。
根據大乘佛教的說法,人人可以成佛,諸佛將濟度眾生,超越輪迴而成佛。

延伸

三世佛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中央現在佛釋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東方未來佛,藥師王佛,主管東方琉璃光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
三世佛
三世佛

根據大乘佛教的說法,人人可以成佛,佛的主要任務是度化眾生超越輪迴成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派觀世音菩薩前來協助釋伽牟尼,當眾生成佛後,釋伽牟尼將涅槃回歸西方。但因為十八層地獄下尚有永世不得超生的惡鬼,這個世界尚未成為琉璃光世界,未來佛不來接收。因此有住在地獄發願不將所有惡鬼度化永不離地獄的“大願”地藏王菩薩接收,直到所有生靈往生西方,這個世界成為沒有任何生靈的琉璃光世界。
所以三世佛和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王菩薩是大乘佛教,尤其是漢地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是中國廟宇中的主要神像。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在藏傳佛教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在中國,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是浙江普陀山;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山西五台山;普賢菩薩的道場是四川峨眉山;地藏王菩薩的道場是安徽省九華山

三世佛造像

我國現存年代最早、保護最好、位於最東南的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碧霄岩景區內。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世佛”是13世紀以來藏傳密教(俗稱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為摩崖石刻,作長方形大龕,高3米、寬6.5米。“三世佛”並排結跏坐在仰覆蓮花座上,中尊為現在佛,作觸地印之降魔相;左尊為過去佛,亦作觸地印之降魔相,但左掌上托缽;右尊為未來佛,作施定印之禪定相,皆為土蕃式樣。整座造像布局勻稱,雕刻精湛,造形優美。“三世佛”造像為元代泉州路監臨官一達魯花赤阿沙(其原籍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境),於至元二十九年(公元 1292年)登臨清源山,感岩之雄奇,選崖而雕,並築殿崇奉。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其侄福建、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般苦貼穆爾道出泉州,追憶先伯監郡公遺址,慨然重修。在殿堂南北兩側,壘土為牆,架本橫跨,築室供奉。建築物有主殿、迴廊、禪房等六、七間。至20世紀60年代由於年久失修,殿堂損毀於暴風雨中,石雕造像曝露於崖壁。1988年12月,市政府撥出專款進行“三世佛”石雕造像的保護工程,在臨崖坡地的原址興建,乾1991年8月竣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