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狂飆派
狂飆派,德國18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發生了狂飆突進運動,參加這一運動的詩人作家被稱為狂飆派。狂飆突進運動是德國資產階級內部第一次帶有全德性質的文學運動...
狂飆突進運動 運動的思想主張與特色 狂飆突進運動文學 運動的影響 派的特徵 -
新邊塞詩派
新邊塞詩派詩歌出現於1980年代,新邊塞詩派詩歌的形成是以《綠風》詩刊為刊載媒介發表詩歌的詩人群不斷壯大的結果。
新邊塞詩派 昌耀簡介 楊牧簡介 周濤 章德益簡介 -
基督復臨派
新教宗派之一。創立於美國。該派因相信基督即將第二次來臨而得名。關於基督復臨的神學觀點,在教會歷史上曾多次出現。
簡介 歷程 信仰 基督復臨安息日安息日會基本信仰 教會先驅和十九世紀復臨運動 -
內向派
內向派是現代主義文學流派。
基本簡介 -
毛派
中國之外的信仰毛澤東思想的人通常自稱「列寧主義-毛主義者」簡稱毛派。 在歐洲,一些在1960年和1970年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成立的左派政黨至今仍堅持毛...
簡介 尼泊爾聯合共產黨 印共毛派 秘魯共產黨 俄羅斯毛主義黨 -
印共毛派
印共毛派誕生於1967年,以西孟加拉邦的下層階級為獲得土地而暴動襲擊地主為發端,事發村莊“納薩爾巴里”遂成為毛派的別名。 毛派的綱領是解放沒有土地的貧農...
簡介 崛起過程 發展壯大 崛起深層原因 崛起複雜影響 -
朦朧詩派
1980年開始,詩壇出現了一個新的詩派,被稱為“朦朧派”。以舒婷、顧城、北島、江河等為先驅者的一群青年詩人,“朦朧詩派”並沒有形成統一的組織形式,也未曾...
簡介 關注 詩派命名 地位 產生背景 -
毛派武裝
毛派武裝誕生於1967年,以西孟加拉邦的下層階級為獲得土地而暴動襲擊地主為發端,事發村莊“納薩爾巴里”遂成為毛派的別名。毛派的綱領是解放沒有土地的貧農和...
總述 崛起過程 激戰 -
印度毛派
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簡稱“印共(毛)”,是印度一個信仰毛主義的地下政黨,目標是推翻印度政府。於2004年9月21日成立,由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人民...
發展歷程 歷史意義 -
考證派紅學
紅學史上影響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紅學派別是考證派紅學。 考證派紅學的創始人是胡適。當然不是說胡適之前沒有《紅樓夢》考證,索隱派紅學也不能完全避開考證的方法...
範圍 方向 貢獻 考證