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士參與抗戰,不但積極倡導和推動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且將之付諸於政權建設的具體實踐,在抗日根據地建立了一種嶄新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三三制”政權,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1941年,抗日根據地政權機構在人員分配上實行“三三制”原則。“三三制”政權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的制度,團結了各抗日階級、階層,爭取了中間力量,孤立了頑固勢力,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根據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權中人員的分配,共產黨員大體占三分之一,左派進步分子大體占三分之一,中間分子和其他分子(不包含國民黨等頑固勢力)大體占三分之一。
背景
政權人員如何組成,是政權建設遇到的第二個大問題,它既表明了政權的性質,也直接關係到它的階級基礎是否鞏固和民眾基礎是否廣泛。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民主政權不同,抗日根據地政權最顯著的特點,是從1940年開始實行"三三制",即在參議會和政府組成人員中,不僅有工農代表,還有其他階級階層的代表,即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非共產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占三分之一。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抗日根據地實行"三三制",其實質就是為了反對在黨內長期存在的"左"傾關門主義,實行更廣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一個包容性更強、代表性更加廣泛的政權,以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三三制"的實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邊區各級政權有了廣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調動了社會各界團結抗戰的積極性。一些跑到敵占區的地主開始回鄉,鄉紳富商也有了在根據地投資經營的積極性。華中根據地實行"三三制"以後,原地方精英與新四軍和抗日政權出現了少見的融洽氣氛,特別是一些被選進或者聘任為參議員和區代表的鄉紳,表現出空前的抗日熱情。鄉紳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減租減息的阻力也相應地減小了。另外,"三三制"也使邊區政權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大大加強,提高了邊區各級政權機關的工作效率。
政權建立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把蘇維埃工農共和國改為蘇維埃人民共和國。這意味著政權不再僅僅歸屬於工農,而應歸屬於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黨派。1936年9月,中共中央根據形勢的發展,又將“人民共和國”改為“民主共和國”,並指出:“這是團結一切抗日力量來保障中國領土完整和預防中國人民遭受亡國滅種慘禍的最好方法,而且這也是從廣大人民的民主要求產生出來的最適當的統一戰線的口號,是較之一部分領土上的蘇維埃制度在地域上更普及的民主,較之全中國主要地區上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大大進步的政治制度,因此便更能保障抗日戰爭的普遍發動與徹底勝利”。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不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積極主動地將統一戰線思想付諸於根據地政權建設的具體實踐,到1940年初,中共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已普遍建立了包括各抗日階級、階層、黨派和團體在內的抗日民主政權。