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

七氟醚

七氟醚首先由Ross Terrell發現,於1968年由Regan合成,1986年完成三期臨床試驗,1990年首先由日本的藥監部門批准臨床使用。近年來,被許多著名麻醉學專家譽為吸入麻醉的里程碑式藥物,並認為在兒童全麻誘導及其維持中有顯著優點,也有許多單位報導了將其廣泛用於兒童全麻的成功經驗。

藥理學特點

(1)無色透明、芳香無刺激液體;

(2)化學性質不穩定,與鹼石灰接觸可產生五種分解產物;

(3)4%濃度下氧面罩吸入誘導約2分鐘病人意識可消失,麻醉過深時有誘發全身痙攣的可能;

(4)對心率影響不顯著,動脈壓的下降與心臟抑制、心輸出量減少以及血管擴張所致;

(5)氣道刺激小、可鬆弛氣道平滑肌;(6)對肌松藥的強化作用比異氟醚、恩氟醚強。

病例

今早利用七氟醚為兩名患兒(1名5歲,1名10歲)實施了全麻誘導及維持,手術均為“雙側扁桃體摘除術”。麻醉方案為5%七氟醚吸入誘導,入睡後建立靜脈通路,給與肌松藥(順阿曲庫胺0.15mg/kg)後氣管插管,以3%七氟醚維持,根據血液動力學調整。

麻醉特點:(1)患兒恐懼心理較輕,比較接受通過面罩吸入氣體的方式,比較安靜,從而呼吸道分泌物比較少;(2)患兒約兩分鐘左右入睡,但均可見比較明顯的興奮期,表現為體動、掙扎,約持續30s;(3)血液動力學平穩;(4)術中肌松良好,手術時間均1.5h左右,未追加肌松藥;(5)停藥後,經過洗肺過程,5-10min可以甦醒,但表現為突然驚醒,然後感覺咽部不適,有躁動。

優點

與傳統的氯胺酮基礎麻醉下給與小量阿片類藥物和催眠鎮靜藥物相比,七氟醚麻醉的優點是誘導期患兒較平靜,術中血液動力學較平穩,肌松藥用量小,術後甦醒快,而且醒得較透。但是誘導期和恢復期的躁動是需要克服的問題。迅速覺醒後立即感覺到的不適是造成術後躁動的重要原因,因此合用小量的咪唑和芬太尼可能會延遲病人的甦醒,但可能會提高甦醒質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