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鄉[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

七里鄉位於進賢縣的北部,距縣城10公里,地處軍山湖畔,青嵐之濱,是進賢的城郊,全縣的腹地。東與池溪鄉隔河相望,南與青嵐湖和民和鎮接壤,西面瀕臨前坊鎮,北面地處軍山湖畔。

概況

全鄉轄16個行政村,176個村小組,縣駐鄉和鄉屬事業單位11個,企業單位13個。總面積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1萬畝,山林8480畝,水面3780畝,人口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733人。七里鄉屬丘陵工區,有山有水,風景秀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勞力充足,人傑地靈,歷來被稱為“魚米之鄉”。近幾年來,勤勞智慧的七里人民在開明中謀出路,在開放中求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強鄉,農業穩鄉,科教興鄉,商貿活鄉”戰略,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平台,在新的起點上,創造了新的輝煌。七里,景觀秀麗,生態良好。特有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資源引人注目,歷史悠久的理學名賢坊,山清水秀的旖旎風光,勃發生機的千年古樟,鄉情濃厚的青湖農家樂,源遠流長的寺背東崗殿等已構建成名勝古蹟,休閒旅遊,自然風景等旅遊景點,使我鄉成為一個集旅遊、避署、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旅遊新鄉。

行政區劃

七里鄉轄七里、瑤溪、石橋、谷升、青湖、太和、建設、明星、白歧、裕坊、蘭溪、金溪、東紅、寺背、倉下、羅源等16個村委會。鄉政府駐七里崗。

沿革

1950年為七里、新廈等鄉,1958年並為七里公社,1984年建鄉。1997年,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七里、瑤池、石橋、谷升、青湖、太和、建設、裕坊、明星、白歧、蘭溪、金溪、東紅、羅源、化下、寺背1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七里街。 2000年12月8日,撤銷茅崗鄉,劃歸七里鄉(贛民字[2000]371號批覆)。

區位優勢

七里,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省道進陽公路穿境而過,鄉村公路全面硬化,水上運輸四通八達,尤其是昌峽公路的開通,使我鄉區位優勢日益顯現。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全鄉人文環境,政務環境,投資環境,社會環境全面最佳化,使七里成為方興未艾的投資熱土,經商興業的開發沃土。

經濟

七里,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境內沃野千頃,山清水秀。盛產優質米,黑芝麻,油菜籽,大豆,花生等名、優、特農產品,形成了“河蟹、珍珠、果業、藥材、菌菇”等五大產業,全鄉建立了1000畝清水大閘蟹養殖基地,1萬畝優質水果生產基地,5000畝以黃桅子為主的藥材生產基地,300畝珍珠養殖基地,3萬畝優質稻生產等五大基地。 

七里,實力增強,社會和諧。一是經濟實力增強,2005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商稅收、人均收入出現了“四增”的新勢頭。二是集鎮建設突飛猛進,按照“小城鎮,大流通”的目標,加強了基礎設施,農貿市場,街道亮化,環境美化等工程建設,目前我們將通過項目和土地運作,準備在七里街的東面打造一條寬30米,集住宅、商貿、休閒為一體的七里新街,使之真正成為農民的聚集地,進賢的後花園。三是龍頭企業重振雄風。榮獲全國環保行業百強企業的七里環保廠,生產的環保器材擁有65個系列,342種規格,各大系列產品均通過省、市環保測試和科委的鑑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成為指定性產品,在市場中享有卓著聲譽。四是社會事業和諧發展。教育、文化、衛生、通訊。七里街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幾年來,按照“小城鎮,大流通”的的目標,鋪設了水泥路面,興辦了農貿市場。今年又作出規劃:結合移民建鎮,開通“十字街”,並以“十字街”為中心,延伸東西南北四條街,建好四大市場,即:建立小商品市場,完善農貿市場,發展畜牧市場,激活建材市場。初步形成農副產品一條街,小商品一條街,畜牧一條街,建材一條街的發展格局,同時,以地建街,以街活市,將七里街區劃內的土地由政府壟斷,分段開發。黃金地段,公開拍賣。從而增加財力,活市富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