在這些政權中,儘管中共以外的其他黨派、團體和工農以外的其他階級、階層人士數量還比較少,但其已基本改變了此前的蘇維埃政權模式,初步具有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權性質,從而為“三三制”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0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總結抗戰以來根據地政權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策略,爭取和團結各界人士共同抗戰,首次在黨內正式提出了“三三制”政權建設思想,指出:“在抗日時期,我們所建立的政權的性質,是民族統一戰線的。這種政權,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政權,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於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根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權的原則,在人員分配上,應規定為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占三分之一。”“必須使黨外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為他們聯繫著廣大的小資產階級。”“給中間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於爭取中等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
同年7月,毛澤東在為紀念抗戰3周年所發表的《團結到底》一文中,首次公開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建立“三三制”政權的主張,指出:“在政權問題上,我們主張統一戰線政權,既不贊成別的黨派的一黨專政,也不主張共產黨的一黨專政,而主張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聯合專政,這即是統一戰線政權。共產黨員在敵人後方消滅敵偽政權建立抗日政權之時,應該採取我黨中央所決定的‘三三制’,不論政府人員中或民意機關中,共產黨員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張抗日民主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占三分之二。無論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參加政府工作。任何黨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應使其在抗日政權下面有存在和活動之權。”此後,根據上述“三三制”原則,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三三制”政權在敵後各抗日根據地相繼建立起來。
貫徹落實
“三三制”作為中國共產黨自己約束自己的一項制度,需要中共身體力行,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當時,儘管中共在“三三制”政權選舉中既無權干涉人民多選或少選共產黨員,也不能通過法律形式去作硬性規定,然而事實上由於中共長期以來在人民中所形成的崇高威望,往往會有較多的共產黨員被選到政權機關中。這就需要通過中共各級組織的嚴格自我約束,通過共產黨員自覺帶頭實行“三三制”去獲得解決,以保障“三三制”在組織上的圓滿實現。例如,1941年11月15日,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各議員小組提出的常駐議員和政府委員候選人名單中,共產黨員人數較多,於是謝覺哉、馬文瑞等12名黨員自動要求退出政府委員候選人,肖勁光等6名黨員退出常駐議員候選人,後經無記名秘密投票方式從39名候選人中選出18名政府委員,其中共產黨員占7名,略超過三分之一。此時,著名共產黨人徐特立當即聲明退出,經大會通過,以黨外人士白文煥遞補。此外,中共為使“三三制”原則在邊區以下單位也能順利執行,還採取了許多補救辦法,如對落選的黨外候補議員,由政府酌量聘請,或由共產黨員正式議員辭職,以使黨外候補議員補上;對人數超過三分之一的共產黨員政府委員,由共產黨員辭職後,另選有威望有能力的黨外人士任職,或在共產黨員因調動離職後,以黨外人士補充等。