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主要農作物以水稻為主,有耕地2781畝,用材林479.5公頃;防護林83.8公面,薪炭林182.2公頃,經濟林195.2公頃,糧食播種面積3752畝,經濟作物896畝(蠶桑160畝),糧豆總產1453噸,油脂1.5噸:年末耕牛存欄185頭,生豬出欄1286頭,水產品出水量36噸:當年農業總產值 229元。
七都是全鄉擁有山林最多的村,七都油茶聞名鄉里鄉外,民間有“唐代建屋場,宋代栽茶樹·的說法;七都魚苗則縣內外聞名,早在明代就有魚種場,從湖北、九江等地挑運魚苗養殖,民間有“先過魚苗客,後過鄔都堂”的傳說.袖茶和漁業成為七都的傳統副業,故民間又有“蓄山養塘,不認爺娘”的生產習俗。
[農用機具與水利設施]
全村擁有拖拉機1部.農用車1輛.碾米機3台,粉碎機3台,打穀機 200台。水利設施有小(一)型水庫1座.山塘水庫25座,陂壩3座.灌溉面積 2000畝。
工業
七都村主要村辦企業有蓄電場、魚苗場,還有組辦、聯戶辦、戶辦的加工業,運箱業、商業.工業總產值為63萬元。
文化教育
七都村歷史悠久,人文歷史內容十分豐富,教育更為發達,清末以後,民間流傳“七進士四十八舉人的說法,元代鄔益翁是石市鄉有資料可查的第一個進士.清代.七都鄔氏曾在南昌設鄔氏別館,為七都學於科考學習投宿之所。建國後,設立了完全國小. 1992年,七都國小有在校生130人,建築面積500m'。全村歷年共有13人考上大學.其中1人獲碩士學位。
村裡有醫療室1所.醫生2名.還有圖書室.青年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
文物古蹟
進士牌坊:有多處.“文革·時拆毀,尚存進士、舉人石匾一塊。
禹溪橋:單拱石橋.建於明代,清康熙時重修,尚存。
征門橋:建於明代.尚存。
下馬橋:建於明代,尚存殘橋。
印心塘,明代就存在.中有土堆,上生一鐵樹,亦為明代所栽,今存。
操兵場:明清演武之地,遺蹟尚存。
傳說
境內流傳鄔都堂的故事及鄔閱破番、魚苗客、印心塘、四十八姓、鄔光太告狀的故事。
人物
鄔益翁,元至正十四年(1277)進士,湖南嶺北經歷。
鄔旦;明成化十二年(1476)舉人,長葛知縣。
鄔閱:明正德二年(1509)單人,湖廣按察司金事改左江兵備道(有傳)。
鄔璉:明,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雲南布政使,左副都御吏,巡扳江浙(有傳)。
鄔有埋: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