這些辦法的制定和實行,不但有效地保障了“三三制”在組織上的圓滿實現,而且充分地體現了中共對貫徹落實“三三制”的決心和誠意。 當然,“三三制”原則的貫徹落實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一個思想轉變的過程。在“三三制”政權建設之初,許多黨員幹部在思想上想不通,在行動上存有牴觸情緒。對此,中共進行了耐心的說服教育工作。例如,有的黨員幹部認為,黨外人士不一定非要在政權中占三分之二多數,致使在工作中不能使黨外人士發揮作用,形成了共產黨“請客”,黨外人士成為“不愉快的客人”的尷尬局面。對此,中共明確指出,實現“三三制”是為了實現民主政治,我們“要使各黨各派及無黨無派的人士,都有說話辦事的權利和機會。我們需要的是民主,而不是替天行道的‘明主’,所以一切抗日人民的代表,都一定要享有在議會裡講話、在政府里辦事的機會和權利。”此外,還有的黨員幹部認為,實行“三三制”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只是“拉攏”黨外人士的一種“手段”。對此,中共指出:“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占少數,而最廣大的人民是中間階級。任何一個政黨的政策,如果不顧及中間階級的利益,不尊重中間階級的參政權利,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是不可能的。這些說服教育工作及時糾正了當時許多黨員幹部在“三三制”問題上所存留的關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錯誤觀念,為“三三制”政權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證。 實行“三三制”,共產黨員在政權中只占三分之一,如何保持中共在政權中的領導地位,就成為必須加以解決的現實問題。對此,毛澤東指出,要保證共產黨員在政權中占領導地位,“必須使占三分之一的共產黨員在質量上具有優越的條件。只要有了這個條件,就可以保證黨的領導權,不必有更多的人數。”因為“所謂領導權,不是要一天到晚當作口號去高喊,也不是盛氣凌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範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當時,儘管中共在根據地內占有絕對的政治優勢,但“黨對參議會及政府工作的領導,只能經過自己的黨員和黨團,黨委及黨的機關無權直接命令參議會及政府機關”。這樣,黨的領導的實現,只能通過自己的正確政策和黨員的模範工作,去影響和帶動民眾,按照其指引的道路前進,而不能依靠行政命令去站在民眾之上發號施令,更不允許靠在“官衙門”里多搶位置去為所欲為。黨的領導方式的轉變也給在政權部門工作的共產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毛澤東指出,為貫徹執行“三三制”政策,“必須教育擔任政權工作的黨員,克服他們不願和不慣同黨外人士合作的狹隘性,提倡民主作風,遇事先和黨外人士商量,取得多數同意,然後去做。同時,儘量地鼓勵黨外人士對各種問題提出意見,並傾聽他們的意見。絕不能以為我們有軍隊和政權在手,一切都要無條件地照我們的決定去做,因而不注意去努力說服非黨人士同意我們的意見,並心悅誠服地執行。”實踐證明,中共對“三三制”政權的領導,並沒有因政權中黨員人數的減少而受到削弱,反而因共產黨員在質量上占有優勢,能夠以自己的模範工作帶頭貫徹執行黨的正確政策,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了黨的領導。
歷史意義
“三三制”政權作為一種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民主政權,從制度上為黨外人士進入政權並占有一定比例提供了保障。這對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和團結各階級、階層、黨派和團體參與抗戰,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對此,彭真的一段講話曾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三三制”政權的抗戰價值。他指出,“三三制”政權能“使地主資產階級容易脫離日寇的反動宣傳和頑固分子挑撥離間的影響,比較安心地與我們合作抗戰,支持根據地的建設事業。因為‘三三制’這種政權規定是用簡單的數字表現出來的,所以異常明確,容易使黨員及各界人士了解和執行,並以之與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來對照比較,權衡其利弊是非。”正是通過這種鮮明對比,使“三三制”在黨外人士中引起強烈反響,激發了其抗戰熱情。當時,被選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的開明紳士李鼎銘在就職演說中指出,共產黨“很願意大公無私做到精誠團結”,各黨派、無黨派人士應“互相信任、互相親愛”,“看成一家人,同力合作,幹這抗戰建國的事。”
“三三制”政權的成功實踐,不僅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還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進行了初步探索並積累了豐富經驗。
人力資源
名詞解釋
三三制是指:
三大價值導向:個人價值 崗位價值 貢獻價值
三大基礎工程:成本分析 薪酬調查 價值評估
三大設計技術:結構設計 等級設計 晉升設計
三大價值
任何一個企業所發生的一切行為,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其最終都是圍繞著“價值”二字而努力。企業首先是通過提升員工的價值來提升公司價值,並籍此提升給到顧客的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就是要讓員工“共同創造價值、科學評估價值和合理分配價值”。所以,明確並承認這個價值體系就是“合理分配價值”的前提。
1. 個人價值
個人價值亦稱“固有價值”,即員工個人本身所具有的價值,不易隨著服務對象、崗位的變化而發生太大的變化,它主要包括學歷、專業、職稱、工齡、素質等方面。承認一個人的固有價值即是承認一個人的對未來有積極影響的過去。
第一,英雄也有個熟悉環境的過程,甚至他可能會提出一些給績效帶來巨大變化的措施,因而短期內不一定能取得非英雄的績效,如果只憑績效是論,那么對於中長期戰略性人才的培養和保留是很不利的;
第二,從潛力方面而言,他們更有可能被培養成為公司未來的中堅力量,從而形成公司的人才梯隊,而這個梯隊的成員是不容易在短時間內由外來者所取代的;
第三,學歷、專業和素質等有優勢的員工,從機率上講,他們在工作中能表現出更多的績效所不能反映的“附加值”,如:溝通成本低、能提出建設性意見、完善自我的工作細節等。
2.崗位價值
崗位價值亦稱“使用價值”,即把具有一定量的固有價值的員工安排在某一特定的崗位上,而崗位的職責與特徵是決定員工所能做出的貢獻大小的基礎平台。從理論上講,崗位價值是不會因為擔當該崗位的責任者的不同而會發生變化的,它是一個相對靜態的價值係數。
在傳統國企的薪酬體系中十分強調職務等級而忽視崗位價值,大家都是部長,所以工資是同一級別的;都是工程師,所以工資是一樣的。其實這是很不合理的!銷售部長和總務部長的崗位價值怎么能是一樣的呢?研發工程師和生產工程師的工資能相同嗎?老人家說過“革命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工作崗位的價值肯定有大小的區別。從崗位價值的意義上講,一個最偉大的鄉長也不可能比一個三流的省長的崗位更有價值。這與誰來擔任鄉長或省長無關。
3. 貢獻價值
貢獻價值亦稱“市場價值”,即員工在某一特定崗位上為企業創造的價值,這個價值是否值得企業發生購買行為。因為從僱傭關係的意義上講,員工其實也是一個商品,只不過企業購買的不是員工的身體,也不是員工的學歷、專業、職稱等固有價值,而是員工在工作期間運用固有價值所創造出來的績效。
這個很容易理解,比如,企業請一位人力資源部經理的年薪是8萬元,在面試時他信誓旦旦說自己能夠建立企業的績效考核體系、薪酬體系和培訓體系,可是一年過去了,這三個體系幾乎還是一片空白,而這位人力資源部經理當然能夠找到一個萬個之所以做不出這三套體系的理由來,但老闆會聽這些理由嗎?一算帳,發現還不如請諮詢公司來完成,而且在時間、質量方面更有保證。
有了這個三大價值導向,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和薪酬設計上就有了理論依據和科學的解釋。
當個人價值大於崗位價值,即固有價值大於使用價值時,結果是人才浪費,或英才變成庸才,增加人力成本,若不增加則必然人才流失。
當個人價值小於崗位價值,即固有價值小於使用價值時無法全面履行職責,勉強履行職責但質量或績效不高,所以招聘時要注意固有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相匹配。
當雇員的貢獻價值大於企業的報酬時,經營才能贏利,才會想辦法留住該雇員。
當雇員的貢獻價值小於企業的報酬時,甚至出現負價值時經營就無法贏利,企業只能終止與該雇員的合作關係。所以設計薪酬時要將企業效益、個人績效關聯起來!
三大基礎
1. 人力成本分析
人力成本分析的主要作用是確定企業的年度薪酬總額。
其實任何一位企業家都很關心“到底拿多少錢或多少比例來發工資才是合理的”。一個較為成熟的行業甚至每一個企業在經營條件變化不大的前提下,人力成本率應該是個“常數”的。可以通過歷史數據推算法、損益臨界推算法、勞動分配率推算法等工具求得這個“常數”。具體方法在《三三制薪酬設計技術》中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和案例,這裡就不再重複。
人力成本率=當期總人力成本÷當期銷售額
2. 薪酬調查
薪酬調查的主要作用是確保薪酬的外部競爭力。
如果一個企業長期在某地經營,那么其實他們已經有意或無意地做過若干次薪酬的社會調查,比如遵循當地有關薪酬的法律規定、不斷到人才市場進行招聘活動等,就必然會與當地的薪酬狀況進行信息交流。
否則,即使企業的贏利能力很強也沒有必要支付大大高於當地的薪酬水平來招聘員工,從而造成人力成本的浪費。當然,如果由於企業的承受能力有限而無法招聘到合適的員工,那么就意味著企業需要進行產業結構或經營地點的戰略性調整了,就如香港、台灣的製造業大批遷入內地一樣。
3.崗位評價或能力素質評估
崗位評價或能力素質評估的主要作用是確保薪酬的內部公平性。
三大設計
三大價值導向指明了薪酬設計的思路,三大基礎工程奠定了薪酬設計的數據基礎,但以上二者都必須最終通過薪酬設計來體現在有關制度和表格上,以便於日常操作。任何科學的薪酬設計都必須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設計,即結構設計、等級設計和晉升設計。
1. 結構設計薪酬的特性除具有保健作用外更重要的還是應該具有激勵作用,即使在總金額相等的情況下,由於結構及其比例的不同,對於員工的激勵就會出現碳墨與金剛石的差距。最典型的例子是保險銷售員,他們的底薪很低甚至沒有,絕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收入來自於銷售業績的提成,這時不需要別人監督他也會很努力的去拜訪客戶、促成簽單,但如果反過來,保險銷售員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固定的底薪,他還會多努力去工作呢?其結論是不言而喻的。
高固定+底浮動的薪酬結構保健作用較大,對於招人和留人有一定的好處,但不易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相反,底固定+高浮動的薪酬結構激勵作用較大,比較容易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但對於招人和留人的風險性就高了。
2. 等級設計
一個公司的薪資總共分為幾等、每等又分幾級,這似乎不是一個很被關注的問題,其實它與下面要談到的晉升設計是非常關聯的,也正是因為有了等級與晉升的設計才能夠產生對員工持續的激勵。
3. 晉升設計
薪酬晉升與調整的前提有多種,包括:貨幣貶值或利潤大幅增長的普調、崗位變遷的易崗易薪、職責內容發生較大變化即崗位價值係數增減較大時、個人資歷取得變化時、績效考核等等。這裡主要介紹基於績效考核的薪酬晉升。
假設某公司是每月考核一次一年考核12次的,每次考核的結果等級分為A、B、C、D、E等,轉化為分數分別為5、4、3、2、1分,即最高分為60分,最低分為12分,再根據規定就能得出。
這樣,每個人的薪資晉升才是明朗的!在一個人所處的薪等薪級沒有發生變化時,其每月實得薪資總額的變化主要是根據表11來完成的;到了年底進行薪等薪級調整時,主要是根據考核表來完成的。也就是說,當一個員工知道自己當月的績效等級時,就可以知道他當月的績效薪資,也就知道薪資總額了;當一個員工知道自己全年的績效得分時,就可以知道他下一年的薪資等級了。反過來,當一個員工想要晉升到某一個薪級時,就應該採用以下三步倒推法:
第一步:確定調整後要想達到薪級
如某員工處於表16中的第三等第6級,即1000元,他想要獲得晉升兩級到1330元。
第二步:確保滿足第一步的條件——即年度考核總得分
根據薪級表的規定,那么他必須要在年度考核總得分達到56分或以上才能晉升兩級。
第三步:確保滿足第二步的條件——即各月考核結果等級
想要達到年度考核56分以上就必須確保全年12次考核中至少有8個A等、4個B等,即8×5分+4×4分=56分,當然也可以是9個A等、3個B等,即9×5分+3×4分=57分。這樣的組合是多個的。
第四步:確保滿足第三步的條件——即各月考核得分
樓市
所謂樓市三三制原則,就是建立三種住房制度。這三種制度指的是,針對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制度、針對中等收入家庭的公共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和針對高收入家庭的商品住房體制。而相應的三類供地方式也分別為,政府劃撥方式供地、“四定兩競”招標用地和商品房的“招拍掛”方式供地。其中,公共住房實行定地價、定建房標準、定稅費率、定5%利潤率,競房價、競建設方案的四定兩競方式,是二次房改實現的一個必要條件,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中間階層的夾心層問題。三支隊伍參與:政府、民間非營利公益性建房機構、建築開發商共同參與。
戰術
中國的戰爭,避不開林彪,也很難避開林彪的“六大戰術原則”。
1946年9月15日,毛澤東致電林彪,問“你們所說一點兩面的戰法是什麼意思”。9月19日,林彪在復電中說:
所謂一點,就是說要集中優勢兵力於主要的攻擊點上,反對在各點上平分兵力的辦法。所謂兩面,就是說必須採取勇敢包圍辦法,防止敵之突圍逃走。兩面是指至少兩面,兵力多時也可以是三面四面。一點的精神在於保證一定打垮敵人,整個的精神在於使打垮的敵人不致跑掉。大意就是如此。是針對我們幹部不肯徹底集中兵力和不敢進行勇敢迂迴的毛病而規定的。
拿破崙說:“進行戰爭的原則也和實施圍攻的原則一樣,火力必須集中在一個點上(一個地段上),而且必須打開一個缺口,一旦敵人的穩定被破壞,爾後的任務就是把它徹底擊潰。
“一點兩面”注重的,是包圍、突破後的全殲。
集中主要兵力突擊主要方向,從孫子到克勞塞維茨,從馬克思到毛澤東,都是這個原則。
“三三制”——三三制戰術組織形式,是一個班內由三至四人劃分三或四組。正副班長為當然小組長。另在班內挑選政治較好、戰鬥勇敢,或有經驗的戰士充當組長。在戰鬥時各組以班長為核心,在班長領導下,率領本小組根據敵情地形,散開距離間隔進行作戰,不超過班長口令指揮範圍以外,在平時使三三制編制要與日常生活管理教育公差勤務等一切活動相結合,在戰鬥中求得靈活動用發揮其效能。
1944年10月18日,林彪在陝甘寧邊區部隊高幹會議上講話中,就講到這個問題。
我們部隊作戰時愛成群地湧來涌去,勇氣很好,但是缺乏有智術的動作。
在近代的用火力的戰爭條件之下,用集團的衝鋒目標太大,如果被人家的大炮和機關槍射擊的時候,損失就太大了。因此,我們要教育戰鬥員三五成群的戰鬥,一個兩個的去戰鬥。
“六個戰術原則”都是在黑土地上提出來的,“一點兩面”和“三三制”提出得最早。
幾位老人都談到秀水河子戰鬥前,林彪在秀水河子國小校給l師和7旅營以幹部的一次講話。說林彪在講了戰爭不可避免後,主要就是講解“一點兩面”、“三三制”。說在錦州西部打的幾仗,敵人火力密集。咱們隊形密集。傷亡大。打美國不同於抗戰打日本,敵人是美械裝備,火力猛,又是精銳,不能象過去那樣一打一衝,人海戰術。大家第一次聽到“一點兩面”、“三三制”覺得新鮮,一時又弄不懂。有的老人還記得林彪邊講邊在黑板上寫、畫、說明“一點兩面”和“三三制”的要領、意義。
一點兩面戰術不能機械的孤立的理解,而應該總起來看。一點不要理解為孤立的一點,兩面不要理解為平分兵力。戰術不是教條。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套用的。
三三制戰術是戰術動作的部署問題。平常演習是三三制,作戰時不會用,隊伍擁作一堆,這是實際鍛鍊的不夠。戰鬥隊形都是由於火力的進步而從密集到分散,在戰略上要集中兵力,戰役上一點兩面,而在戰術上,戰術動作上卻是分散兵力,稀疏兵力,兵力集中並不是要求我們在衝鋒時密集隊形,而是要求在部隊衝鋒時,必須有充分的火力掩護與配合衝鋒的部隊及二梯隊,所以兵多不是一下子都沖不上去,而必須用三三制的隊形。
“三猛戰術”——對於所選定的主攻點上,應將各種機關槍各種炮秘密的儘量接近敵人,適當的配備起來,使其能向主攻目標射擊,並於同時猛然開火,這就是我們所謂“猛打”。這種為火力用法,他是反對零零碎碎打的,反對把火力到處分散使用的。在主攻點上,火力猛然開始射擊後,我突出部隊應乘此時敵人發獃,發怵時一時拿不出主意和來不及調兵時猛烈衝鋒,躍然奮進,以刺刀,手榴彈向前衝去,以刺刀刺殺敵人,不敢以刺刀殺敵的人不算是最勇敢的部隊與戰士,我軍必須建立刺刀血戰的威風和隨手榴彈的飛出爆炸而猛進的勇氣。這就是我們所謂“猛衝”。 對於已被衝動和潰亂的敵人,應實行猛烈追擊,要一直壓下去,這就是我們所謂“猛追”。
戰鬥接連不斷,林彪的“原則”也越來越多。
據說,林彪口述這類電報時,一字一句,很少有重複,更正的時候,秘書記錄完了,林彪還在踱步,或是站在地圖前紋絲不動,這時,也很可能再來個“附說”,補充幾點什麼。
翻開《林彪元帥軍事論文選集》,可以看到,林彪對這些“原則”,不是講一遍幾遍就算,而是結合正反實例經常講,有機會就講,就補充,就強調。
話語金貴的林彪,在戰術問題上有個“婆婆嘴”.
“三種情況三種打法”——一種是敵人守,一種是敵人要退不退,一種是敵退,為了不致於亂用,提出三種基本不同的情況。如果敵人守,就要經過正式的準備,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後再攻擊。如果敵人要退不退,我們準備好了再打,敵人會跑掉,不準備就打,又會被碰下來,這時應先將敵人圍起來,圍而不攻或圍而小攻,且一部分和他們打,抓住他,使它走不脫,然後準備好再打;如果敵人退,就要猛追;這時不要等命令,不準備就是合乎戰術,準備了反而不合乎戰術,不要怕部隊少,也不要怕情況不清楚,追就是了.當然,戰役指揮員是應該組織有計畫的追擊。
有老人告訴我“三種情況三種打法”,蘇軍條例上就有,但比較抽象,林彪用比較通俗的語言,把它形象了,具體了,明確了。
當時沒有條件辦正規院校,軍政大學和各種參謀集訓隊,也都是速成性質,戰爭環境,沒有機會長篇大套上大課,而且幹部戰士文化很低,講多了,講深了,也不懂,記不住。於是,林彪便用“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這些新名詞,把它們歸納起來,通俗易懂好記。
林彪還發明了許多新辭彙。“硬拼仗”、“拚命仗‘、“莽撞仗”、“老太爺仗”、“官僚主義仗”、“攻城軍”、“爆炸軍”、“刺刀見紅’……人們講“人力”、“物力”,他又來讓秘書一時沒法記錄的“時力”。·還有後來那些聽著令人刺激的“活學活用”,“抓活思想”、“天天讀”之類。
人類許多辭彙的出現都與戰爭有關,現代英語中的不少常用辭彙,都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創造或流行起來的,在這方面,林彪也是個專家。
“四快一慢”——向敵前進要快:譬如打某個地方,怕敵人逃跑,前進時要快。……抓住敵人後進行準備要快;看地形,選突破口,構築工事,捆炸藥,動員,調動兵力,布置火力等等,忙個滿頭大汗才好,這要快。突破後擴張戰果要快。敵人整個潰退了,離開了陣地,我們追擊時要快,這時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白天黑夜。一慢是指什麼時候,什麼事情上慢呢?是指總攻發起時機這一下要慢(但總攻開始
後就要快。)在這問題上要沉住氣,上級催罵,派通信員左催右催,這就要沉著,反正我要準備好再打。
四快一慢”和“四組一隊”,都是四平攻堅戰後提出來的。這些戰術原則都是根據黑土地上戰爭進程提出來的。象“一點兩面”有“點”有“面”一樣,每個階段都有一種主要傾向,抓住這種傾向歸納出一點,大講特講。一個問題講的差不多了,另一個階段又開始了。比如,由游擊戰轉到正規戰時,大講特講“一點兩面”、“三三制”。準備總反攻了,就大講特講“四快一慢”和“四組一隊”。
林彪用那張因話語金貴而顯得份量非同一般的“婆婆嘴”。把各個時期需要的戰術和能體現出這種戰術的各種新名詞,灌輸給他的將軍和士兵。
沉默寡言的“婆婆嘴”——林彪的“重點主義”。
“重點主義”中不忘“面”:
上次總結時我提出四快一慢,這個慢字又怕變成慢慢騰騰,懶懶散散的偏差,如果不築一條堤堵住這個偏差,就會把這句話亂用一氣。……黨內無論在思想上政治上,提出一個決議,總要留個尾巴防止左右偏差,政治上如此,軍事上也是如此。
“四組一隊”——四組即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提出四組一隊主要是提醒大家:突擊連隊人分工,小組互相掩護,互相配合,至於實際運用,應根據具體目標。同志們提出三個組,五個組,也有將機槍組組織起來成為一個戰鬥班的,我想今後也可能不一樣的。
“四組一隊”是劉亞樓總結出來的。
老人都說,在打錦州和天津時,“四組一隊”起了很大作用。
很多老人都談到,一仗下來,各級指揮員都要到陣地或突破口去開現場會.根據實戰情況總結經驗教訓.打下錦州後就奔遼西殲滅了廖耀湘兵團,有的部隊還特意回到錦州,補上這一課。
兢兢業業,刻苦鑽研戰爭藝術的共產黨人。
黑土地上的共產黨人由小到大,由弱變強,越打越精明
是與林彪的這些戰術原則分不開
據說,毛澤東當年對林彪這些戰術是肯定的,有的還很欣賞。
據說,國民黨當年認為東北共軍戰術水平高。
而評價一位將軍和他的戰術的最簡捷,也是最權威的標準,是他所指揮的戰爭的勝利和失敗的總紀錄。
孫子說:“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軍事科學之所以是一門科學,就因為它有規律可循。但一般的規律並不能代替一切,世界上沒有一條作戰原則是永恆不變的。無論多么成功的戰術原則,都只能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時間變了,空間變了,武器改進了,技術發展了。軍事組織形式和軍隊指揮的方法,也都要隨之時代而發展,即使是在電子計算機時代,軍事科學也不可能成為精確的科學。因為戰爭主要是由人的活動決定的。
當年的林彪,對這一點最清楚的:
這種經驗,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產生的,因此不是在任何條件下都可適用的,在不同的條件下,就會產生不同的規律。
軍隊編制
現代軍隊中的 “三三制”是指“一師三旅、一旅三團”等編制原則,即上級單位轄有三個下級單位的編制。
起源
軍隊編制隨著軍隊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軍隊體制編制“三三制”,最早起源於英國將軍漢密爾頓爵士依據軍事組織的歷史得出的結論。他認為管理幅度應在三至六人之間,三人將使一名軍官相當忙碌,而六人也許要一天工作十小時。他論述道:“我們越是接近整個組織的最高司令,就越是應當按三人一組進行工作,我們越是接近整個組織的基層(戰列步兵),就越是應當按六人一組進行工作。”他的這個理論影響甚大,英國的軍隊體制依此按“三三制”編制。隨後,蘇聯等國均採用此編制。
中國引入
國民黨軍在黃埔建軍之後,師法蘇聯,改行為“三三制”編制,即師轄三團,團轄三營,在編制上大致一師為5500人。在北伐的八個軍中,除第七軍是承襲護法軍的編制,下轄九個旅(即1旅2團,1團4營,1營3連),且只設旅部,到戰時成立“第**路指揮部”來統轄幾個旅外,其餘均為三三制編制;而後收編的各路軍隊也多採用三三制編制。
中華民國晚期,國民党進一步改革軍隊組織編制,陸軍實行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編制和“三三制”的編制原則。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部隊分散於各革命根據地,組織規模不同,編制裝備不一,一般按軍團、軍、師、團、營、連、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的原則編制。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規模不斷擴大,武器裝備明顯改善。1948年11月,全軍實行統一的編制,縱隊改稱軍,軍之上設兵團,其下統一按師、團、營、連、排、班序列和“三三制”原則編制。
局限
“三三制”編制相對較為固定,不利於應對複雜多變的戰局。美國一度使用三三制編制,但很快便放棄了固定編制的做法。在二戰中,美國就經常進行打破編制。在瓜島戰役前夕,由於陸戰一師的部隊有些不能到位,美軍司令部把陸戰二師的部分部隊劃歸陸戰一師司令部指揮。這也是美軍後來“模組化”思想的雛形,即師部所屬部隊不固定,戰時按情況進行配組。中國新型機械化步兵旅也放棄了三三制編制,改而採用模組化配置。但是三三製作為行政編制,在部分軍種仍普遍存在。
隨著時代的發展,三三制必將退出歷史的舞台。
此外,海軍和空軍極少採用三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